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對工業廠區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的設計及應用進行研究,為工業廠區能源供應提供一種全新的解決思路和技術支持。介紹了工業廠區屋頂分布式光伏系統及其優勢,分析了工業廠區屋頂分布式光伏系統設計的要點,通過對工業廠區屋頂分布式光伏系統應用案例的研究,對電力消納、系統設計方案進行了詳細論述,*后對未來的廠區屋頂分布式光伏系統設計給出了建議。
關鍵詞:工業廠區屋頂;分布式光伏;可再生能源
安科瑞汪洋/汪小姐/汪女士(銷售專員)聯系方式:18702106706
0引言
目前中國許多工業廠區屋頂資源尚未得到充分開發和利用,存在大量未利用的潛在屋頂光伏資源。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工業廠區屋頂分布式光伏系統的設計要點,深入研究分布式光伏在工業廠區中的應用潛力。開展相關案例研究,為設計提供依據,并為光伏行業從業者提供可行性評估和決策支持,促進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的普及應用,推動可再生能源在工業領域的推廣應用,為實現能源結構轉型和碳中和目標做出貢獻。
1工業廠區屋頂分布式光伏系統及其優勢
工業廠區分布式光伏系統是利用工業廠區屋頂資源搭建的,通過逆變器將直流光伏電能轉換為交流電供廠區使用。相比于集中式光伏發電系統,工業廠區分布式光伏系統具有以下優勢。
1)降低能源成本。工業廠區分布式光伏系統可以充分利用廠區閑置的屋頂空間,將其轉化為光伏發電的空間資源。這不僅可以提高廠區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還可以將未利用的屋頂空間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降低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
2)節約線路投資。工業廠區分布式光伏系統可以減少電力輸送線路和損耗。集中式光伏發電系統需要長距離輸送電力至用電地點,而分布式光伏系統更加靠近用電地點,可以縮短輸電距離和降低能源損耗,提高電力傳輸的效率。
3)節省土地資源。工業廠區分布式光伏系統利用了廠區的屋頂空間,無須占用額外的土地,避免了土地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破壞。
4)減少環境污染。分布式光伏系統采用清潔能源發電,減少了燃煤等傳統能源的使用,降低了環境污染。
2工業廠區屋頂分布式光伏系統設計要點分析
2.1光照條件和陰影分析
工業廠區屋頂分布式光伏系統的設計中,需要考慮工業廠區特殊環境因素對系統的影響,如氣候條件、建筑結構等。光伏組件的安裝位置、角度和傾斜度等應結合這些因素進行設置,需要與廠區實際情況相匹配,以實現發電效率的*大化。因此,光照條件和陰影分析非常重要,通過對廠區屋頂進行光照條件和陰影分析,可以確定光伏組件布置方式,以確保系統的發電效率和綜合經濟效益。
1)需要對廠區屋頂進行日照分析,確定每天的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可通過太陽光強度測量儀器或使用光伏系統設計輔助軟件(PVsyst)實現。根據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的分布情況,確定光伏組件的擺放方式和方向。
2)陰影分析是為了確定工業廠區屋頂任何可能的陰影源,如高聳建筑物、樹木等。可通過天正軟件日照系統進行陰影遮擋分析。陰影會導致光伏組件發電功率降低,因此需要合理規劃光伏組件的位置,以*大程度降低陰影對系統發電效率的影。
2.2光伏組件及逆變器的選擇
在工業廠區屋頂分布式光伏系統設計中,選擇適合的光伏組件和逆變器十分重要。光伏組件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關鍵部件,而逆變器則是將直流電轉化為交流電的設備。
選擇光伏組件時,需要考慮光伏組件的效率、可靠性、耐用性和成本等因素。高效率的光伏組件可以提高系統的發電效率,而可靠性和耐用性則可以保證系統長期運行的穩定性。此外,還應考慮光伏組件的尺寸和質量,以確保其適合廠區屋頂的安裝條件。
目前光伏組件電池主要分為晶硅電池、薄膜電池和聚光電池,其中晶硅電池產量占比超90%。晶硅電池中,PERC(PassivatedEmitterandRearCell,發射極及背面鈍化電池)是目前主流,市場占比近90%;Al-BSF(Al-BackSurfaceField,鋁背場電池)占比縮減至2.5%,處于被淘汰狀態;HJT(Hetero-junctionwithIntrinsicThin-layer,本征薄膜異質結)電池、TOPCon(TunnelOxidePassivatedContact,隧穿氧化層鈍化接觸)電池和IBC(InterdigitatedBackContact,全背電極接觸)電池的市場占比呈上升趨勢。薄膜電池市場占比很小,目前逐步轉向應用于BIPV(BuildingIntegratedPV,光伏建筑一體化)。光伏組件技術路線主要為晶硅組件技術,晶硅組件目前轉換效率約為23%。相比而言,未來n型晶硅電池較P型晶硅電池轉換效率的提升空間更大。
逆變器的選擇需要考慮逆變器的功率和效率。逆變器的功率應與光伏組件的總功率相匹配,以確保系統的正常運行。而逆變器的效率則決定了系統的發電效率和經濟效益。根據不同技術路線以及應用場景,逆變器可分為如表1所示的幾種類別。
表1不同技術路線逆變器對比情況
逆變器類型 | 工作原理 | MPPT對應組件數量 | 常見輸出功率范圍 | 發電效率 | 逆變器成本 | 主要應用場景 | 代表廠家 |
集中式逆變器 | 光伏組串多列并聯輸入,直流電轉為交流電并入電網 | 系統層級、數量較多的組串 | 500kW以上 | 一般 | 低 | 集中式發電場景 | 陽光電源 |
組串式逆變器 | 光伏組串單組或多組并聯輸入,直流電轉為交流電并入電網 | 單/多個組串層級 | 2~320kW | 高 | 較低 | 集中式發電場景、分布式發電場景(工商業、戶用) | 華為、固德威、錦浪科技 |
集散型逆變器 | 前置多個MPPT(MaximumPowerPointTracking,大功率點追蹤)控制優化器,實現多路MPPT尋優功能 | 多個組串層級 | 1MW以上 | 高 | 較低 | 集中式發電場景、分布式大型發電場景 | 上能電氣 |
微型逆變器 | 對每塊光伏組件進行單獨的大功率峰值跟蹤,直流電轉為交流電匯集并入電網 | 組件層級 | 0.25~2.00kW | 高 | 高 | 分布式發電場景(戶用為主) | 昱能科技、禾邁股份 |
截至目前,受益于中國分布式市場裝機大幅增長,中國光伏逆變器市場發展為以組串式逆變器為主,集中式和集散型逆變器占比進一步縮小。其中,組串式逆變器占比提升至78%以上,而集中式逆變器占比為20%左右,集散式逆變器市場份額小幅降低。
2.3地面電纜布線設計
在工業廠區屋頂分布式光伏系統設計中,地面電纜布線設計是確保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環節。地面電纜布線設計涉及電纜的選擇、布線路徑的設計和保護措施的設置等方面。
選擇合適的電纜是地面電纜布線設計的首要任務。需要考慮電纜的電壓等級、電流容量和環境適應性等因素。電纜的電壓等級應與系統電壓匹配,電流容量應滿足系統需求,而環境適應性則需要考慮電纜的耐候性和耐腐蝕性等能力。
在布線路徑設計中,需要考慮電纜的長度、拐角和延伸,以*大限度減小電纜的損耗和阻抗。同時,還需考慮電纜壓降,以保證光伏發電質量。
電纜保護措施方面,直流電纜穿PVC管或橋架敷設,在屋面及墻面敷設的交流電纜穿橋架敷設,電纜埋地敷設時需穿保護管或設置電纜保護板以防止電纜受到損壞或外界干擾。
2.4并網接入設計
工業廠區屋頂分布式光伏系統的并網接入設計是確保光伏系統與廠網正常連接并安全運行的重要一環。并網接入設計包括廠網連接點的選擇、電網保護裝置的設置和并網安全措施的設置等方面。廠網連接點的性能應與系統的發電容量和負荷需求相匹配,并具備穩定的供電能力,提供良好的電能質量。電網保護裝置主要包括過流保護、過壓保護、防孤島及防逆流保護等裝置。這些保護裝置可以保證系統和電網之間的安全連接,防止系統因故障對電網造成影響。并網安全措施包括建立接地系統以及采取防雷措施,建立接地系統可以確保系統與地面之間的電勢平衡,采取防雷措施可以減少雷擊對系統的影響。
3工業廠區屋頂分布式光伏系統應用案例研究
3.1項目概況
某公司廠區建筑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站項目(以下簡稱“項目”)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五間房產業園區。廠區擁有多座面積較大的屋頂,具備良好的光照條件,利用屋頂空間搭建分布式光伏電站,采用“自發自用”模式為廠區提供清潔電能。觀展平臺原貌圖如圖1所示,啟動鍋爐房、尿素車間、檢修綜合樓原貌圖如圖2所示。
圖1觀展平臺原貌圖
3.2電力消納情況
該項目裝機容量為1.625595MW(峰值功率),所發電能就地消納。目前廠區擁有2臺6.6×105kW的發電機組,廠用電率為6.5%,廠用電負荷為85.8MW,廠用電負荷遠大于該項目發電容量。在不發電的情況下,根據資料計算,線路檢修機組雙停期間,廠內場用電總負荷(包括生活用電、汽機鍋爐、化學用電等)為3.034MW,因此該期項目光伏發電容量可就地消納。
4系統設計方案
安科瑞電光伏電站監控軟件采用Acrel-2000Z,是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總結多年的開發、實踐經驗和大量的用戶需求而設計針對用戶配電系統和光伏電站的實時監控系統。
4.1軟件運行環境配置
服務器上安裝Windows7操作系統。
4.2光伏電站電力監控軟件架構
軟件采用C/S架構,實時采集光伏電站電流、電壓、日/月/年/累計發電量和氣象數據。
4.3光伏電站電力監控軟件功能
對光伏電站的整體信息進行監控,采用圖形和數據的形式實時動態地展現電站概況、電站實時發電及發電統計信息。包括電站概括、環境參數、實時信息、發電量統計及發電量TOP10信息
通過主界面可以對光伏陣列現場環境進行實時監測與顯示,如室外溫度值、風速、風向、光照強度等。
a)通過對電站內一次及二次配電網絡狀態的監控,了解電站內各電氣設備的運行情況及狀態,并對電站的并網狀態、有/無功功率流向情況等進行實時監控。
b)光伏組件分布監控
能夠根據微逆變反應的數據顯示各組太陽能電池板的工作狀態(是否正常發電),根據組串式逆變器顯示各光伏組串輸出功率,分別計量兩種兩種逆變方式的發電量日發電量、日發電量曲線、月發電量柱狀圖、年發電量柱狀圖等,并對這兩種方式發電量進行對比。
c)逆變器監控
組串式逆變器主要監測指標包括:
直流電壓、直流電流、直流功率
交流電壓、交流電流
逆變器內溫度、時鐘
頻率、功率因數、當前發電功率
日發電量、累積發電量、累積CO2減排量
電網電壓過高、電網電壓過低
電網頻率過高、電網頻率過低
直流電壓過高、直流電壓過低
逆變器過載、逆變器過熱、逆變器短路
散熱器過熱
逆變器孤島
DSP故障、通訊故障等。
監控系統可繪制顯示逆變器電壓—時間曲線、功率—時間曲線等,直流側輸入電流實時曲線、交流側逆變輸出電流曲線,并采集與顯示各逆變器日發電量等電參量;
d)交流匯流箱監控
交流匯流箱主要監測指標包括:
光伏組串輸出直流電壓、輸出直流電流、輸出直流功率
各路輸入總發電功率、總發電量
匯流箱輸出電流、匯流箱輸出電壓、匯流箱輸出功率
電流監測允差報警
傳輸電纜/短路故障告警
空氣開關狀態、故障信息等
e)交流配電柜監控
交流配電柜主要監測指標包括:
光伏發電總輸出有功功率、無功功率
功率因數、電壓、電流
斷路器故障信息、防雷器狀態信息等
f)并網柜監控
通過對并網柜的監控,計量上網電量、內部用電量、電能質量、光伏發電系統有功和無功輸出、發電量、功率因數、并網點的電壓和頻率、注入系統的電等參數,計算碳減排量,并折算成標準煤,計算發電收益。
g)環境參數監控
環境參數主要監測指標包括:
日照輻射
風速、風向
環境溫度
太陽能電池板溫度等
對比實際微逆或幾種微逆輸出指導電池板需要清洗等信息。
h)歷史數據管理
監控系統可針對光伏發電現場的各種事件進行記錄,如:通訊采集異常、開關變位、操作記錄等,時間記錄支持按類型查詢,并可對越限報警值進行更改設置;
i)日發電趨勢分析
系統提供了實時曲線和歷史趨勢兩種曲線分析界面,可以反映出每天24小時內光伏發電量與該日日照強度,環境溫度,風速等的波動情況。
j)故障報警
當電池板長時間輸出功率偏低進行故障指示,建議運維人員前往現場檢查是否有故障發生等;另外對于并網柜部分的主斷路器分合閘狀態進行監視,當出現開關變位及時報警,提醒運維人員。
啟動鍋爐房、尿素車間、化學水及工業廢水處理車間屋頂分布式光伏展示圖如圖3所示。
觀展平臺分布式光伏展示圖如圖4所示。
圖3啟動鍋爐房、尿素車間、化學水及工業廢水處理車間屋頂分布式光伏展示圖
圖4觀展平臺分布式光伏展示圖
5對未來廠區屋頂分布式光伏系統設計的建議
未來,隨著光伏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廠區屋頂分布式光伏系統將會得到更廣泛的推廣和應用。1)進一步研究高效率光伏組件和逆變器的開發,是提高系統發電效率的關鍵因素。2)加強對光伏系統的智能化管理和監控,以提高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注重光伏系統與電網的連接和能量存儲技術的研究。對于工業廠區需要穩定供電的場景,結合應用電池儲能系統,以在太陽能不足或夜間使用,從而實現系統的穩定運行和能量平衡。4)為保證系統的長期穩定運行,制定符合規范的防雷、防火措施,提高光伏系統的安全性,并應進行定期維護和清潔。5)加強對光伏發電系統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研究,以促進其在工業廠區的廣泛應用。
6結束語
系統開展了基于工業廠區屋頂資源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設計技術研究。工業廠區屋頂分布式光伏系統具有降低能源成本、節約線路投資、減少環境污染以及解決土地資源占用問題的優勢。重點分析了工業廠區屋頂分布式光伏系統設計要點,結合工業廠區屋頂分布式光伏系統實施案例研究,對工業廠區分布式光伏系統設計方案進行了詳細論述。其中光照條件和陰影分析需要考慮廠區特殊環境因素對系統的影響,如氣候條件、建筑結構等,光伏組件的安裝排布要與廠區實際情況相匹配,以實現*佳發電效率。在選擇光伏組件時,結合市場主流產品考慮光伏組件的效率、可靠性、耐用性和成本等因素。逆變器的效率決定了系統的發電效率和經濟效益,對于廠區分布式光伏系統,選擇高效率的組串式逆變器可以提高系統的發電效率和經濟回報。在電纜布線設計中,選擇合適的電纜型號和截面以滿足光伏發電系統電能的輸出,同時在滿足相關規程規范的條件下優化電纜布線路徑,采取合理的保護措施。為確保光伏系統與廠網正常連接并安全運行,并網接入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廠網連接點不僅要與系統的發電容量和負荷需求相匹配,也需考慮電網保護裝置,以確保系統的安全和正常運行。
審核編輯 黃宇
-
光伏
+關注
關注
44文章
3313瀏覽量
70027 -
光伏發電
+關注
關注
28文章
1258瀏覽量
79722 -
分布式光伏
+關注
關注
0文章
233瀏覽量
396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