據全國多所高校的校園網用戶反映,目前谷歌學術搜索可以直接訪問了!大家紛紛表示喜大普奔。不過非大學校園內的用戶可能仍然無法直接連接,仍需通過鏡像站等間接方式。不管怎樣,不管是對于大學生,還是科研人員來說,這都是個大大的好消息!
無論你是一位行將畢業的大學生,或是搞科研的技術人員,在你的瀏覽器收藏夾里,一般都會常駐谷歌學術搜索(Google Scholar),因為我們查論文找資料根本離不開它!
我們不得不找代理、用鏡像,只為了能夠方便地連接谷歌學術!用一句話說就是:如果你從事科學研究,首先要學會科學上網。
提到谷歌學術的鏡像站,最著名的鏡像之一就是http://ac.scmor.com/,它的界面長這樣:
其中一個鏡像的界面是這樣的:
如果你不看網址和頁面上方的幾個學術資源鏈接,上圖的界面幾乎和純正的谷歌學術搜索界面一模一樣。
在谷歌學術搜索404,代理工具經常抽風的日子里,它常常陪伴著我們完成論文、幫助我們在學術(或順利畢業)的道路上前行。在這里我們應該向它的開發者致敬!
近幾日,國內部分高校的校園網用戶突然發現,使用谷歌學術搜索可以直接連上,居然不用翻墻了!
消息傳來,大家紛紛表示喜大普奔,紛紛從全國各地發來賀電!具體畫風大概是這樣的:
截圖來自微信公眾號“Freescience”《科研者喜大普奔:谷歌學術正式回歸!》評論區
看到這個消息,小編立馬撤了慢的要死的梯子,進入上面的鏡像站。不過,小編所處的位置并不在高校內,雖然倒數第一行的scholar.google.com.hk已經變成了綠色,不過很遺憾,還是無法直接連接。
不過對于大學里的校園網用戶來說,谷歌學術搜索似乎已經回來了,那個學富五車、淵博睿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谷老師似乎已經回來了。
所以,如果你在大學里使用校園網,不妨把直接訪問試試,如果能連上,記得說一句:老師,別來無恙!
關于谷歌學術搜索
谷歌學術搜索是一個可以免費搜索學術文章的網絡搜索引擎,由計算機專家Anurag Acharya開發,于2004年11月發布了第一個試用版。其涵蓋范圍包括了絕大部分已出版的學術期刊。
之后,谷歌學術搜索陸續添加了一系列功能。 2006年,實現了引文導入功能,支持對參考書目的管理。
2012年,谷歌學術搜索推出了一項重大改進,允許學者自己可以創建本人的“學術引用概況”,公共作者簡介可由作者自己編輯。學者可以通過谷歌賬戶登錄,創建自己的頁面,寫出自己感興趣的研究領域和引用情況。谷歌學術搜索會自動計算并顯示個人的被引用總數,h-index以及i10-index等量度指標。
2013年11月推出的功能允許登錄用戶將搜索結果保存到“谷歌學術搜索庫”中,用戶可以單獨搜索并按標簽進行整理。
谷歌學術搜索按照“研究人員的方式”對文章進行綜合排名,排名標準權衡了文章的全文內容、作者、發表的期刊種類,以及該文在其他學術文獻中被引用的頻率。 研究表明,谷歌學術搜索特別重視被引用數和文章標題中的內容。一般來說,排名第一的搜索結果都是被引用數很高的文章。
-
谷歌
+關注
關注
27文章
6192瀏覽量
105942 -
瀏覽器
+關注
關注
1文章
1035瀏覽量
35506
原文標題:喜大普奔!谷歌學術搜索重歸中國校園網
文章出處:【微信號:AI_era,微信公眾號:新智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