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12月19日-21日,以“萬物向新 蓄力篤行”為主題的2024(第十一屆)高工機器人年會暨高工金球獎頒獎典禮在深圳機場凱悅酒店圓滿落幕。
12月21日下午,在以“沖出機器人產業發展困境”為主題的高峰對話上,主持人富士康科技集團首席數字官史喆博士與圖漾科技創始人&CEO費浙平、思謀科技高級副總裁陳湘、浙江錢江機器人副總經理周文彪博士、佛山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周星、藦卡機器人董事長羅濤圍繞【機器人行業亟待破解的核心問題】【3C行業復蘇帶來的行業新機遇】【2025年中國機器人行業的預測】等熱點話題展開討論。
機器人行業亟待破解的核心問題
主持人富士康科技集團首席數字官史喆博士:機器人行業亟待破解的核心問題是什么?
圖漾科技創始人&CEO費浙平:當前市場正處于產品、價格和服務等綜合實力的激烈競爭中,存量市場的競爭預計將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導致一批企業的淘汰。作為機器人領域的零部件供應商,圖漾科技更加關注來自新型機器人業務的增量機會。
圖漾科技考量的重點在于,現有的機器人本體必須借助機器視覺技術、前端夾具等輔助設備,以拓展至更多新興的應用場景。以傳統的運輸物流行業為例,面對每小時1600件工包的處理需求,以及全天24小時不間斷的工作要求,目前市場上尚無機器人能夠單獨勝任。這意味著,機器人需要經歷形態上的變革,并與傳感器等設備協同作業,以承擔更多任務。在此過程中,機器人的形態不應再局限于現有的四軸、六軸或人形機器人,而應尋求更為多樣化的設計。
作為一位“中生代”企業家,我選擇涉足機器視覺領域,是基于這樣的洞察:在增量市場中,預計有30%至50%的新型機器人將會標配智能視覺技術。我堅信,要挖掘這一增量市場的潛力,關鍵在于推出新型的機器人形態、探索新的應用場景,并依靠系統層面的創新來達成這一目標。
思謀科技高級副總裁陳湘:思謀科技定位為一家專注于AI技術的企業,智能制造僅是思謀科技眾多應用場景與業務板塊之一。思謀科技將運用深度學習技術的外觀檢測機器視覺系統稱為“機器人”,這是因為它與傳統的SCARA和六軸機器人在本質上有所不同,更多地融入了AI的智慧。
思謀科技認為,基于深度學習的機器視覺,面臨的最大挑戰在于成本控制。盡管標準化的軟硬件成本不構成特別大的障礙,但針對特定應用場景開發深度學習算法方案卻是一項巨大的開支。因此,思謀科技的客戶和應用場景需要滿足單品產量達到百萬級以上,且單品價格不宜過低的要求。
例如在汽車電子行業,很多的客戶實際上對深度學習的AOI有著迫切需求,然而,由于他們的單品產量并未達到足夠規模,難以覆蓋高昂的成本。服裝行業的缺陷檢測也是如此,盡管需求存在,但單品價值較低,而思謀科技設備的成本,即便是較為經濟的型號也動輒百萬元級別,高端型號更是高達百萬美金,這與傳統算法AOI產品僅售20至30萬元的價位形成鮮明對比。
當前,思謀科技面臨的最大挑戰在于成本控制,而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便是人才投入。在應用場景的拓展或是復雜應用場景的應對上,思謀科技在技術方面并未遇到難以逾越的技術障礙。
浙江錢江機器人副總經理周文彪博士:當前,錢江機器人的首要任務是,確保在機器人產量實現突破的同時,能夠維持一定的利潤率,以保障公司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同時,機器人產業的持續繁榮與技術創新,離不開高科技人才的注入。唯有吸納更多頂尖科技人才,機器人企業們才能不斷攻克技術壁壘,推動機器人形態的創新與多樣化,實現產品的規模化復制,進而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與市場競爭力。
佛山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周星:我認為當前機器人行業正在面臨著以下問題:一是業績增量不增收、行業內卷。二是機器人行業還處在一個上升的發展期,需要像優秀的行業學習,以促進自身的成長與進步。
對于困境的問題,華數機器人認為可以向家電、手機行業學習。
第一,機器人企業們應當從30年前的家電行業中汲取管理經驗,從效率、成本、質量這三個關鍵維度出發,不斷提升自身實力,向家電行業看齊。因為在面臨重重困難的情況下,家電行業依然能夠逐步穩固市場地位,并最終成功走向世界。
第二,機器人企業們應當向手機行業學習創新精神。手機行業在蘋果推出智能手機后,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我國的手機企業敏銳地抓住了這一機會,通過不斷創新,實現了華麗的轉身。再看機器人行業,機器人行業如今也打破了外資品牌壟斷的局面,也處于新的發展轉折點,且擁有人工智能技術的強大支持。所以我認為,機器人企業們應當依靠創新來尋求突破。
藦卡機器人董事長羅濤:針對當前機器人行業面臨的眾多挑戰,突圍之路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在行業應用層面,需深化探索,專注細分市場,同時,全力推動和支持全國產化的供應鏈體系建設,以增強自主可控能力。
第二,基于對行業的深刻理解和認知,機器人企業們應致力于開發具有差異化競爭優勢的產品,以滿足市場的多元化需求。
第三,要積極“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以藦卡機器人為例,公司在歐洲市場的海外營收占比已超過35%,并成功獲得美國的UL認證和歐盟的CE認證。
機器人應用的市場很大,機器人應同步推進國內外市場的布局與發展,在國內專注于細分市場的深耕,在國外則側重于國產替代與通用市場的拓展,以實現全球化發展的雙贏局面。值得注意的是,在出海時,大家要穩住,守住“中國制造”的品牌。
第四,做好服務。
3C行業復蘇帶來的行業新機遇
主持人史喆博士:3C行業復蘇帶來的行業新機遇都有哪些?
羅濤:針對3C行業,藦卡機器人重新制定了不同場景的解決方案,包括打螺絲、點膠、裝配等。針對于出海的客戶,藦卡機器人也設立了技術服務中心。
周星:以手機為例,手機屏幕朝著大屏化、輕薄、折疊、柔性屏等方向變化,新技術的出現會帶來幾個方面的變化:
第一,市場。新技術的涌現無疑會加快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縮短產品周期,這對市場而言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此外,3C產品的生產速度快,每一代產品都有其獨特的要求,這必然促使產線進行相應調整。
第二,技術。3C產品呈現輕薄、小巧且精密的發展趨勢,對機器人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在精度和產線速度方面,機器人都需要實現顯著提升。此外,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涌現,3C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涉及大量裝配工作,并伴隨著新的檢測需求。因此,機器人在新技術探索、智能化及靈巧操作方面必須達到更高標準。
第三,3C產業鏈正逐步向東南亞轉移,在這一過程中,國產供應商應如何應對這一變化,是當前需要深入思考和探討的問題。華數機器人期望與廣大供應鏈伙伴攜手合作,共同加速將這一趨勢轉化為機器人行業的紅利期。
周文彪博士:3C行業的設備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機器人廠家必須提前布局,否則將難以應對由3C行業技術革新所帶來的對自動化設備的新挑戰。
以iPhone中的攝像頭為例,盡管體積小巧,卻集成了十多個三維堆疊的零件,這對裝配和檢測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也給國產機器人帶來了更大的挑戰。錢江機器人早在兩三年前便洞察到了這一行業趨勢,與領先的3C制造商合作進行了大量測試應用,并在2024年成功導入了多款機器人產品。
陳湘:3C行業的發展歷程充滿了波動,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性質。在初期,3C行業主要依賴大量的人力,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隨后,進入中期快速發展階段,資本投入大幅增加,設備更新迅速,轉變為資本密集型產業。而目前,3C行業正逐步邁入AI密集型制造的前期階段,這對于專注于AI領域的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絕佳的歷史性機遇。
思謀科技推出的工業多模態大模型解決方案,堪稱工業應用領域的ChatGPT。在工業場景中運用該方案,能夠顯著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并有效緩解因行業波動導致的人才短缺問題,以及新工藝引入時可能遭遇的發展瓶頸。目前,思謀科技的這一工業多模態大模型解決方案已在多家知名企業成功部署并應用。
費浙平:3C行業在圖漾科技看來是一個非標行業,但如果復蘇了也會帶動機器人等行業的發展,圖漾科技衷心希望3C行業的大甲方能夠盈利,并對供應鏈起到積極的培育作用。
2025年計劃
主持人史喆博士:2025年,如果讓大家來定義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任務,那會是什么呢?
費浙平:圖漾科技的產品從技術成熟度到性價比已經具備了獨特的優勢,期待在2025年與國內本土的機器人廠商攜手合作,共同推出搭載3D視覺技術的機器人本體,目標是3000臺,應用在手眼協同的工作任務中。
陳湘:在座很多的生態鏈的玩家其實都是思謀科技的合作伙伴或者是客戶,無論是針對智能制造設備,還是機器人及AI技術的應用,思謀科技都擁有眾多解決方案和成功案例,期待與各位攜手合作,共同探索并實施。
周文彪:錢江機器人的目標是在細分行業中深耕細作,期望在2025年達到盈利目標。同時,我們也希望到2025年,能有更多的資本和人才關注到機器人領域,讓機器人行業可以飛速發展。
周星:華數機器人將具身智能機器人的發展視為2025年的核心任務。我們堅信,在工業場景中,具身智能機器人的應用會比人形機器人更早地得到應用。在智能規劃與決策技術上,我們期待能在工業領域內實現小規模的實際應用案例落地。
羅濤:藦卡機器人的核心戰略聚焦于幾個關鍵點:首先,藦卡機器人的公司定位是追求小而精,即公司做小,產品做精;其次,我們的市場目標是實現全球化布局與銷售,以拓寬業務版圖。針對2025年的戰略規劃,藦卡機器人設定了一個明確的目標:在機器人本體制造領域,實現盈利目標。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32瀏覽量
208349 -
機器視覺
+關注
關注
162文章
4405瀏覽量
120717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494瀏覽量
270258
原文標題:中生代企業家視角:機器人行業亟待破解的核心問題是什么?
文章出處:【微信號:gaogongrobot,微信公眾號:高工機器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