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孔是PCB工藝中一道重要的工序,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卻是一道非常關鍵的工序。在制造業中,不良品的產生離不開人、機、物、法、環五大因素。同樣,鉆孔工藝中也是如此,以下是用魚骨圖分列出影響鉆孔的因素。
一、在眾多影響鉆孔加工階段,對各項不同的項目施行檢驗,以下列舉PCB板鉆孔加工常見的檢驗類別及項目。
(1)、鉆孔前基板檢驗,項目有:品名、編號、規格、尺寸、銅鉑厚;不刮傷;不彎曲、不變形;不氧化或受油污染;數量;無凹凸、分層剝落及折皺。
(2)、鉆孔中操作員自主檢驗,項目為:孔徑;批鋒;深度是否貫穿;是否有爆孔;核對偏孔、孔變形;多孔少孔;毛刺;是否有堵孔;斷刀漏孔;整板移。
二、鉆孔生產過程中經常出現故障詳細分解
1、斷鉆咀
產生原因有:
主軸偏轉過度;
數控鉆機鉆孔時操作不當;
鉆咀選用不合適;鉆頭的轉速不足,進刀速率太大;
疊板層數太多;板與板間或蓋板下有雜物;
鉆孔時主軸的深度太深造成鉆咀排屑不良發生絞死;
鉆咀的研磨次數過多或超壽命使用;
蓋板劃傷折皺、墊板彎曲不平;
固定基板時膠帶貼的太寬或是蓋板鋁片、板材太小;
進刀速度太快造成擠壓;
補孔時操作不當;蓋板鋁片下嚴重堵灰;
焊接鉆咀尖的中心度與鉆咀柄中心有偏差。
解決方法:
(1) 通知機修對主軸進行檢修,或者更換好的主軸。
(2) A、檢查壓力腳氣管道是否有堵塞;
B、根據鉆咀狀態調整壓力腳的壓力,檢查壓力腳壓緊時的壓力數據,正常為7.5公斤;
C、檢查主軸轉速變異情況及夾嘴內是否有銅絲影響轉速的均勻性;
D、鉆孔操作進行時檢測主軸轉速變化情況及主軸的穩定性;(可以作主軸與主軸之間對比)
E、認真調整壓力腳與鉆頭之間的狀態,鉆咀尖不可露出壓腳,只允許鉆尖在壓腳內3.0mm處;
F、檢測鉆孔臺面的平行度和穩定度。
平行度和穩定度。
(3) 檢測鉆咀的幾何外形,磨損情況和選用退屑槽長度適宜的鉆咀。 (4) 選擇合適的進刀量,減低進刀速率。
(5) 減少至適宜的疊層數。
(6) 上板時清潔板面和蓋板下的雜物,保持板面清潔。
(7) 通知機修調整主軸的鉆孔深度,保持良好的鉆孔深度。(正常鉆孔的深度要控制在0.6mm為準。)
(8) 控制研磨次數(按作業指導書執行)或嚴格按參數表中的參數設置。
(9) 選擇表面硬度適宜、平整的蓋、墊板。
(10) 認真的檢查膠紙固定的狀態及寬度,更換蓋板鋁片、檢查板材尺寸。
(11 )適當降低進刀速率。
(12) 操作時要注意正確的補孔位置。
(13) A、檢查壓腳高度和壓腳的排氣槽是否正常;
B、吸力過大,可以適當的調小吸力。
(14) 更換同一中心的鉆咀。
2、孔損
產生原因為:
斷鉆咀后取鉆咀;
鉆孔時沒有鋁片或夾反底版;
參數錯誤;
鉆咀拉長;
鉆咀的有效長度不能滿足鉆孔疊板厚度需要;
手鉆孔;
板材特殊,批鋒造成。
解決方法:
(1) 根據前面問題1,進行排查斷刀原因,作出正確的處理。
(2) 鋁片和底版都起到保護孔環作用,生產時一定要用,可用與不可用底版分開、方向統一放置,上板前再檢查一次。
(3) 鉆孔前,必須檢查鉆孔深度是否符合,每支鉆咀的參數是否設置正確。
(4) 鉆機抓起鉆咀,檢查清楚鉆咀所夾的位置是否正確再開機,開機時鉆咀一般不可以超出壓腳。
(5) 在鉆咀上機前進行目測鉆咀有效長度,并且對可用生產板的疊數進行測量檢查。
(6) 手動鉆孔切割精準度、轉速等不能達到要求,禁止用人手鉆孔。
(7) 在鉆特殊板設置參數時,根據品質情況進行適當選取參數,進刀不宜太快。
3、孔位偏、移,對位失準
產生原因為:
鉆孔過程中鉆頭產生偏移;
蓋板材料選擇不當,軟硬不適;
基材產生漲縮而造成孔位偏;
所使用的配合定位
工具使用不當;
鉆孔時壓腳設置不當,撞到銷釘使生產板產生移動;
鉆頭運行過程中產生共振;
彈簧夾頭不干凈或損壞;生產板、面板偏孔位或整疊位偏移;
鉆頭在運行接觸蓋板時產生滑動;
蓋板鋁片表面劃痕或折痕,在引導鉆咀下鉆時產生偏差;
沒有打銷釘;
原點不同;
膠紙未貼牢;
鉆孔機的X、Y軸出現移動偏差;
程序有問題。
解決方法:
(1) A、檢查主軸是否偏轉;
B、減少疊板數量,通常雙面板疊層數量為鉆頭直徑的6倍而多層板疊層數量為鉆頭直徑的2~3倍;
C、增加鉆咀轉速或降低進刀速率;
D、檢查鉆咀是否符合工藝要求,否則重新刃磨;
E、檢查鉆咀頂尖與鉆咀柄是否具備良好同中心度;
F、檢查鉆頭與彈簧夾頭之間的固定狀態是否緊固;
G、檢測和校正鉆孔工作臺板的穩定和穩定性。
(2) 選擇高密度0.50mm的石灰蓋板或者更換復合蓋板材料(上下兩層是厚度0.06mm的鋁合金箔,中間是纖維芯,總厚度為0.35mm)。
(3) 根據板材的特性,鉆孔前或鉆孔后進行烤板處理(一般是145℃±5℃,烘烤4小時為準)。
(4) 檢查或檢測工具孔尺寸精度及上定位銷的位置是否有偏移。
(5) 檢查重新設置壓腳高度,正常壓腳高度距板面0.80mm為鉆孔最佳壓腳高度。
(6) 選擇合適的鉆頭轉速。
(7) 清洗或更換好的彈簧夾頭。
(8) 面板未裝入銷釘,管制板的銷釘太低或松動,需要重新定位更換銷釘。 (9) 選擇合適的進刀速率或選抗折強度更好的鉆頭。
(10) 更換表面平整無折痕的蓋板鋁片。
(11) 按要求進行釘板作業。
(12) 記錄并核實原點。
(13) 將膠紙貼與板邊成90o直角。
(14) 反饋,通知機修調試維修鉆機。
(15) 查看核實,通知工程進行修改。
4、孔大、孔小、孔徑失真
產生原因為:
鉆咀規格錯誤;
進刀速度或轉速不恰當;
鉆咀過度磨損;
鉆咀重磨次數過多或退屑槽長度底低于標準規定;
主軸本身過度偏轉;
鉆咀崩尖,鉆孔孔徑變大;
看錯孔徑;
換鉆咀時未測孔徑;
鉆咀排列錯誤;
換鉆咀時位置插錯;
未核對孔徑圖;主軸放不下刀,造成壓刀;
參數中輸錯序號。
解決方法:
(1) 操作前應檢查鉆頭尺寸及控制系統是否指令發生錯誤。
(2) 調整進刀速率和轉速至最理想狀態。
(3) 更換鉆咀,并限制每支鉆咀鉆孔數量。通常按照雙面板(每疊四塊)可鉆3000~3500孔;高密度多層板上可鉆500個孔;對于FR-4(每疊三塊)可鉆3000個孔;而對較硬的FR-5,平均減小30%。
(4) 限制鉆頭重磨的次數及重磨尺寸變化。對于鉆多層板每鉆500孔刃磨一次,允許刃磨2~3次;每鉆1000孔可刃磨一次;對于雙面板每鉆3000孔,刃磨一次,然后鉆2500孔;再刃磨一次鉆2000孔。鉆頭適時重磨,可增加鉆頭重磨次數及增加鉆頭壽命。通過工具顯微鏡測量,在兩條主切削刃全長內磨損深度應小于0.2mm。重磨時要磨去0.25mm。定柄鉆頭可重磨3次;鏟形鉆頭重磨2次。
(5) 反饋給維修進行動態偏轉測試儀檢查主軸運行過程的偏轉情況,嚴重時由專業的供應商進行修理。
(6) 鉆孔前用20倍鏡檢查刀面,將不良鉆咀刃磨或者報廢處理。
(7) 多次核對、測量。
(8) 在更換鉆咀時可以測量所換下鉆咀,已更換鉆咀測量所鉆第一個孔。
(9) 排列鉆咀時要數清楚刀庫位置。
(10) 更換鉆咀時看清楚序號。
(11) 在備刀時要逐一核對孔徑圖的實際孔徑。
(12) 清洗夾咀,造成壓刀后要仔細測量及檢查刀面情況。
(13) 在輸入刀具序號時要反復檢查。
5、漏鉆孔
產生原因有:
斷鉆咀(標識不清);
中途暫停;
程序上錯誤;
人為無意刪除程序;
鉆機讀取資料時漏讀取。
解決方法:
(1) 對斷鉆板單獨處理,分開逐一檢查。
(2) 在中途暫停后再次開機,要將其倒退1~2個孔繼續鉆。
(3) 一旦判定是工程程序上的錯誤,要立即通知工程更改。
(4) 在操作過程中,操作員盡量不要隨意更改或刪除程序,必要時通知工程處理。
(5) 在經過CAM讀取文件后,換機生產,通知機修處理。
6、批鋒
產生原因有:
參數錯誤;
鉆咀磨損嚴重,刀刃不鋒利;
底板密度不夠;基板與基板、基板與底板間有雜物;
基板彎曲變型形成空隙;
未加蓋板;
板材材質特殊。
解決方法:
(1) 在設置參數時,嚴格按參數表執行,并且設置完后進行檢查核實。
(2) 在鉆孔時,控制鉆咀壽命,按壽命表設置不可超壽命使用。
(3) 對底板進行密度測試。
(4) 釘板時清理基板間雜物,對多層板疊板時用碎布進行板面清理。
(5) 基板變形應該進行壓板,減少板間空隙。
(6) 蓋板是起保護和導鉆作用。因此,鉆孔時必須加鋁片。(對于未透不可加鋁片鉆孔)
(7) 在鉆特殊板設置參數時,根據品質情況進行適當選取參數,進刀不宜太快。
7、孔未鉆透(未貫穿基板)
產生原因有:
深度不當;
鉆咀長度不夠;
臺板不平;
墊板厚度不均;
斷刀或鉆咀斷半截,孔未透;
批鋒入孔沉銅后形成未透;
主軸夾嘴松動,在鉆孔過程中鉆咀被壓短;
未夾底板;
做首板或補孔時加了兩張墊板,生產時沒更改。
解決方法:
(1) 檢查深度是否正確。(分總深度和各個主軸深度)
(2) 測量鉆咀長度是否夠。
(3) 檢查臺板是否平整,進行調整。
(4) 測量墊板厚度是否一致,反饋并更換墊板。
(5) 定位重新補鉆孔。
(6) 對批鋒來源按前面進行清查排除,對批鋒進行打磨處理。
(7) 對主軸松動進行調整,清洗或者更換索嘴。
(8) 雙面板上板前檢查是否有加底板。
(9) 作好標記,鉆完首板或補完孔要將其更改回原來正常深度。
8、面板上出現藕斷絲連的卷曲形殘屑
產生原因有:
未采用蓋板或鉆孔工藝參數選擇不當。
解決方法:
(1) 應采用適宜的蓋板。
(2) 通常應選擇減低進刀速率或增加鉆頭轉速。
9、堵孔(塞孔)
產生原因有:
鉆頭的有效長度不夠;
鉆頭鉆入墊板的深度過深;
基板材料問題(有水份和污物);
墊板重復使用;
加工條件不當所致,如吸塵力不足;
鉆咀的結構不行;
鉆咀的進刀速太快與上升搭配不當。
解決方法:
(1) 根據疊層厚度選擇合適的鉆頭長度,可以用生產板疊板厚度作比較。
(2) 應合理的設置鉆孔的深度(控制鉆咀尖鉆入墊板0.5mm為準)。
(3) 應選擇品質好的基板材料或者鉆孔前進行烘烤(正常是145℃±5烘烤4小時)。 (4) 應更換墊板。
(5) 應選擇最佳的加工條件,適當調整鉆孔的吸塵力,達到7.5公斤每秒。
(6) 更換鉆咀供應商。
(7) 嚴格根據參數表設置參數。
10、孔壁粗糙
產生原因有:
進刀量變化過大;
進刀速率過快;
蓋板材料選用不當;
固定鉆頭的真空度不足(氣壓);
退刀速率不適宜;
鉆頭頂角的切削前緣出現破口或損壞;
主軸產生偏轉太大;
切屑排出性能差。
解決方法:
(1) 保持最佳的進刀量。
(2) 根據經驗與參考數據調整進刀速率與轉速,達到最佳匹配。
(3) 更換蓋板材料。
(4) 檢查數控鉆機真空系統(氣壓)并檢查主軸轉速是否有變化。
(5) 調整退刀速率與鉆頭轉速達到最佳狀態。
(6) 檢查鉆頭使用狀態,或者進行更換。
(7) 對主軸、彈簧夾頭進行檢查并進行清理。
(8) 改善切屑排屑性能,檢查排屑槽及切刃的狀態。
11、孔口孔緣出現白圈(孔緣銅層與基材分離、爆孔)
產生原因:
鉆孔時產生熱應力與機械力造成基板局部碎裂;
玻璃布編織紗尺寸較粗;
基板材料品質差(紙板料);
進刀量過大;
鉆咀松滑固定不緊;
疊板層數過多。
解決方法:
(1) 檢查鉆咀磨損情況,然后再更換或是重磨。
(2) 選用細玻璃紗編織成的玻璃布。
(3) 更換基板材料。
(4) 檢查設定的進刀量是否正確。
(5) 檢查鉆咀柄部直徑大小及主軸彈簧夾的夾力是否足夠。
(6) 根據工藝規定疊層數據進行調整。
以上是鉆孔生產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在實際操作中應多測量多檢查。同時,嚴格規范作業對控制鉆孔生產品質故障有很大的益處,對改善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益,也有很大的幫助。
12.影響鉆孔的孔位精度與孔壁品質的主要因素
一、孔內玻纖突出(Fiber Proturusion in Hole)
1.可能原因:退刀速率過慢 對策:增快退刀速率。
2.可能原因:鉆頭過度損耗
對策:重新磨利鉆尖,限制每只鉆尖的擊數,例如上線定位1500擊。
3.可能原因:主軸轉速(RPM)不足
對策:調整進刀速率和轉速的關系到最佳的狀況,檢查轉速變異情況。
4.可能原因:進刀速率過快
對策:降低進刀速率(IPM)。
二、孔壁粗糙(Rough hole walls)
1.可能原因:進刀量變化過大
對策:維持固定的進刀量。
2.可能原因:進刀速率過快
對策:調整進刀速率與鉆針轉速關系至最佳狀況。
3.可能原因:蓋板材料選用不當
對策:更換蓋板材料。
4.可能原因:固定鉆頭所使用真空度不足
對策:檢查鉆孔機臺真空系統,檢查主軸轉速是否有變異。
5.可能原因:退刀速率異常
對策:調整退刀速率與鉆頭轉速的關系至最佳狀況。
6.可能原因:針尖的切削前緣出現破口或算壞
對策:上機前先檢查鉆針情況,改善鉆針持取習慣。
三、孔形真圓度不足
1.可能原因:主軸稍呈彎曲
對策:更換主軸中的軸承(Bearing)。
2.可能原因:鉆針尖點偏心或削刃面寬度不一
對策:上機前應放大40倍檢查鉆針。
四、板疊上板面發現藕斷絲連的卷曲形殘屑
1.可能原因:未使用蓋板
對策:加用蓋板。
2.可能原因:鉆孔參數不恰當
對策:減低進刀速率(IPM)或增加鉆針轉速(RPM)。
五、鉆針容易斷裂
1.可能原因:主軸的偏轉(Run-Out)過度
對策:設法將的主軸偏轉情況。
2.可能原因:鉆孔機操作不當
對策:
1)檢查壓力腳是否有阻塞(Sticking)
2)根據鉆針尖端情況調整壓力腳的壓力。
3)檢查主軸轉速的變異。
4)鉆孔操作進行時間檢查主軸的穩定性。
3.可能原因:鉆針選用不當
對策:檢查鉆針幾何外型,檢驗鉆針缺陷,采用具有適當退屑槽長度的鉆頭。
4.可能原因:鉆針轉速不足,進刀速率太大
對策:減低進刀速率(IPM)。
5.可能原因:疊板層數提高
對策:減少疊層板的層數(Stack Height)。
六、空位不正不準出現歪環破環
1.可能原因:鉆頭搖擺晃動
對策:
1)減少待鉆板的疊放的層數。
2)增加轉速(RPM),減低進刀速(IPM)。
3)重磨及檢驗所磨的角度與同心度。
4)注意鉆頭在夾筒上位置是否正確。
5)退屑槽長度不夠。
6)校正及改正鉆機的對準度及穩定度。
2.可能原因:蓋板不正確
對策:選擇正確蓋板,應選均勻平滑并具有散熱與鉆針定位功能者。
3.可能原因:基板中玻璃布的玻璃絲太粗
對策:改用叫細膩的玻璃布。
4.可能原因:鉆后板材變形使孔位偏移
對策:注意板材在鉆前鉆后的烘烤穩定。
5.可能原因:定位工具系統不良
對策:檢查工具孔的大小及位置。
6.可能原因:程序帶不正確或損毀
對策:檢查城市帶及讀帶機。
七、孔徑有問題,尺寸不正確
1.可能原因:用錯尺寸的鉆頭
對策:鉆頭在上機前要仔細檢查并追究鉆機的功能是否正確。
2.可能原因:鉆頭過度損傷
對策:換掉并定出鉆頭使用的對策。
3.可能原因:鉆頭重磨次數太多造成退屑槽長度不夠
對策:明訂鉆頭使用政策,并檢查重磨的品質。
4.可能原因:主軸損耗
對策:修理或換新
八、膠渣(Smear)太多
1.可能原因:進刀及轉速不對
對策:按材料性質來做鉆孔及微切片試驗以找出最好的情況。
2.可能原因:鉆頭在孔中停留時間太長
對策:
1)改變轉速計進刀速以減少孔中停留時間。
2)降低疊板的層數。
3)檢查鉆頭重磨的情況。
4)檢查轉速是否減低或不穩。
3.可能原因:板材尚徹底干固
對策:鉆孔前基板要烘烤。
4.可能原因:鉆頭的擊數使用太多
對策:減少鉆頭使用的擊數,增加重磨頻率。
5.可能原因:鉆頭重磨次數太多,以致退屑槽長度不夠
對策:限定重磨次數,超過則廢棄之。
6.可能原因:蓋板及墊板有問題
對策:改換正確的材料。
九、孔壁有纖維突出
1.可能原因:鉆頭退刀速太慢
對策:增加退刀速率。
2.可能原因:鉆頭受損
3.可能原因:鉆頭有問題
對策:按鉆頭條件的改變以及孔壁微切片檢驗的配合,找出合適的條件。
十、內層銅箔出現釘頭
1.可能原因:鉆頭退刀速太慢
對策:增加鉆頭退刀速度。
2.可能原因:切屑量(Chip Load亦即進刀量)不正確
對策:對不同材料做不同的切屑量的試驗,以找出最正確的排屑情況。
3.可能原因:鉆頭受損
對策:
1)重磨鉆頭并定出每支鉆頭應有的擊數。
2)更換鉆頭的設計。
4.可能原因:主軸(Spindle)轉動
對策:
1)做實驗找出最好的切屑量。
2)檢查主軸速度的變異。
十一、孔口出現白圈?
1.可能原因:發生熱機應力
對策:
1)換掉或重磨鉆頭。
2)減少鉆頭留在孔中的時間。
2.可能原因:玻璃纖維組織太粗
對策:改換為玻璃較細的膠片。
十二、孔壁出現毛頭(Burr即毛刺)
1.可能原因:鉆頭不利
對策:
1)換掉或重磨鉆頭。
2)定出每支鉆頭的擊數。
3)重新評估各種品牌的耐用性。
2.可能原因:堆疊中板與板之間有異物
對策:改用板子上機操作的方式。
3.可能原因:切屑量不正確
對策:使用正確的切屑量。
4.可能原因:蓋板太薄,使上層鉆板發生毛頭
對策:改用較厚的蓋板。
5.可能原因:壓力腳不正確,造成朝上的孔口發生毛頭
對策:修理鉆機的主軸。
6.可能原因:墊板不正確,使朝下的孔口發生毛頭
對策:
1)使用平滑堅硬的墊板。
2)每次鉆完板疊后要換掉墊板或翻面。
十三、孔形不圓
1.可能原因:主軸性能有問題
對策:更換主軸的軸承(Bearing)。
2.可能原因:鉆針的尖點偏心或鉆刃(Lip)寬度不對
對策:檢查鉆頭或更換之。
十四、為什么疊板最上層孔口出現圓圈卷狀鉆屑附連?
1.可能原因:未使用蓋板
對策:板疊的最上層要加用鋁質蓋板。
2.可能原因:鉆孔條件不對
對策:降低進刀速率或轉速。
-
pcb
+關注
關注
4319文章
23105瀏覽量
398087 -
鉆孔
+關注
關注
3文章
110瀏覽量
14273
原文標題:【技術】PCB鉆孔工藝故障和解決方案
文章出處:【微信號:pcbinfo88,微信公眾號:pcbinfo88】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