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影像技術中,活體光學成像技術具有成像速度快、靈敏度高、可以進行多通道成像以及經濟快捷等特點,已被廣泛應用于干細胞示蹤研究。然而,傳統的熒光成像的波長大多集中在可見光到近紅外一區波段,存在組織穿透深度低和空間分辨率低的缺點,這大大限制了熒光成像方法的應用。
最新的研究表明近紅外二區熒光(NIR-II, 1000-1700 nm)在活體組織中具有更少的組織吸收和散射以及更低組織自發熒光特性,可以大大提高熒光成像的組織穿透深度和空間分辨率,在生物醫學影像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日前,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王強斌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的近紅外二區熒光/生物發光雙模式光學成像技術,并以急性肝損傷小鼠為模型,實現對移植干細胞在活體內的動態遷移、存活和免疫清除的一體化分析。相關成果發布于《微尺度》。據介紹,該影像技術具有以下優勢:首先,以Ag2S量子點為探針的高時空分辨的近紅外二區熒光成像,可以對干細胞移植全過程實現100 ms時間分辨的實時熒光監測;其次,通過近紅外二區熒光成像和可特異指示干細胞活性的生物發光成像的共定位和定量分析,可以在活體水平上對活細胞、死細胞的分布及其動態變化進行原位成像分析。從而可以幫助人們了解移植干細胞在活體內的實時動態分布、存活和免疫清除過程,以揭示干細胞的活體命運。研究人員相信,該影像技術將在影像指導干細胞移植、干細胞療法的開發以及干細胞安全性評估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目前,研究人員也已經開始將這種影像技術應用于臨床級干細胞標準的制定研究。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原文標題:科學家開發新型近紅外二區熒光/生物發光雙模式光學成像技術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推薦
智能光學計算成像是一個將人工智能(AI)與光學成像技術相結合的前沿領域,它通過深度學習、光學神經網絡、超表面
發表于 03-07 17:18
?320次閱讀
紅外熱成像技術,一項原本應用于航空、醫療等高端領域的技術,正逐步進入個人消費市場,帶來了全新的視覺體驗。由于其能夠感知物體發出的紅外輻射并將
發表于 02-19 15:25
?341次閱讀
隨著全球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更科技、更環保、更宜居正成為全民訴求,智慧城市的概念也逐漸成為現代城市建設和創新服務管理的重要方向。在這個過程中,各種先進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層出不窮,颯特紅外作為中國領先的
發表于 12-25 17:37
?551次閱讀
聲學成像是一種利用聲波進行物體成像的技術,它在醫學、工業檢測、環境監測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傳統的聲學成像技術主要依賴于人耳可聽范圍的聲波(
發表于 12-11 15:36
?1160次閱讀
短波紅外、近紅外、中波及長波紅外各有應用,短波紅外用于目標探測等,近
發表于 11-29 09:23
?975次閱讀
具有部分相干照明的單向衍射成像儀概念圖 來自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一個研究小組公布了光學成像技術的一項新進展,該技術可顯著增強視覺信息處理和通信系統。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
發表于 11-26 06:20
?318次閱讀
實現。 光譜成像 光譜成像技術可捕捉材料的光譜信息進行化學分析。 例如,拉曼光譜利用激光與分子振動的相互作用來揭示化學特性。它對于識別化合物和分析材料,包括監測手術環境中的麻醉氣體混合物至關重要。 醫
發表于 11-01 06:25
?425次閱讀
a,傳統鑭系敏化劑 ( i ) 與過渡金屬敏化劑 ( ii ) 對于激活劑能量傳輸的發光機理;b,鉻離子和鐿離子摩爾消光系數對比;c,CLNPs:Er 的形貌表征;d,CLNPs 的光學表征 光學成像
發表于 11-01 06:24
?322次閱讀
的發展,而且在解決散射成像方面表現出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在彈道光提取方面,自適應光學成像技術、光學相干層析技術、共聚焦顯微
發表于 08-23 06:25
?435次閱讀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研究人員在光學成像技術領域取得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他們開發出了一種新型全光學復合場成像儀,無需數字處理就能捕捉光場的振幅和相位信息。 這項
發表于 08-06 06:24
?364次閱讀
新的TPIR-785拉曼光譜儀,這是一個完全集成的系統,利用先進的光譜儀和相機技術,優化近紅外(NIR)地區的性能。TPIR-785是一款超高靈敏度的光譜儀,適用于近
發表于 07-15 06:25
?523次閱讀
近紅外(NIR)高光譜成像是一種功能強大的光電探測技術,可以捕獲近紅外光譜范圍內的三維光譜空間信
發表于 06-05 09:22
?1.9w次閱讀
于熒光的強度,因此可以提供更加豐富和精確的生物學信息。本文將對掃描式熒光壽命成像技術的基本原理、應用以及zui
發表于 05-31 11:50
?564次閱讀
激活 BT/BLE 雙模式配置文件時,我可以使用相同的 Mac 地址(公共地址)嗎?
有風險嗎?
發表于 05-31 08:08
背景 單壁碳納米管(SWCNTs)可發出近紅外熒光,可作為理想的熒光標記物進行生物光學探測。但遇
發表于 05-30 06:30
?582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