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次國家級的政策征詢會上,一位掛著中國科協十大青年科學家,中國軟件十大杰出青年頭銜的軟件公司的CEO認為,“自主可控不是能否開發出來競爭產品的問題,而是開發出來的產品是否有生存空間的問題”,“實踐多次證明,單方面追求自主可控,違背市場規律的產品/規劃都會失敗的”,“生態是發展自主可控的首要因素”。并強烈呼吁“MIPS和Alpha生態肯定做不起來了,請不要浪費國家資源和用戶的愛國熱情,不要瞎折騰做基礎軟件的中國公司了”,“主攻ARM和RISC-V生態,放棄MIPS和Alpha”。
先辟謠一下,這位軟件公司CEO說的Alpha,指的就是申威。但是,申威不是Alpha,指令集為SW64,美國人已經辟過謠了,國內就別再找爹了。
這位CEO的話可以總結一下,那就是放棄龍芯、申威,把ARM和RISC-V作為自主可控的主攻方向。
雖然他的一些觀點看起來有道理,但其實經不起推敲。而且按照最后的呼吁,中國的自主可控事業恐怕會被帶到坑里。
自主CPU生態好不好應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直以來,普遍的觀點就是X86、ARM生態好,MIPS、SW64、Power生態不行。
但這種教條化的理念在實踐中,往往會出現一些矛盾的地方。
比如,說X86生態好,但X86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依舊很難在智能手機上占據一席之地。
類似的,一些人說ARM生態好,但ARM在PC和服務器上,生態和MIPS、SW64、Power一樣都是難兄難弟。
原因何在?因為這種生態好壞都是泛泛而談,沒有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X86生態好,主要是PC和服務器,ARM生態好主要是智能手機、平板,以及各種嵌入式設備。
脫離具體應用場景,談生態好壞,沒有任何意義。
再舉一個例子,在黨政辦公試點中,X86、ARM、MIPS/LoongISA、SW64同臺競技,很多人看來,X86、ARM生態好,MIPS/LoongISA、SW64生態不行,必然是X86、ARM獲勝。
但試點的結果卻是,X86、ARM并不比MIPS/LoongISA、SW64強。黨政辦公中,X86、ARM能做到,MIPS/LoongISA、SW64基本上也能做。在廣東云浮市的試點中,自主CPU表現不錯,就應用總量來說,自主CPU的應用量超過了技術引進的X86和ARM。
根據龍芯員工江山介紹:
2017年4月在云浮市,我和龍芯中科分管研發的高翔、分管黨政業務的張戈兩位副總裁聽完用戶對小批量試用情況的反饋后,信息中心伍主任特意讓高翔試用采用引進CPU技術的另一型號“國產”電腦,說他們“很希望走自主研發路線的龍芯發展起來,所以在近三個月的批量試用過程中堅持每天使用和對比,現在龍芯有差距,什么時候有這臺引進技術的電腦的水平,就意味著龍芯成功了”。高翔聽了很不服氣,在兩小時的回程路上我們一直在討論,都認為在目前已找準瓶頸點的情況下,經過小半年的持續改進和優化,沒有理由達不到那臺機的水平。半年后我們確實做到了,伍主任也特意回顧過,說他當時很有希望國產電腦盡快發展的情懷,也相信龍芯團隊能行,于是用了“激將法”。根據伍主任的說法,現在3A2000的用戶體驗已經基本達到當時那臺引進CPU技術的電腦水平,而3A3000就已經超越它了。
即便是打印機等外設適配問題,也由靳國杰博士帶隊,僅用兩天時間就將省經信委和云浮市常用近十款打印機適配完成,有效緩解了制約用戶的痛點問題,重新提振用戶信心。有用戶甚至還偷偷找到靳博士,說能不能順便把那些非龍芯的引進CPU技術國產電腦的打印機適配問題也解決一下。
因此,泛泛而談X86、ARM生態好,就認為在任何應用中,X86、ARM都一定具備優勢,MIPS/LoongISA、SW64沒有市場。這種觀點與具體實踐是矛盾的。
自主可控技術體系不具備競爭力是偽命題
有觀點認為:
自主可控不是能否開發出來競爭產品的問題,而是開發出來的產品是否有生存空間的問題
實踐多次證明,單方面追求自主可控,違背市場規律的產品/規劃都會失敗的
然而,自主可控不具備競爭力是偽命題。
在這方面,神威超算堪稱是打臉的存在。
神威超算不僅把這些合資技術遠遠甩在身后,還在過去的幾年里,把一些人視為高不可攀的洋技術也踩在腳下。
中國計算機學會高性能計算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張云泉曾經表示:
“世界上很多超算科學家都渴望大機器,當新的項目在舊機器上已經跑不動了,而他們國家的超算發展卻相對滯后,所以一旦咱們國家的新機器面世,他們就很迫切地把自己的代碼、軟件拿過來和中國人一起研制,特別是在不涉軍涉密的科學研究上……來自歐洲的超算需求顯得很迫切……許多國外的朋友通過郵件找到我,說他們有個應用,希望和‘太湖之光’聯合開展研究。還有法國大使館的科技參贊也專門找到我,希望中法之間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讓法國的科學家到中國來使用‘太湖之光’,這些合作我們都在落實當中。”
中國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副主任、清華大學副教授付昊桓介紹,新加坡國家超算中心在2016年參觀完之后,馬上就問“能不能買”?而且國內外還有很多機構對神威太湖之光超算非常感興趣。
除了神威超算之外,在各型裝備上,自主CPU已經被廣泛使用,在交通、能源、工業控制、網絡安全、黨政辦公等領域,自主CPU已經開始逐步替換X86和ARM。
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現在的情況是,自主CPU可以通過航天、裝備、交通、能源、工控、智能家電、網安等行業應用賺到錢,而且用自己賺來的錢養活自己,研發新產品。
一些合資CPU,反而高度依賴政府輸血。
這種情況下,一些人反而指責自主CPU,及其整機產品不具備市場競爭力。
這恐怕是中國自主技術體系構建過程中,最具黑色幽默的一幕。
社會效益才是發展自主可控的衡量標準
有觀點認為:
自主可控不能違背市場規律
生態是發展自主可控的首要因素!!
應當主攻ARM和RISC-V,放棄MIPS和Alpha
然而,放到具體實踐中,上述三句話是自相矛盾的。
首先,就生態來說,ARM的生態局限于智能手機和嵌入式。
如果說,扶持ARM主攻嵌入式應用,這倒還能理解,但把ARM列為PC和服務器的備選項,就恰恰違背了第二句話“生態是發展自主可控的首要因素!!”
其次,就國內幾家ARM服務器廠商來說,無論是華為、華芯通、還是飛騰,都無法實現在商業市場造血。
華為依靠公司垂直整合輸血;
華芯通則需要政府輸血;
即便是做的最好的飛騰,也不具備在商業市場從英特爾碗里搶肉的能力。
那么,既然PC和服務器又是無法在商業市場與英特爾競爭,把ARM作為自主可控主攻方向,豈不是和第一句話“自主可控不能違背市場規律”矛盾?
即便是華為麒麟芯片在智能手機市場商業上的成功,也是在于把自己的洋房,建立在ARM和谷歌的地基上,和自主可控完全沒有任何關系。
結語
筆者認為,自主技術體系建設,要以社會利益最大化為標準進行衡量。畢竟,花錢買不來核心技術,市場換不到核心技術。
在航天、裝備、交通、能源、工控、網安等行業,用上核心IP代碼都由自己寫的芯片,這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
ARM
+關注
關注
134文章
9111瀏覽量
368034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506瀏覽量
180475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0882瀏覽量
212224
原文標題:這位軟件公司CEO的觀點,是要把中國自主可控事業帶坑里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guanchacaijing,微信公眾號:科工力量】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