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打造核心科技”的口號曾響徹大地,這一次,董明珠造“芯”是認真的。
4月25日晚間,格力電器公布了2017年亮眼的業績報告,卻沒有2017年度分紅計劃。第二天格力電器股價下跌8.97%,逼近跌停,市值蒸發270億。
格力進行解釋,“留存基金將用于生產基地建設,智慧工廠升級,以及智能裝備、智能家電、集成電路等新產業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集成電路的另一個別稱就是芯片。
不分紅計劃已讓格力電器股價連續幾日下跌,截至4月27日收盤,市值已累計蒸發367億元。這似乎是市場在宣告對董明珠的“造芯”計劃并不買賬。
格力造手機
董明珠是不甘心只賣空調的。2004年成為空調業行業老大后,格力電器就開啟了多元化擴張策略,先后布局小家電、金融、智能手機、智能配送柜、機器人研發、新能源汽車、電飯煲制造……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手機和新能源汽車。
格力造手機還得從董明珠與雷軍的“10億賭約”說起,2013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分別由雷軍和董明珠暫獲,對話環節,“柔中強”雷軍與“鐵娘子”董明珠當著全國人民下賭注:賭小米5年之內銷售額能不能超過格力電器,賭資由雷軍提出的一元變成了董明珠口中的10億。雷軍和董明珠就此掐上了。
2015年,小米與美的發布“美的i·青春智能空調”,正式進軍空調業務。同年,不甘示弱的董明珠,推出了格力手機。格力手機一亮相,董明珠就喊出年售一億部的大話,不久就改口“未來相信賣5000萬部不成問題。”事實上,格力一代手機銷量十分慘淡,僅僅賣出了6000多部。
隨后發布的格力二代手機是一款定價3599元的高端智能手機。作為福利,該手機被包含在格力電器員工的年終獎中,結果手機到手后,大量格力員工在二手網站咸魚上低價拋售,聞訊的董明珠大怒,“要讓這么做的員工再花高價把手機買回來”。AI財經社在格力手機官網發現最熱的一款格力第二代手機銷量僅為八萬余臺,后面的格力三代也反響平平。
董明珠造車
不服輸的董明珠在2016年底又開始了造車計劃,豪氣不減。
格力手機帶來的后遺癥還未消除,當董小姐表現出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興趣,擬收購珠海銀隆100%股權時,格力股東投了反對票。2016年12月,董明珠只好宣布以個人身份投資珠海銀隆,還拉上了王健林、劉強東等一起投資,共計30億元,獲得珠海銀隆22.388%的股權。其中董明珠出資10億元,獲得7.46%的股權,成為公司第五大股東。
此后,董明珠又兩次低調增持珠海銀隆,到今年4月曝光的珠海銀隆股權結構顯示,董明珠持股比例達到17.46%,僅次于廣東銀通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躍居二股東之席。
“我董明珠是舉債投資銀隆,有人罵我瘋了,但我覺得新能源是中國制造業轉型的一次絕好的機會,所以我愿意賭,我要投。”董明珠在一次論壇上表示。
這款以鈦酸鋰電池為動力的新能源汽車,外形霸氣,車標首先成為了網友吐槽的對象:“標志像煤球。”、“五環,比奧迪多一環。”然而,被董明珠捧紅的這款汽車,市場反響并不好。
被資本捧紅的銀隆也沒有外表那么光鮮。今年一月,據《財經》雜志報道,銀隆拖欠多家供應商貨款,總額超過10億元。
盯上芯片
以“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為口頭禪的董明珠,盯上芯片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董明珠的商業版圖看起來十分清晰。前不久《新京報》的一篇報道中,董明珠回應了備受爭議的格力多元化戰略,以及談到今年的“小目標”:格力未來的發展,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多少千億的目標,“未來五年,我們要在智能裝備發力,智能裝備必須堅持自主創新,成為格力電器未來的第二主業。”
如果不是前有中興遭美國禁購,后有華為被美國調查,董明珠的造芯計劃應該還沒有現在這么急迫。事實上,早在2016年年報中,格力就首次披露要“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
董明珠也曾在2016年4月份對外界透露,“(格力)正在研究芯片,還要做新能源。”2017年2月董明珠做客人民直播時再次提到,格力正在研究芯片,而且很快就要出來了。
格力多元化探索之路,已進行多年。但從目前披露的營收來看,大頭依然是空調。2017年年報顯示,空調實現營業收入1234.10億元,占到整個營業收入的83.22%。相比之下其他比重顯得微乎其微,生活電器的營業收入達到23.01億元,占到整個營業收入的1.55%,比去年的1.59%相差不大;智能裝備實現營業收入21.26億元,占到整個營業收入的1.43%,比去年的0.15%增加了1.28個百分點。
與造手機、汽車一樣,董明珠總能讓概念先于產品火起來。這一次讓格力芯片火起來的就是格力電器2017年的不分紅計劃。
-
格力
+關注
關注
5文章
555瀏覽量
36511
原文標題:格力凈賺200億不分紅原因是要玩芯片 市值三天蒸發367億
文章出處:【微信號:ameya360,微信公眾號:皇華電子元器件IC供應商】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