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外媒消息顯示,日產汽車公司計劃在全球范圍內裁員9000人,涉及日本國內員工和海外員工,將在2026財年之前完成。在汽車行業掀起裁員風波時,上游的汽車零部件企業也受到影響,包括博世、法雷奧等國際企業。
面對汽車行業的競爭,不少車企以及供應商的應對策略都發生了變化。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貝瑞德表示,公司將優先考慮盈利能力,而不是盲目追求市場份額。博世中國相關負責人也坦言,面對車企要求降價20%的要求,壓力太大。
不再盲目追求市場份額,汽車品牌決定優化成本結構
2024年汽車行業的發展壓力,延續至2025年。2025年1月,日產汽車宣布裁員,其全球員工約有13萬3580人,此次裁員約9000人,占總員工的7%。其中日本員工約45%,北美占30%,亞洲占13%,歐洲占7%。除了宣布裁員,日產汽車還將截至2025年3月的財年的全年營業收入預期下調至1500億日元,下調之前的預期為5000億日元。
2024年開年,自美國Rivian、Lucid等造車新勢力宣布裁員起,似乎就定下了2024年汽車行業的發展基調。再到2024年4月,備受矚目的特斯拉也宣布裁員后,業內的新能源車企、燃油車企、合資車企等都相繼宣布了裁員計劃,人們才反應過來汽車行業遇到了市場競爭加劇、成本壓力,以及銷售放緩的壓力。
根據電子發燒友網的不完全統計,在2024年,理想汽車、智己汽車、廣汽本田、一汽大眾等超過20家汽車品牌都曾傳出裁員/降薪,甚至破產解散的消息。
消息顯示,8 月,業內傳出通用汽車將在中國展開新一輪的裁員行動,涉及研發部門。9 月,東風本田、上汽大通均有消息傳出將進行人員優化。大眾汽車也在2024年11月傳出將要進行人員優化的決定。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貝瑞德表示,2024年和2025年是集團轉型的關鍵時期。當前電動汽車業務盈利困難,大眾汽車將優化成本結構,優先考慮盈利能力而非盲目追求市場份額。“目前,能從電動汽車業務盈利是非常困難的,我們要積極優化成本結構,確保集團即便在最嚴峻的競爭形勢下仍能保持盈利。”
從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貝瑞德的話中可以看出,確保盈利已經成為當下汽車行業的焦點,且是迫切的任務。2024年前三季度財報指出,大眾汽車集團的營收實現同比增長0.9%,達到2372.79億歐元,但營業利潤降到129.07億歐元,營業利潤率僅為5.4%。
國內多家造車新勢力由于資金實力不比傳統車企,盡管通過多輪融資獲得了大量的資本注入,但銷售不振,依然難以避免陷入資金短缺的困境。
在國內汽車企業中,最受關注的是極越汽車宣布解散,在這之前高合汽車在2月宣布停工停產、8月進入破產預重整程序,9月高合汽車創始人丁磊表示,高合汽車正在經歷“浴火重生”的階段,宣布將通過一家新成立的公司逐步保障車主的售后維修保障服務。哪吒汽車在12月宣布,張勇卸任CEO,轉任公司顧問,哪吒汽車CEO由創始人、董事長方運舟兼任。
從各大造車新勢力公開的數據了解到,當前不少車企還處于虧損階段,甚至是賣一輛虧一輛。小鵬汽車2024年前三季度虧損達44.6億元。哪吒汽車的實體運營公司合眾汽車在2021年至2023年的凈虧損分別為48.40億元、66.66億元和68.67億元,累計虧損超183億元。業內消息指出,力帆汽車的年虧損超46億,還有13萬輛新車庫存。
如果將汽車行業的競爭分為傳統車企和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造車新勢力這兩大陣營,他們面臨的競爭挑戰有不相同的地方。通用汽車等傳統汽車企業面臨的是造車新勢力、新能源汽車帶來的競爭壓力,包括競爭對手的品牌創新能力、商業模式的改變等。而哪吒汽車等新能源汽車企業的壓力來自行業內競爭,包括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逐漸減少或取消,企業需要依靠自身實力進行市場競爭;此時,企業還面臨著在保證技術創新時,對成本的控制不斷下探,這也是多家汽車品牌還處于虧損階段的原因之一。在降本博弈下,關于“汽車行業到底誰在掙錢”的討論也被搬上臺面,成為2024年汽車行業的一大熱點。
汽車芯片企業面臨降本博弈
一輛汽車中,近六成的零部件都由上游供應商提供,汽車企業降價潮以及隨之而來的成本管理加強,給整個產業鏈帶來了顯著的壓力。2024年至今,博世集團、瑞薩電子、英飛凌、意法半導體、恩智浦等多家芯片企業都受到汽車行業競爭格局加劇帶來的影響。從公開資料看到,博世集團、瑞薩電子不得不進行人員調整以優化成本結構。
業內消息顯示,2023年幾乎所有車企都希望博世能降價15%。博世中國總裁徐大全表示,“現在大多數客戶跟我們談,要求都是降價20%。我們關門不做了,可能結果比降價20%更好”。
博世集團的財報顯示,汽車與智能交通業務在集團整體營收中占比約為6成,是最大的業務板塊,但利潤率卻并不高。博世CEO斯特凡·哈同表示,博世在2024年很難達到預定的經濟目標,銷售回報率僅為4%。未來可能會進行人力資源調整。2023年,博世的銷售回報率5%,該公司為2026年制定的銷售回報率目標為7%。
也是在2024年12月,博世集團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內裁員5500人,以應對汽車行業的產能過剩、競爭和價格壓力加劇等問題。
瑞薩電子表示將在全球范圍內裁掉5%的員工。瑞薩電子面向汽車行業提供MCU等產品,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汽車業務還在持續增長。但預計2025年Q1市場需求仍將面臨一定壓力,尤其是日本工業和汽車客戶可能加速庫存削減。因此公司將保持謹慎態度,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并靈活調整生產和銷售策略。
英飛凌在8月宣布將裁員1400人。汽車電子業務是英飛凌最大的業務之一,2024年第三財季(2024年4~6 月)銷售額為21.1億歐元,而去年同期為21.3億歐元,并沒有實現較大的增長。而公司整個財季的營收同比下滑9%,凈利潤下滑52%,利潤率僅為19.5%。
英飛凌首席執行官約亨·哈內貝克在電話會議中表示:“電動汽車需求低迷的全面復蘇還沒有到來。”但他也表示,考慮到公司在中國的第一大汽車市場地位,中國市場消費需求健康,這對英飛凌很有幫助。
麥肯錫未來出行研究中心的報告指出,在全球汽車零部件市場中,新能源汽車相關零部件的市場份額將在未來幾年內不斷攀升,到2030年達到49%。這意味著汽車電氣化將持續進行,并為博世集團、英飛凌等產業鏈上的企業帶來增長機會。但在機會面前,如何盈利、存活下來成為關鍵。
電動化、智能化等技術的發展,讓汽車產業進入加速重塑的階段。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2024年,產業競爭格局進入深度重塑期。行業洗牌會加速,一部分企業有了成長的機會,而對一些企業來說日子會更加難過,這就是市場。”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1月到2月,汽車行業利潤率為4.3%,2015年的利潤率為8.7%。汽車行業看似繁榮,但利潤率反而“倒退”,其中面臨的的挑戰和問題都亟須解決。在市場變化加速的背景下,如何平衡汽車企業與供應鏈企業之間的關系變得尤為重要。
進入2025年,汽車行業會如何發展,在經歷2024年的“洗牌”之后,哪些品牌能在市場上脫穎而出,汽車企業與供應鏈合作伙伴的合作模式是否會發生變化?值得期待。
-
汽車
+關注
關注
13文章
3584瀏覽量
3752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