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27日,由愛普搜汽車、上海良益與上汽培訓中心聯合主辦的“2025第二屆智能座艙創新與開發論壇”圓滿落幕。在本次論壇上,移遠通信汽車前裝事業部副總經理王友受邀發表題為《智能座艙產品趨勢以及落地挑戰淺談》的演講,深入解析了智能座艙跨域融合的趨勢,為智能汽車行業提供了高效、安全的智能化實踐路徑。
隨著智能座艙裝車率持續攀升,座艙正從儀表、中控、娛樂等單一模塊的“功能疊加”,向與智駕、車聯網、信息安全等跨域聯動的“全域融合”躍遷。這一趨勢對硬件算力、軟件架構提出了更高要求。單SOC芯片智能座艙方案為這種融合提供了底層芯片基礎,但是也帶來了系統級架構與原有方案的沖突及落地的挑戰。要實現破局,關鍵在于實現高性能硬件與靈活軟件架構的深度融合。為此,移遠通信依托多年研發經驗,推出量產級框架方案并整合Car Service功能組件,有效降低車廠和Tier1客戶的開發門檻,助力縮短產品量產周期。
硬核方案:48 TOPS高算力模組AS830M重新定義車載體驗
在硬件方面,移遠通信依托國內外不同平臺,開發、規劃了從入門級、中級、高級到專業級、豪華級的全系列智能座艙解決方案,涵蓋不同AI算力等級,能夠精準適配不同層級車輛的多樣化艙駕功能配置。在工程實現維度,我們采用了量產級可靠性設計體系(DFR),包括集成二次過爐點膠等技術,同步實施面向制造的設計(DFM)和面向成本優化的設計(DFC)策略,在確保車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為行業客戶打造極具競爭力的產品。
為了應對智能座艙對算力的極致需求,移遠通信推出了48 TOPS高算力5G智能座艙模組AS830M,該模組支持一芯雙系統多端多屏多攝,以出色性能和超高性價比全面支持儀表、網聯、中控、HUD、后排娛樂等多域融合需求。
AS830M以四大核心優勢賦能車企:基于高通驍龍8 Gen 2平臺開發,集成8核Kryo處理器、Adreno 740 GPU及獨立NPU單元,AI綜合算力高達48 TOPS,可支持多屏3D渲染、生成式AI語音助手及艙駕融合控制;支持5G R16雙卡雙待、Wi-Fi 7、藍牙5.3,可提供高效數據傳輸和車聯網功能;采用SIP系統級封裝與BGA植球工藝,顯著降低客戶工藝難度;支持至多6個高清顯示屏與17路攝像頭接入,滿足沉浸式娛樂與360°環視需求,成為“艙泊一體”的核心基座。
軟件突圍:LXC容器化技術實現“一芯多屏”安全協同
多屏化是智能座艙的重要發展趨勢,面對多屏異構與功能安全的平衡難題,移遠通信基于LXC容器化技術,打造了行業領先的軟件框架,使得單顆芯片可同時驅動儀表屏、中控屏、副駕娛樂屏及后排信息屏,硬件資源全局共享,而各屏幕操作系統及應用獨立運行,確保關鍵功能(如儀表)的實時性與安全性。
移遠LXC容器方案具有信息隔離(容器獨立分區、獨立升級)、通信實時(內核公用,容器通信時延<10ms)、資源按需分配(GPU/MEM/IO/NET隔離)等優勢,在保障功能安全的同時能夠最大化硬件利用率。通過“硬件集中化、軟件分布式”的設計,該方案既滿足了車規功能安全要求,又為客戶提供了高度靈活的定制空間。
移遠軟件LXC容器方案在助力艙聯客戶高效解決隔離問題方面表現優異,可適配IVI+T-BOX、IVI+Cluster、IVI+Cluster+T-BOX等場景,目前已在全球某頭部OEM、新能源車企等實現落地。
移遠通信將持續深化高算力硬件與彈性軟件架構的研發,攜手全球40余家車企及60+ Tier1合作伙伴,推動跨域融合技術的規模化落地。未來,移遠通信將繼續以開放合作的態度破解技術挑戰,以用戶需求為導向定義產品邊界,共同打造更安全、更高效、更具想象力的智能座艙體驗。
-
移遠通信
+關注
關注
6文章
705瀏覽量
19244 -
智能座艙
+關注
關注
4文章
1013瀏覽量
1661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座艙網聯融合新旗艦!移遠通信48 TOPS座艙方案攜AI大模型能力,賦能多域融合

連奪兩項大獎!移遠通信受邀出席中國電信2024數字科技生態大會,智能化創新成果獲多方贊譽

智能座艙的技術瓶頸及趨勢
比亞迪與OPPO攜手推進智能座艙,探索車機+手機端生態互聯
NVIDIA賦能理想汽車共同推進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技術創新
斬獲大獎!移遠通信以高算力智能模組產品,推動工業生產智能化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