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流電路輸出的電壓是單向脈動性電壓,不能直接給電子電路使用。所以要對輸出的電壓進行濾波, 消除電壓中的交流成分,成為直流電后給電子電路使用。在濾波電路中,主要使用對交流電有特殊阻抗特性的器件,如:電容器、電感器。本文對其各種形式的濾波電路進行分析。
一、濾波電路種類
濾波電路主要有下列幾種:電容濾波電路,這是最基本的濾波電路;π 型 RC 濾波電路;π 型 LC 濾波電路;電子濾波器電路。
二、濾波原理
1、單向脈動性直流電壓的特點
如圖 1(a)所示。是單向脈動性直流電壓波形,從圖中可以看出,電壓的方向性無論在何時都是一致的, 但在電壓幅度上是波動的,就是在時間軸上,電壓呈現出周期性的變化,所以是脈動性的。
但根據波形分解原理可知,這一電壓可以分解一個直流電壓和一組頻率不同的交流電壓,如圖 1(b)所示。在圖 1(b)中,虛線部分是單向脈動性直流電壓 U。中的直流成分,實線部分是 UO 中的交流成分。
2、電容濾波原理
根據以上的分析,由于單向脈動性直流電壓可分解成交流和直流兩部分。在電源電路的濾波電路中,利用電容器的“隔直通交”的特性和儲能特性,或者利用電感“隔交通直”的特性可以濾除電壓中的交流成分。圖 2 所示是電容濾波原理圖。
圖 2(a)為整流電路的輸出電路。交流電壓經整流電路之后輸出的是單向脈動性直流電,即電路中的 UO。
圖 2(b)為電容濾波電路。由于電容 C1 對直流電相當于開路,這樣整流電路輸出的直流電壓不能通過C1 到地,只有加到負載 RL 圖為 RL 上。對于整流電路輸出的交流成分, 因 C1 容量較大, 容抗較小,交流成分通過 C1 流到地端,而不能加到負載 RL。這樣,通過電容 C1 的濾波, 從單向脈動性直流電中取出了所需要的直流電壓 +U。
濾波電容 C1 的容量越大,對交流成分的容抗越小,使殘留在負載 RL 上的交流成分越小,濾波效果就越好。
3、電感濾波原理
圖 3 所示是電感濾波原理圖。由于電感 L1 對直流電相當于通路,這樣整流電路輸出的直流電壓直接加到負載 RL 上。
對于整流電路輸出的交流成分,因 L1 電感量較大,感抗較大,對交流成分產生很大的阻礙作用,阻止了交流電通過 C1 流到加到負載 RL。這樣,通過電感 L1 的濾波,從單向脈動性直流電中取出了所需要的直流電壓 +U。
濾波電感 L1 的電感量越大,對交流成分的感抗越大,使殘留在負載 RL 上的交流成分越小,濾波效果就越好,但直流電阻也會增大。
三、π 型 RC濾波電路識圖方法
圖 4 所示是 π 型 RC 濾波電路。電路中的 C1、C2 和 C3 是 3 只濾波電容,R1 和 R2 是濾波電阻,C1、R1 和C2 構成第一節 π 型的 RC 濾波電路, C2、R2 和 C3 構成 第二節 π 型 RC 濾波電路。由于這種濾波電路的形式如同希臘字母 π 和采用了電阻器、電容器,所以稱為 π 型 RC 濾波電路。
π 型 RC 濾波電路原理如下:
(1)這一電路的濾波原理是:從整流電路輸出的電壓首先經過 C1 的濾波,將大部分的交流成分濾除,然后再加到由 R1 和 C2 構成的濾波電路中。C2 的容抗與 R1 構成一個分壓電路,因 C2 的容抗很小,所以對交流成分的分壓衰減量很大,達到濾波目的。對于直流電而言,由于 C2 具有隔直作用,所以 R1 和 C2 分壓電路對直流不存在分壓衰減的作用,這樣直流電壓通過 R1 輸出。
(2)在 R1 大小不變時,加大 C2 的容量可以提高濾波效果,在 C2 容量大小不變時,加大 R1 的阻值可以提高濾波效果。但是,濾波電阻 R1 的阻值不能太大,因為流過負載的直流電流要流過 R1,在 R1 上會產生直流壓降,使直流輸出電壓 Uo2 減小。R1 的阻值越大,或流過負載的電流越大時,在 R1 上的壓降越大,使直流輸出電壓越低。
(3)C1 是第一節濾波電容,加大容量可以提高濾波效果。但是 C1 太大后,在開機時對 C1 的充電時間很長,這一充電電流是流過整流二極管的,當充電電流太大、時間太長時,會損壞整流二極管。所以采用這種 π 型 RC 濾波電路可以使 C1 容量較小,通過合理設計 R1 和 C2 的值來進一步提高濾波效果。
(4)這一濾波電路中共有 3 個直流電壓輸出端,分別輸出 Uo1、 Uo2 和 Uo3 三組直流電壓。其中, Uo1 只經過電容 C1 濾波;Uo2 則經過了 C1、 R1 和 C2 電路的濾波,所以濾波效果更好, Uo2 中的交流成分更小;Uo3 則經過了 2 節濾波電路的濾波,濾波效果最好,所以 Uo3 中的交流成分最少。
(5)3 個直流輸出電壓的大小是不同的。Uo1 電壓最高,一般這一電壓直接加到功率放大器電路,或加到需要直流工作電壓最高、工作電流最大的電路中;Uo2 電壓稍低,這是因為電阻 R1 對直流電壓存在電壓降;Uo3 電壓最低,這一電壓一般供給前級電路作為直流工作電壓,因為前級電路的直流工作電壓比較低,且要求直流工作電壓中的交流成分少。
四、π型 LC濾波電路識圖方法
圖 5 所示是 π 型 LC 濾波電路。π 型 LC 濾波電路與 π 型 RC 濾波電路基本相同。這一電路只是將濾波電阻換成濾波電感,因為濾波電阻對直流電和交流電存在相同的電阻,而濾波電感對交流電感抗大,對直流電的電阻小,這樣既能提高濾波效果,又不會降低直流輸出電壓。
在圖 5 的電路中,整流電路輸出的單向脈動性直流電壓先經電容 C1 濾波,去掉大部分交流成分,然后再加到 L1 和 C2 濾波電路中。
對于交流成分而言, L1 對它的感抗很大,這樣在 L1 上的交流電壓降大,加到負載上的交流成分小。
對直流電而言, 由于 L1 不呈現感抗, 相當于通路,同時濾波電感采用的線徑較粗,直流電阻很小,這樣對直流電壓基本上沒有電壓降,所以直流輸出電壓比較高,這是采用電感濾波器的主要優點。
五、電子濾波器識圖方法
1、電子濾波器
圖 6 所示是電子濾波器。電路中的 VT1 是三極管,起到濾波管作用, C1 是 VT1 的基極濾波電容,R1 是 VT1 的基極偏置電阻,RL 是這一濾波電路的負載,C2 是輸出電壓的濾波電容。
電子濾波電路工作原理如下:
①電路中的 VT1、 R1、 C1 組成電子濾波器電路,這一電路相當于一 只容量為 C1×β1 大小電容器,β1 為 VT1 的電流放大倍數,而晶體管的電流放大倍數比較大,所以等效電容量很大,可見電子濾波器的濾波性能是很好的。等效電路如圖 6(b)所示。圖中 C 為等效電容。
②電路中的 R1 和 C1 構成一節 RC 濾波電路, R1 一方面為 VT1 提供基極偏置電流,同時也是濾波電阻。由于流過 R1 的電流是 VT1 的基極偏置電流,這一電流很小, R1 的阻值可以取得比較大,這樣 R1 和 C1 的濾 波效果就很好,使 VT1 基極上直流電壓中的交流成分很少。由于發射極電壓具有跟隨基極電壓的特性,這樣 VT1 發射極輸出電壓中交流成分也很少,達到濾波的目的。
③在電子濾波器中,濾波主要是靠 R1 和 C1 實現的,這也是 RC 濾波電路,但與前面介紹的 RC 濾波電路是不同的。在這一電路中流過負載的直流電流是 VT1 的發射極電流,流過濾波電阻 R1 的電流是 VT1 基極電流,基極電流很小,所以可以使濾波電阻 R1 的阻值設得很大(濾波效果好),但不會使直流輸出電壓下降很多。
④電路中的 R1 的阻值大小決定了 VT1 的基極電流大小,從而決定了 VT1 集電極與發射極之間的管壓降,也就決定了 VT1 發射極輸出直流電壓大小,所以改變 R1 的大小,可以調整直流輸出電壓 +V 的大小。
2、電子穩壓濾波器
圖 7 所示是另一種電子穩壓濾波器,與前一種電路相比,在 VT1 基極與地端之間接入了穩壓二極管 VD1。電子穩壓原理如下:
在 VT1 基極與地端之間接入了穩壓二極管 VD1 后,輸入電壓經 R1 使穩壓二極管 VD1 處于反向偏置狀態,此時 VD1 的穩壓特性使 VT1 管的基極電壓穩定,這樣 VT1 發射極輸出的直流電壓也比較穩定。注意:這一電壓的穩定特性是由于 VD1 的穩壓特性決定的,與電子濾波器電路本身沒有關系。
R1 同時還是 VD1 的限流保護電阻。在加入穩壓二極管 VD1 后,改變 R1 的大小不能改變 VT1 發射極輸出電壓大小,由于 VT1 的發射結存在 PN 結電壓降,所以發射極輸出電壓比 VD1 的穩壓值略小。
C1、 R1 與 VT1 同樣組成電子濾波器電路,起到濾波作用。
在有些場合下,為了進一步提高濾波效果,可采用雙管電子濾波器電路,2 只電子濾波管構成了復合管電路。這樣總的電流放大倍數為各管電流放大倍數之積,顯然可以提高濾波效果。
六、電源濾波電路識圖小結
關于電源濾波電路分析主要注意以下幾點:
(1)分析濾波電容工作原理時,主要利用電容器的“隔直通交”特性,或是充電與放電特性,即整流電路輸出單向脈動性直流電壓時對濾波電容充電,當沒有單向脈動性直流電壓輸出時,濾波電容對負載放電。
(2)分析濾波電感工作原理時,主要是認識電感器對直流電的電阻很小、無感抗作用,而對交流電存在感抗。
(3)進行電子濾波器電路分析時,要知道電子濾波管基極上的電容是濾波的關鍵元件。另外,要進行直流電路的分析,電子濾波管有基極電流和集電極、發射極電流,流過負載的電流是電子濾波管的發射極電流,改變基極電流大小可以調節電子濾波管集電極與發射極之間的管壓降,從而改變電子濾波器輸出的直流電壓大小。
(4)電子濾波器本身沒有穩壓功能,但加入穩壓二極管之后可以使輸出的直流電壓比較穩定。
-
濾波電路
+關注
關注
46文章
636瀏覽量
69685 -
電容濾波
+關注
關注
6文章
59瀏覽量
58121 -
直流電壓
+關注
關注
1文章
299瀏覽量
2013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