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構建智能化網絡的今天,設備需具備IIoT的關鍵功能:標準化、可擴展性、與IT及OT系統的兼容性,以及互操作性。這些特性對于實現設備間的無縫連接和數據交換至關重要。當然,通信的安全性也是我們不可忽視的一環。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采用了多種通信協議,包括MQTT、OPC UA、AMQP和REST API,它們共同構成了智能通信的堅實基礎。本期內容,讓我們聚焦REST API通信協議,探索它如何在IIoT領域中發揮關鍵作用。
什么是REST API? 它如何工作?
表現層狀態轉化(REST)是一種旨在簡化網絡設備間通信的架構框架,由Roy Fielding在2000年作為其博士論文的一部分提出。REST架構能夠基于任何協議實現,已在互聯網上的廣泛應用,并以基于HTTP(S)規范定義而聞名。HTTP作為應用層的請求/響應協議,通過REST的規范使用,確保了組件間的同步與通信。
REST的核心在于以表現層的形式傳輸狀態,即從服務器向客戶端傳遞。這涉及到兩個關鍵概念:首先,服務器是無狀態的,它不保留與客戶端的連接狀態信息,僅發送即時狀態;其次,服務器能夠以多種格式(如JSON、XML、YAML或JPEG)向客戶端發送資源。在REST架構中,每個數據單元作為資源,通過統一資源標識符(URI)進行訪問。
REST的優勢在于資源與表現層的解耦。服務器可以內部以任意格式存儲資源,但對外提供時,能夠根據需求以不同的格式表現。這意味著客戶端訪問的是資源的表現層,而非資源本身。遵循REST原則的應用和接口被稱為RESTful。
RESTful的五大條件
在構建RESTful接口或應用時,需遵循五個基本原則以確保其高效性和靈活性:
客戶端/服務器模式 01
通信應在客戶端和服務器之間進行。客戶端發起請求,服務器響應信息。如圖例所示,客戶端請求溫度數據,服務器則以JSON格式返回相應信息。請求中應包含URI和HTTP方法,有6種標準 HTTP 方法(GET、PUT、POST、DELETE、HEAD 和 OPTIONS),用于特定情況下使用。例如,GET 用于接收資源狀態,PUT用于更新資源,POST 用于創建資源,DELETE 用于刪除資源。
典型的REST API 應用
無狀態 02
服務器不保留客戶端會話狀態,將狀態管理責任交給客戶端,簡化了服務器的部署和擴展。
可緩存 03
服務器提供資源的緩存信息,包括版本號,以便客戶端能夠驗證資源的有效性和歷史。
多層級 04
客戶端和服務器間的通信不應受中間層級(如代理、安全層、緩存層等)的影響,確保消息傳遞的順暢。
統一接口 05
接口需滿足以下條件:
每個資源都通過一個獨特的URI進行標識
客戶端在獲取資源及其元數據的表現層形式后,結合適當的權限,能夠執行添加、刪除或修改資源的操作
交換的消息設計為自描述性,包含處理資源所需的所有必要信息
資源之間的鏈接關系使得客戶端可以通過特定的URI訪問到所有相關資源的信息。
REST API 實現性對比
MQTT、OPC UA、AMQP
在比較REST API與MQTT、OPC UA、AMQP的實現時,我們發現MQTT和AMQP的設計非常緊湊,幾乎不預留優化空間,僅在安全功能的添加或省略上有所選擇。
RESTful接口同樣簡潔,但相對于MQTT的簡單性,它又不如AMQP和OPC UA那樣復雜。RESTful接口的開發可以非常迅速,尤其是在HTTP協議可用的情況下。然而,當REST API需要處理大量資源時,實現的復雜性會相應增加。
REST API 適用于
哪些應用場景?
REST API的應用廣泛,它在互聯網領域已成為標準配置,為廣大用戶所熟悉。在需要雙方直接通信時,RESTful接口是理想的選擇,無論是對機器還是用戶都很友好。如今,很少有公司不為自家設備或服務提供RESTful接口的定義。倍加福傳感器同樣基于RESTful API。此外,REST在網站后端的解析過程簡單直觀,能夠以用戶友好的方式呈現,提供更好的體驗。
-
API
+關注
關注
2文章
1510瀏覽量
62368 -
REST
+關注
關注
0文章
33瀏覽量
9436
原文標題:解鎖IIoT潛力,詳解REST API通信協議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c9a84232a0b5,微信公眾號:倍加福】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