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美國蘋果公司發布了智能手機iPhone X,首次在智能手機上前置深度攝像頭,支持人臉3D數據采集,并實現基于3D信息的刷臉解鎖功能。后經業內人士拆解分析,了解到其采用的是紅外隨機散斑結構光成像技術。
近期接觸到一家致力于深度識別技術研發的公司——光貞智深,其研究的的核心技術就是利用830nm / 940nm紅外隨機散斑結構光實現3D成像。目前團隊已經開發出兩種方案,一種是基于芯片的3D成像,一種是基于純軟件算法的3D成像。
光貞智深認為,三維信息正在智能手機、工業測量、無人車、機器人、監控行業、增強現實方面得到應用。公司市場總監李志華介紹,“目前實現‘刷臉’功能的手機并不在少數,采用的均是傳統的平面攝像頭。相比較而言,3D攝像頭因為同時采集了縱向距離信息,能夠更好的感知三維空間,對照片、視頻等‘平面型’欺詐手段能做到天然防偽,因此安全等級更高;同時其采集的信息也更豐富,在誤識率和拒真率上表現較傳統攝像頭都更好。”值得一提的是,3D攝像頭采用近紅外激光主動投射能夠適應黑暗環境,所以在夜間使用手機也可實現面部識別。
從左到右的成像效果依次為:光貞智深、微軟 Kinect(結構光技術)、國內競品光貞智深創始人兼CEO余大勇告訴36氪,目前光貞智深純軟件算法的方案已經具備多項突出優勢,包括:- 成像快,Android手機達到30fps;- 光學畸變容忍度達5%,可降低對光學器件工藝要求,提高生產良率,且抗機械變形即抗摔;- 裝配過程無需調節,降低人力成本和設備成本,保證量產能力;- 更好的亞像素估計,提高Z軸測量精度;- 快速初始校準算法,一幀圖像時間可完成全部形變、溫度校準和成像計算;- 同一算法,可以用于主動單目和主動雙目,都能高質量成像;- 在手機人臉解鎖場景,速度快,能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 集成到智能手機上時,因為不需要獨立的芯片,此方案具有成本低、體積小的突出優點。
光貞智深還擁有基于芯片的成像方案,能夠根據市場特點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
光貞智深目前正與國內知名光學模組廠商接觸,已制作適用于智能手機的深度攝像頭Demo,并開始和多家手機廠商接觸,將以“光貞智深+光學模組廠商”的組合形式為智能手機廠商提供3D攝像頭。Canalys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總出貨量為4.59億部,而隨著智能手機對3D人臉識別的需求增加,使市場對3D攝像頭的需求日趨強烈。同時,光貞智深還將涉足工業檢測、民用門禁系統等領域。按照每年1000萬部手機計算,手機深度攝像頭模塊年營收將超過數千萬元/年。
由于光貞智深在手機深度攝像頭方面提供軟件算法,所以基本不需要其他的成本。未來,光貞智深希望向3D建模打印、工業流水線檢測、軍/民門禁系統、AR應用、體感控制、手勢識別、智能物流監測等方向延伸拓展,余大勇表示,“這些都是深度識別技術所適應的領域,在這些領域我們將提供以深度識別為核心、集成上層硬件和軟件應用的整體解決方案。”光貞智深已于2016年完成天使輪融資,團隊前身是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深度識別項目組,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在深度測量、人體姿態識別、手勢識別方面取得多項成果,并形成了完整的解決方案。而為了更好實現技術落地,團隊創立了光貞智深,希望將深度視覺感知技術應用于更多領域。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6文章
4015瀏覽量
82274 -
3D成像
+關注
關注
0文章
98瀏覽量
16142
原文標題:3D攝像頭實現人臉解鎖,光貞智深采用紅外隨機散斑結構光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