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4月2日,特朗普政府確認對所有在美國境外全部或部分生產的汽車和卡車征收25%的關稅,在4月3日生效。此外,對美國境外生產的汽車零部件的進口關稅將于今年5月3日開始實施。
“關稅大棒”一出,全球范圍內引起軒然大波。此次關稅措施主要針對的是汽車及零部件行業,這不僅影響到直接相關的制造商和供應商,還波及了整個供應鏈網絡。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其進口車輛和零部件的市場規模巨大,這一關稅新政策的實施無疑會對全球汽車行業產生影響。
對美整車出口不到總出口量的2%,但零部件企業壓力明顯
關稅加征對美國汽車行業會帶來什么影響?
此次汽車關稅調整間接擠壓了整個汽車電子產業鏈的利潤空間,以價格上漲的形式轉嫁至消費者端,也就是汽車售價將上漲。美國車企通用汽車表示,此次加征關稅會使在美國銷售的新車成本至少增加5000美元。《紐約時報》認為美國生產的汽車價格會上漲3000美元左右,而進口車型將上漲1萬美元甚至更多。對來自加拿大、墨西哥的進口品加征關稅,將使得生產一輛跨界車的成本增加大約4000美元。
消息顯示法拉利、保時捷、奧迪等車企均計劃提高售價,抵銷關稅帶來的影響。可以預見,未來汽車行業整體定價或將被推高。
《紐約時報》公開的數據顯示,2024年在美國銷售的汽車中近一半是進口的,墨西哥、日本、加拿大、韓國、德國、中國等國家均有汽車進口美國。另一方面,在美國當地制造的汽車也需要進口零部件。
美國進口車輛及零部件來源地是哪里?
《紐約時報》數據顯示,美國從墨西哥、日本、韓國、加拿大進口的汽車總量約占進口總量75%;僅從墨西哥每年進口的汽車零部件就達到數百億美元。國內業內人士指出,2024年美國從中國進口的汽車產品(包括零部件等)也達到了200億美元的價值量,但占總進口額比例較小,不到5%。
對國內汽車產業影響的有哪些?可以分整車和汽車零部件兩大產業來看。
在整車方面,乘聯會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汽車實現出口641萬臺,出口增速23%。但對美汽車出口約11萬輛,不到總出口量的2%,約占中國汽車總銷量的0.4%左右。我國前三大出口國家為俄羅斯、墨西哥、阿聯酋,對美出口汽車銷售額不斷減少,從直接影響來看,此次美國汽車關稅加征對于國內直接出口整車的負面影響較小。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中國汽車出口美國占比微乎其微,尤其是自主品牌完全沒有在美國銷售,因此中國自主汽車不受到美國加關稅的影響。
不過對于汽車零部件企業來說,可能會面臨一定的壓力。
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對美零部件出口額約為172億美元(僅為海關稅則列明汽車或機動車輛用的零部件),占出口總額的15.6%。出口產品包括動力總成及零部件、車身零部件、底盤零部件、玻璃、電子電氣零部件等。
具體來看,汽車動力總成即零部件包括發動機及部件、變速箱及傳動系統、動力電池等。電子電氣零部件包括控制模塊、傳感器、線束等。
其中,美國也是中國第一大鋰電子電池出口國。來自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鋰離子電池累積出口額達611.21 億美元,出貨量美國市場的金額為153.2億美元,同比增長13%,約占出口總額的25%。關稅戰將對鋰電產業鏈產生明顯影響。
中國鋰離子電池的出口目的地(圖源大西洋月刊)
關稅風暴下影響較小,汽車產業鏈企業加強韌性
新的汽車關稅政策對中國汽車半導體行業的影響絕非單一維度的價格波動,而是從供應鏈安全、技術發展路徑到市場競爭格局的全方位沖擊。在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后,我國政府宣布對自美進口汽車產品也加征34%關稅。數據顯示,2024年自美進口約19.2億美元的汽車及零部件產品,包括自動變速器及零件、發動機零件、底盤零部件等。此外還有最為關鍵的智能駕駛芯片等。
在進口產品中,車規級MCU、功率器件以及其他面向中低端市場的產品,已經形成一定的競爭優勢。盡管國產化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國際情形也充滿不確定性,但加速替代已經成為不可逆的局勢。
面對特朗普政府加征關稅所帶來的壓力,國內企業正在積極探索多種應對策略以減輕負面影響。目前,已有多家汽車產業鏈上的企業回應。
萬通智控表示公司銷往美國的車聯網產品、TPMS產品,以及氣門嘴產品目前主要在海外生產基地生產,暫不受到中美之間關稅的影響。
銳明技術提供車載終端設備、監控設備,其表示美國新關稅政策不會對公司收入和利潤產生重大影響。銳明技術在全球各主要市場均有業務落地,美國單一市場營收占比逐年降低,今年一季度美國市場收入占公司整體營收比例已降至不足15%。且絕大部分美國客戶評估關稅引發的成本上升屬于經營可控范圍,公司已經做好承擔新增關稅成本的準備。
轉移生產工廠,拓展美國之外的海外業務
在目前公開回應的企業中,大部分均表示美國關稅政策對公司影響較小。盡管加征關稅直接沖擊有限,但蝴蝶效應依舊會存在。國內企業又該如何應對?不少企業也提出了舉措。
道通科技提供汽車智能診斷、新能源充電樁產品等業務,道通科技在回應時提到五大方面:一是公司在美庫存產品可滿足未來6-9個月的銷售需求。二是考慮將工序自動化程度較高的部分數字維修產品(如TPMS產品)轉移至收購的美國本土工廠生產。三是公司將在墨西哥設廠等低關稅區域設廠。四是合理調整產品價格、提價降本提升產品毛利。五是將不斷加快美國以外市場拓展,逐步降低對美國市場的占比。
對中國汽車企業而言,必須建立從供應鏈韌性到技術創新突破,從市場多元開拓到產業生態協同,多管齊下的應對政策,包括供應鏈自主可控戰略、技術創新突破、市場多元化布局等。
例如在市場布局方面,提供汽車連接器等產品的瑞可達,已經在美國和墨西哥設立了工廠。該公司認為美國加征關稅,會更有利于海外工廠本地化生產和銷售,就近服務客戶,也更有利于海外業務的進一步拓展。立訊精密通過多元化客戶結構、全球產能布局和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降低單一市場波動和地緣不確定性的影響。
崔東樹提到,美國“對等關稅”下的中國汽車企業具有一定的發展空間,應該實現更強的國際化發展,尤其是要鼓勵小微型電動車在海外市場的普及,同時針對燃油車的需求突出我國產業優勢,實現全球市場的燃油車差異化。
小結:
此次關稅風暴引發了全球汽車行業的震動。盡管對美整車出口不到中國總出口量的2%,但零部件企業面臨壓力。汽車半導體行業遭遇三重沖擊:供應鏈成本上升、技術壁壘抬高和市場格局重構。國內汽車產業鏈企業正面臨供應鏈安全、技術發展路徑和市場競爭格局的全方位沖擊,加速國產化成為趨勢。預期未來產業競爭將聚焦于供應鏈韌性、核心技術話語權與區域化市場策略三大核心能力。
-
汽車供應鏈
+關注
關注
0文章
41瀏覽量
854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媒體專訪 | 思瑞浦全國產供應鏈汽車芯片,助力汽車智駕平權

美國關稅“加壓”,國產晶振“加速”,晶發電子為你&quot;晶&quot;穩供應

安富利:供應鏈強則企業強

北斗智聯榮獲全球汽車供應鏈生態伙伴獎
天馬微電子榮獲全球汽車供應鏈生態伙伴獎
DEKRA德凱榮獲全球汽車供應鏈生態伙伴獎
中科創達榮獲全球汽車供應鏈生態伙伴獎
保隆科技榮獲全球汽車供應鏈ESG生態伙伴獎
特斯拉國內102家供應鏈一覽表(供應商與產品名錄)

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的供應鏈特點分析

經緯恒潤榮獲2024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創新成果獎

關稅風暴下,中國新能源產業有何破局之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