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于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國防投資,以及商用航空航天、無人機、智能/無人駕駛汽車、智能工程機械、機器人等新興應用驅動,軍民兩個市場齊發力使得慣性傳感器及系統業務迎來新一輪的繁榮周期。慣導起源于軍工,一直因技術高成本高,長期僅為國防和商用航空航天領域所用,是個“高精尖”的技術。但隨著光電技術的進步,加速度計從傳統的力平衡式加速度計,發展至功耗較小、組裝更為簡單的石英加速度計,以及輕量化的MEMS加速度計;陀螺儀則從最初的機械和機電式陀螺發展至光纖、激光陀螺儀、MEMS陀螺儀。MEMS慣性傳感器因其價格低、功耗低、體積小的特點,其廣泛的應用完全打開了慣導商用和民用市場的空間。
高端慣性傳感器市場及應用領域圖片來源:《高端慣性系統市場與技術-2017版》據麥姆斯咨詢報道,MEMS傳感器輕巧、低價的特性將使得慣導民用滲透率不斷提升,未來民用慣導產品將以MEMS產品為主流。以MEMS慣導為例,近些年MEMS傳感器在我國保持15%以上的增速,2017年我國MEMS傳感器市場預計達到420億元;MEMS陀螺儀和MEMS加速度計合計約占MEMS傳感器市場的額30%,即MEMS慣導測量單元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26億元。MEMS慣導測量單元約占整個慣性導航產品成本的30%-40%,可以測算得出MEMS慣性導航的市場規模約為315~420億元,且隨著MEMS應用的拓展和慣導產品在民商用市場的逐步滲透,未來MEMS慣導有望維持快速增長。
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很多慣性傳感器廠商都在探尋這些新機遇,并與終端用戶積極合作,可是慣導在技術和資格認證上具有很高的壁壘的,西方發達國家把慣性技術作為高度保密的軍用核心技術,禁止向我國出口和轉讓。目前國內目前能做的玩家并不多,一類是國有性質的科研院所或企業,包括中航天三十三所、航天十三所、航天電子等;另外一類是有軍工背景的民營企業,包括耐威科技、西安晨曦、中星測控、星網宇達等,這些民營慣導企業憑借多年的研發積累,技術水平不斷提升,與國有企業差距越來越小。由于慣導市場的前景廣闊,這些企業備受資本市場的追捧,這四家民營慣導企業目前已上市三家,證券化進程顯著。尤其是耐威科技公司,在2015~2017年先后以現金520萬元收購重達航天新世紀衛星應用技術有限公司40.12%股權,以7.50億元收購全球領先的MEMS代工企業Silex公司98%的股權和北京瑞通芯源100%的股權,以1.31億元現金收購北京鐳航世紀科技有限公司41%股權,以1.42億元,收購光谷信息30.95%股權,通過多次融資收購,完成了行業鏈的上下游整合,迅速提升到國內慣性導航產業中的領先地位。
上海北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上海北尋)技術同樣源于軍工,包括慣性導航技術和市場需求更大的組合導航技術。公司與國內知名高校如上海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等,以及航天、船舶、兵器等軍工研究所合作密切,通過慣導、衛星、輪速、無線、激光、視覺、標簽等組合導航技術,提供室外、室內、天上、地下、水下等各種應用場景高精度定位和導航。應用領域涉及汽車、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無人機、機器人、鐵路、輕軌、船舶、工廠倉庫、地下管廊和人員等眾多行業,并可進行定制化開發。針對當前風頭正旺的智能駕駛/無人駕駛汽車市場,上海北尋正在自主研發基于光纖陀螺以及MEMS慣性系統,并組合厘米級衛星定位、輪速、攝像頭、激光雷達、高精地圖,形成完整組合導航子系統,提供交鑰匙方案,大大簡化智能駕駛/無人駕駛汽車的開發。該組合導航子系統位置精度達到厘米級、方向角精度達到0.1°、姿態角精度達到0.03~0.5°,同時可以做到大批量汽車前裝可承受的低價格,通過領先的組合導航技術實現高性能與低價格的完美統一。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32瀏覽量
208336 -
無人機
+關注
關注
230文章
10515瀏覽量
182292 -
無人駕駛
+關注
關注
98文章
4088瀏覽量
120981
原文標題:上海北尋:專注高精度慣性及組合導航系統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