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M從問世到發展初期曾受到一些運營商抵觸,因為這意味著要顛覆掉傳統SIM卡,砍掉運營商多年苦苦經營的圈地門檻。從拒絕到接受,如今運營商也主動出擊了, eSIM時代真的已經到來?它到底是攪局者還是推動者? 面對海量終端的連接剛需, eSIM將催生什么樣的新型商業模式,如何在物聯世界中發揮關鍵作用?
從拒絕到接受,運營商為何推eSIM?
比較傳統SIM卡,eSIM主要有兩大優勢:一,eSIM直接跟終端設備集成,更加牢固耐用,防震防塵,不必更換,節省卡槽空間。二,eSIM可通過空中寫卡實現遠程配置,可批量開通、靈活變更簽約和變更運營商。
eSIM的推動者是GSMA,其正在推動eSIM生態參與者與標準化參考構架保持一致。GSMA推動的eSIM遠程配置管理(RSP,Remote SIM Provisioning)規范,分為面向消費者和面向M2M物聯網兩大領域。
? M2M RSP規范:自2013年12月發布v1.0版本,到2017年7月,GSMA已完成v3.2版本。
? 消費者RSP規范:2016年1月,GSMA針對可穿戴設備發布v1.0版本;2016年11月,針對智能手機發布v2.0版本,2018年正在完成v3.0版本。
對于消費者領域,在智能手機已趨于飽和的當下,網絡連接正從手機向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設備擴展。目前移動市場連接數量的增長主要依靠一人多號、一機多號和第二卡槽,據Verizon的一份報告顯示,一個移動用戶有將近3個設備連接。
eSIM為運營商多設備捆綁、套餐共享等銷售創造了新機會。不過,eSIM面向的是一個更大的連接市場——物聯網。
傳統SIM卡綁定單一運營商,需人工拔插更換,無法適應大規模物聯網部署。以車聯網為例,汽車廠商希望將車輛銷售到世界各地,并確保每一輛汽車能與當地任何一家運營商網絡連接,為用戶提供無縫的車聯網服務,若采用傳統SIM卡,車輛每銷售到一個國家,需要大量人力更換SIM卡,這會增加運營成本。若車輛駛入覆蓋盲區,eSIM方案可確保切換到有信號覆蓋的另一家運營商網絡,從而保證無縫的連接體驗,這是傳統SIM卡無法實現的。
消費者終端連接擴展需要eSIM,物聯網更需具備簡單靈活性的eSIM解決方案,這就是運營商主動接納并推出eSIM的原因。
eSIM是攪局者還是推動者?
eSIM的核心是引入遠程SIM配置(RSP)平臺,RSP的引入將重構整個產業生態鏈。
過去,一張SIM卡與單一運營商綁定,從生產、定制、發行、激活、使用到終止,整個生命周期是一條直線,運營商擁有絕對的主導權。
而eSIM引入遠程SIM配置(RSP)平臺后,形成了一個以RSP為核心的三角形生態構架,生產、定制過程無需選擇運營商,發行、激活方式發生變化,且與一家運營商終止簽約后可通過空中寫卡選擇另一家運營商。eSIM模式讓運營商節省了傳統SIM卡從定制到發行所花費的大量時間、精力和成本,但這也意味著運營商對SIM卡的主導地位削弱。eSIM要顛覆消費者領域,并非那么簡單。運營商是絕不會輕易拱手交出主導權的,這是命根子啊。目前支持的eSIM的智能手表并不能自由選擇運營商。因此,eSIM難于短時間內顛覆消費者領域,至少在未來5年內傳統SIM卡仍將主導市場。
eSIM真正的爆發點是下一個藍海——物聯網。
面向物聯網時代,eSIM價值無限。想象一下,未來的智慧城市,數以億計的物聯網終端若采用傳統SIM卡,要更換運營商就得替換SIM卡,不僅耗力耗時,還可能導致停止運行。而eSIM只需通過無線遠程寫卡就可完成。同時,eSIM卡遠程寫卡還可保障運營商網絡在發生重大故障時切換到另一家運營商,從而保障數字世界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更具簡單、靈活性的eSIM解決方案是推動物聯網規模化的關鍵因素,事實上,面向物聯網,eSIM還將催生新型的商業合作模式,重構多方共贏的生態圈。
連接即服務,eSIM催生新型商業模式
比較傳統手機業務,eSIM和物聯網時代有何不同?
首先,與手機等消費電子設備可以由用戶操作不同,很多物聯網設備是無人值守、沒有交互界面的,它們是“被動式”的,也不會“投訴”,在網絡與終端,在運營商與終端設備商之間存在一個“最后一公里”縫隙。
其次,物聯網終端應用多樣化,跨地域、跨運營商之間的互操作頻繁(比如車聯網、全球資產追蹤等),如何整合“碎片”,統一“接口”,提供無縫的物聯網連接服務,在eSIM時代大有空間可發揮。
物聯網連接的規模化部署需求日益凸顯了連接的價值,越經濟、越簡單、越易集成的方案越容易放大連接的價值,最好是可以plug即play, power on即 online,由此應運而生的是一種“CaaS (Connectivity as a Service)- 連接即服務”的概念或者說商業模式。
CaaS以eSIM技術為突破口,提供從網絡流量、硬件、系統集成到服務的“一站式”連接方案,讓物聯網設備廠商不必操心采購模組、集成eSIM和經營流量等各個繁瑣復雜的環節,該方案恰到好處的黏合了網絡運營商和終端設備商之間的縫隙,帶給設備廠商“最后一公里連接”的無縫體驗。
CaaS把連接和與連接有關的能力作為基礎效能 (Utility) 服務進行供應,并通過標準接口開放給智能設備及第三方開發者,以解決物聯網終端和應用多樣化、碎片化的問題。
以一家行業領先的eSIM服務和解決方案提供商——紅茶移動(Redtea Mobile) 為例,這種商業模式已經浮出水面。在剛剛結束的“2018世界移動大會?上海(MWCS18)” 上,紅茶移動率先提出此概念,并已經將其付諸于產品及商業層面的實踐。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0文章
44778瀏覽量
374731 -
eSIM
+關注
關注
3文章
241瀏覽量
26627
原文標題:eSIM技術將如何在物聯網大規模應用中發揮連接作用?
文章出處:【微信號:WW_CGQJS,微信公眾號:傳感器技術】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