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三兩好友新購入 Mac 之后向我詢問經驗,發現之前對 Mac 完全沒有概念的朋友詢問的入門問題幾乎類似,均關于 Mac 安裝軟件、文件夾管理等基礎內容。為了讓沒有接觸過 Mac 操作系統的朋友零門檻上手,誕生了本篇文章——零門檻接觸 macOS。
注:Mac 為我們常說的蘋果電腦,其操作系統為 macOS。
不一樣的開機
買回 Mac 之后開機發現并不能直接進入系統主界面,而是 Mac 自帶的設置助理引導你進入電腦設置:設置語言、連接 WiFi、創建個人賬戶、設置 TouchID 以及啟用 Siri 等,也可以引導你將另一臺電腦的文稿和多媒體文件傳輸到新 MacBook 上,這個階段新手跟著指南乖乖完成就可以。
當以上設置完成后,我們就順利開機進入 Mac 的主界面了。
極簡的桌面
Mac 主屏極為簡潔,分為上中下 3 個模塊:頂部菜單欄,中部桌面,底部 Dock 程序塢,這三個模塊就承載我們日常所有需要。
1. 頂部菜單欄
熟悉 Windows 的用戶都知道在不同軟件頂部都會有一排軟件操作主菜單,例如 Word 上就是文件、編輯、插入等字樣,在 macOS 系統中你會發現,所有軟件的主菜單都被簡化至桌面唯一區域,即頂部帶有蘋果 logo 的菜單欄內。該軟件主菜單占據頂部左側部分。
其右側為固定欄目如時鐘、通知欄、 WiFi 狀態、輸入法切換、音量調整等快捷圖標,功能等同于 Windows 右下角的通知窗口,其功能可以自行調整。
但 Mac 不像 Windows 能自動折疊這些小圖標,而是需要軟件來輔助折疊,在這里推薦 Bartender,它可以將不常用的圖標折疊在一起,并可以自定義各自出現的時間,例如有通知時在主菜單出現 5 秒,沒消息的時候就隱藏在 Bartender 中。
2. 中部桌面
空蕩蕩的一片桌面看著很神清氣爽,可能有些用戶會不習慣,會問像 Windows 里「我的電腦」去哪兒了?其實就在程序塢最左邊一個有著可愛小臉的圖標里,我們稱之為 Finder,官方譯名訪達。因此「我的電腦」等同于「訪達」文件夾。那程序塢又是什么?下面接著說。
3.Dock 程序塢
程序塢是用戶與 macOS 系統交互最為頻繁的區域,程序塢相當于快捷啟動欄。我們熟悉的 Windows 系統會把常用的圖標放在桌面,正在使用的軟件放在底部任務欄,而程序塢集這兩個功能于一體,你可以拖拽常用的軟件或文檔放置在程序塢上以便打開。
文件可以這樣用
由于 Mac 電腦區別于 Windows 系統的硬盤分區,Windows 普遍分為系統盤 C 盤,再分區 D 盤、E 盤,而通常情況下,Mac 只有一個固態硬盤,系統及文件都存儲在這一個硬盤內(當然 macOS 系統也支持分區,想要實現分區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教程)。
在 Mac 只有一個盤的情況下我們所有的文件均在 Finder 訪達文件夾中,也是 Mac 的大本營,看起來像一張藍色笑臉的訪達內會自動分為桌面、應用程序、影片、音樂、文稿、圖片、下載這幾個基本文件夾,文件夾使用與 Windows 無異,但需要指出的是不同于 Windows 的訪達其獨特功能:文件夾排列與文件夾標記 / 標簽。
1. 文件夾排列:圖標、列表、分欄和 Cover Flow
圖標和列表這個我們很常見,長這樣:
分欄則是把文件夾上下層統統展示出來,簡單明了:
我們可以通過方向鍵上下左右移動從而快速查看文檔包含內容。光看文件名也不知道是什么文件怎么辦?點按空格就可以查看預覽:
這個功能稱之為快速預覽,Mac 中的任何文檔都可以敲擊空格來使用快速預覽,敲擊空格之后可以預覽的文件種類包含圖片、視頻、音樂、文檔(含 Word、Excel、PPT、PDF)等格式。即便不使用快速預覽,訪達最右側也有一個小窗口預覽,標注了文件名、格式、文件創建時間、文件修改時間及文件大小。
另一個 Cover Flow 模式也同樣適合預覽文件:
最早這個模式是由麥金塔(1984 年開發的蘋果電腦)開發者 Jonathan del Strother 創作,在 2005-2006 年間作為 macOS 必備程序出現,因為給用戶直觀、感性已經有效率的方式形象化地瀏覽某個唱片收藏,受到用戶高度采用和評價,才被蘋果公司收購并采用到 iTunes 中。直到 iTunes 11 發布后,Cover Flow 模式在 iTunes 中已經去除,不得不說它的展示性還是很好的,看到這一幕的唱片圖冊,誰見了會不燃起收集的熱情?
現在我們看到的 Cover Flow 模式不局限于 iTunes 了,而是可以自由預覽文件。偶爾用這個模式翻翻照片和唱片冊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2.文件夾標記 / 標簽:訪達左側邊欄下方能看到很多圓形彩色標記,用于輔助文件分類
如果說文件夾分類是縱向展示邏輯,那么標簽則是橫跨這些邏輯的橫向組織者,你可以在電腦中的任意文件、文件夾右鍵標記彩色標簽,這些標簽可以進行重命名。
常用的可以將標簽設置為緊急、待定、待處理的維度,也可以設置為待看、采購信息等生活維度,還可以設置為學校、家庭、旅行、工作這樣的維度。
同一個文檔支持設置多重標簽,設置方式常用的兩種其一為右鍵然后選擇標簽,其二為點擊訪達上方設置圖標進行設置。
這樣管理窗口
1. 關閉、放大最小化等常用按鈕在左上角
Mac 的桌面窗口其全屏、最小化、關閉按鈕與 Windows 相反,是在左上角。
其中紅色代表「關閉」,黃色代表「最小化」將窗口縮至程序塢中,綠色代表「全屏」,這里的全屏與 Windows 有較大不同,它是新增一個橫向桌面來展示當前窗口,如下圖所示。之后可以通過 ctrl+ 左右鍵來切換窗口。
如果只是想放大的話,建議將鼠標拉到窗口邊沿手動伸縮。
2. 所有運行的窗口
Mac 可以展示所有當前正在運行的窗口,如果當前窗口較多,用 Tab 鍵切換又繁雜,可以一鍵顯示所有正在運行的窗口,之后再選中自己當前所需窗口。
上圖的頂部還有當前桌面顯示,如果你是多塊屏幕同時使用,可以選中不同的屏幕操作。
3. 切換窗口
一個是 tab + command,另一個是同類中切換 · + command,還有上述說到的 control + 左右方向鍵切換全屏窗口。
這里是 tab + Command 鍵切換不同應用之間的窗口操作。
這里是 · + Command 鍵切換相同應用中不同窗口的操作。
這里是方向鍵 + Command 鍵切換不同桌面 / 全屏窗口的操作。
熟練以上幾種窗口模式之后,會發現其中一種名為「Spaces」的多桌面模式有多么友好:
桌面 1 可以放置與工作相關的主程序,桌面 2 則放置一些瀏覽資訊等獲取靈感的頁面,因為翻閱資料等頁面繁多,與工作主程序放在一個桌面難免稍顯凌亂,這種情況下將繁多的資料頁分到桌面 2 就可以精簡桌面 1,讓工作更專心。
其次想休閑時,可以設置桌面 3,用來放置一些殺時間的內容,例如幾十個 YouTube 標簽頁。當有人靠近時也可以用 control 與左右方向鍵迅速切到桌面 1 并毫無痕跡地開始工作。
輕巧側邊欄
1. 快捷插件
Mac 搭載和 iPhone 一樣的快捷插件中心,這一點與使用 iPhone 無異。常用插件為天氣、日歷、計算器,可額外自定義編輯所需要的插件使用。
2. 通知中心
通知中心模塊與快捷插在同一位置,均在 Mac 右上角點擊后出現的選項卡里,「通知中心」會在屏幕右上角顯示提示,而不會中斷用戶當前操作。
通知的提示樣式可以選擇以下三種模式:
無
橫幅
提示
下圖展示的是通知的橫幅效果。
macOS 系統原生的基本操作說明已經告一段落,接下來我們需要熟悉如何使用桌面之外的內容——如何安裝、卸載軟件。
如何軟件安裝及卸載應用?
用過 iPhone 的用戶知道我們需要使用 App Store 來安裝所需應用,那么在 Mac 上也是一樣。在程序塢中打開 App Store 后查找需要的應用進行下載,Mac App Store 下載的軟件跟 iOS 手機系統一樣會直接裝在系統里,安裝好之后的應用會出現在應用程序這個模塊里。
還有一種例外操作,即從產品官網 / 非 App Store 安裝軟件時需要打開安全限制,在「系統設置」的「安全性與隱私」一欄中按情況勾選以下內容即可:
Windows 下的安裝文件名后綴為 exe,對應的 Mac 的安裝文件名后綴可能是 dmg 或 pkg。由于這是兩種不同的系統,因此安裝文件是不能互相使用的。當下載好第三方安裝文件后,安裝需要經歷幾個簡單步驟:
雙擊 .dmg 安裝文件
根據操作進行安裝流程
將安裝好的應用拖動到應用程序文件夾中
滑到不行的觸控板手勢
Mac 的觸控板當你習慣之后會變得非常好用且省力,一般觸控板除了挪動光標之外沒有別的功能,但是 Mac 的觸控板任意位置都是可以點按的,輕輕點一下也能觸發某些操作,例如右鍵:你只需要兩只手指點按或者輕點,就可以完成右鍵操作。
蘋果官網有更多關于觸控板的操作介紹,在這里貼六個基本手勢操作給大家:
看到這里,對 Mac 的基本說明也就告一段落。雖然介紹的是一些基礎功能,但重要的是我們選擇使用 Mac,就要了解它的特性來找到使用它的秘方,這也不失為增進使用效率的好方式。以上只是介紹了 Mac 非常基礎的功能,它還有非常多亮點值得去發現和摸索,例如本文沒有介紹到的 Multi-TouchBar、Lanuchpad、Siri 等內容,這些內容也是非常值得一試的功能。
這里介紹最基礎和簡單的功能是為了方便剛接觸 Mac 的新同學,也是一些 Mac 使用的經驗之談,希望你看完有所收獲。
-
Mac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04瀏覽量
51458 -
Siri
+關注
關注
4文章
206瀏覽量
37022
原文標題:買了 Mac 不知道怎么用?這份入門指南能幫到你 | 有用功
文章出處:【微信號:ifanr,微信公眾號:愛范兒】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