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效應管特點
與雙極型晶體管相比,場效應管具有如下特點。
(1)場效應管是電壓控制器件,它通過VGS(柵源電壓)來控制ID(漏極電流);
(2)場效應管的控制輸入端電流極小,因此它的輸入電阻很大。
(3)它是利用多數載流子導電,因此它的溫度穩定性較好;
(4)它組成的放大電路的電壓放大系數要小于三極管組成放大電路的電壓放大系數;
(5)場效應管的抗輻射能力強;
(6)由于它不存在雜亂運動的電子擴散引起的散粒噪聲,所以噪聲低。
場效應管三個引腳怎么區分
G極,不用說比較好認。
S極,不論是p溝道還是N溝道,兩根線相交的就是;
D極,不論是p溝道還是N溝道,是單獨引線的那邊。
判定柵極G:場效應管管腳圖接線圖將萬用表撥至R&TImes;1k檔,用萬用表的負極任意接一電極,另一只表筆依次去接觸其余的兩個極,測其電阻。若兩次測得的電阻值近似相等,則負表筆所接觸的為柵極,另外兩電極為漏極和源極。漏極和源極互換,若兩次測出的電阻都很大,則為N溝道;若兩次測得的阻值都很小,則為P溝道。
判定源極S、漏極D:在源-漏之間有一個PN結,因此根據PN結正、反向電阻存在差異,可識別S極與D極。用交換表筆法測兩次電阻,其中電阻值較低(一般為幾千歐至十幾千歐)的一次為正向電阻,此時黑表筆的是S極,紅表筆接D極。
場效應管管腳測定方法
①柵極G的測定:用萬用表R×100 檔,測任意兩腳之間正反向電阻,若其中某次測得電阻為數百Ω),該兩腳是D、S,第三腳為G。
②漏極D、源極S及類型判定:用萬用表 R ×10kΩ檔測 D、S問正反向電阻,正向電阻約為0.2 ×10kΩ,反向電阻(5一∞)X100kΩ。在測反向電阻時,紅表筆不動,黑表筆脫離引腳后,與G碰一下,然后回去再接原引腳,出現兩種情況:
a.若讀數由原來較大值變為0(0×10kΩ),則紅表筆所接為S,黑表筆為D。用黑表筆接觸G有效,使MOS管D、S間正反向電阻值均為0Ω,還可證明該管為N溝道。
b.若讀數仍為較大值,黑表筆不動,改用紅表筆接觸G,碰一下之后立即回到原腳,此時若讀數為0Ω,則黑表筆接的是S極、紅表筆為D極,用紅表筆接觸G極有效,該MOS管為P溝道。
場效應管測量好壞方法
(1)用測電阻法判別結型場效應管的電極
依據場效應管的PN結正、反向電阻值不一樣的現象,能夠判別出結型場效應管的三個電極。詳細辦法:將萬用表撥在R×1k檔上,任選兩個電極,分別測出其正、反向電阻值。當某兩個電極的正、反向電阻值相等,且為幾千歐姆時,則該兩個電極分別是漏極D和源極S。由于對結型場效應管而言,漏極和源極可互換,剩下的電極肯定是柵極G。也能夠將萬用表的黑表筆(紅表筆也行)任意接觸一個電極,另一只表筆依次去接觸其他的兩個電極,測其電阻值。當呈現兩次測得的電阻值近似相等時,則黑表筆所接觸的電極為柵極,其他兩電極分別為漏極和源極。若兩次測出的電阻值均很大,闡明是PN結的反向,即都是反向電阻,能夠斷定是N溝道場效應管,且黑表筆接的是柵極;若兩次測出的電阻值均很小,闡明是正向PN結,即是正向電阻,斷定為P溝道場效應管,黑表筆接的也是柵極。若不呈現上述狀況,能夠互換黑、紅表筆按上述辦法停止測試,直到判別出柵極為止。
(2)用測電阻法判別場效應管的好壞
測電阻法是用萬用表測量場效應管的源極與漏極、柵極與源極、柵極與漏極、柵極G1與柵極G2之間的電阻值同場效應管手冊標明的電阻值能否相符去判別管的好壞。詳細辦法:首先將萬用表置于R×10或R×100檔,丈量源極S與漏極D之間的電阻,通常在幾十歐到幾千歐范圍(在手冊中可知,各種不同型號的管,其電阻值是各不相同的),假如測得阻值大于正常值,可能是由于內部接觸不良;假如測得阻值是無量大,可能是內部斷極。然后把萬用表置于R×10k檔,再測柵極G1與G2之間、柵極與源極、柵極與漏極之間的電阻值,當測得其各項電阻值均為無量大,則闡明管是正常的;若測得上述各阻值太小或為通路,則闡明管是壞的。要留意,若兩個柵極在管內斷極,可用元件代換法進行檢測。
(3)用感應信號輸人法估測場效應管的放大能力
詳細辦法:用萬用表電阻的R×100檔,紅表筆接源極S,黑表筆接漏極D,給場效應管加上1。5V的電源電壓,此時表針指示出的漏源極間的電阻值。然后用手捏住結型場效應管的柵極G,將人體的感應電壓信號加到柵極上。這樣,由于管的放大作用,漏源電壓VDS和漏極電流Ib都要發作變化,也就是漏源極間電阻發作了變化,由此能夠察看到表針有較大幅度的擺動。假如手捏柵極表針擺動較小,闡明管的放大才能較差;表針擺動較大,標明管的放大才能大;若表針不動,闡明管是壞的。
依據上述辦法,我們用萬用表的R×100檔,測結型場效應管3DJ2F。先將管的G極開路,測得漏源電阻RDS為600Ω,用手捏住G極后,表針向左擺動,指示的電阻RDS為12kΩ,表針擺動的幅度較大,闡明該管是好的,并有較大的放大才能。
運用這種辦法時要闡明幾點:首先,在測試場效應管用手捏住柵極時,萬用表針可能向右擺動(電阻值減小),也可能向左擺動(電阻值增加)。這是由于人體感應的交流電壓較高,而不同的場效應管用電阻檔丈量時的工作點可能不同(或者工作在飽和區或者在不飽和區)所致,實驗標明,多數管的RDS增大,即表針向左擺動;少數管的RDS減小,使表針向右擺動。但無論表針擺動方向如何,只需表針擺動幅度較大,就闡明管有較大的放大才能。第二,此辦法對MOS場效應管也適用。但要留意,MOS場效應管的輸人電阻高,柵極G允許的感應電壓不應過高,所以不要直接用手去捏柵極,必需用于握螺絲刀的絕緣柄,用金屬桿去碰觸柵極,以避免人體感應電荷直接加到柵極,引起柵極擊穿。第三,每次測量完畢,應當G-S極間短路一下。這是由于G-S結電容上會充有少量電荷,樹立起VGS電壓,形成再停止測量時表針可能不動,只要將G-S極間電荷短路放掉才行。
(4)用測電阻法判別無標志的場效應管
首先用測量電阻的辦法找出兩個有電阻值的管腳,也就是源極S和漏極D,余下兩個腳為第一柵極G1和第二柵極G2。把先用兩表筆測的源極S與漏極D之間的電阻值記下來,對調表筆再測量一次,把其測得電阻值記下來,兩次測得阻值較大的一次,黑表筆所接的電極為漏極D;紅表筆所接的為源極S。用這種辦法判別出來的S、D極,還能夠用估測其管的放大才能的辦法停止考證,即放大才能大的黑表筆所接的是D極;紅表筆所接地是8極,兩種辦法檢測結果均應一樣。當肯定了漏極D、源極S的位置后,按D、S的對應位置裝人電路,普通G1、G2也會依次對準位置,這就肯定了兩個柵極G1、G2的位置,從而就肯定了D、S、G1、G2管腳的順序。
(5)用測反向電阻值的變化判別跨導的大小
對VMOS N溝道加強型場效應管丈量跨導性能時,可用紅表筆接源極S、黑表筆接漏極D,這就相當于在源、漏極之間加了一個反向電壓。此時柵極是開路的,管的反向電阻值是很不穩定的。將萬用表的歐姆檔選在R×10kΩ的高阻檔,此時表內電壓較高。當用手接觸柵極G時,會發現管的反向電阻值有明顯地變化,其變化越大,闡明管的跨導值越高;假如被測管的跨導很小,用此法測時,反向阻值變化不大。
-
萬用表
+關注
關注
88文章
2074瀏覽量
127733 -
場效應管
+關注
關注
47文章
1162瀏覽量
6396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