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多年的物聯網產業就此升溫:一些智慧城市項目借助物聯網技術找到了新突破口,智能井蓋、智能路燈、車聯網、共享單車等NBIOT創新項目層出不窮。
從政府、產業、社會關注度等多個層面看,2017年中國電信完成了NBIOT大發展的初始暖場,隨著華為、中國電信、高通巨頭的進場,產業周邊的投資者、創業者紛至沓來,2017年各大物聯網會展和論壇門庭若市,淘金者對物聯網“錢景”有著無限的憧憬,到處可見期盼的眼光。
如果說2017年國內廣域低功耗物聯網NBIOT序曲, 2018年則是NBIOT的正劇,舞臺中央除了中國電信,更擠進來中國電信、中國聯通;
2017年11月中國移動宣布了139合作計劃打造全新NBIOT網絡, 2017-2018年將投入400億建設超過40萬NBIOT基站,并對模組做20億元補貼,NBIOT專項補貼率最高可達80%,全力儲備2018年NBIOT市場競爭。中國聯通2017年8月物聯網生態大會也發布NBIOT新戰略。
可以預見,2018年NBIOT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參與者越來越多、三大運營商開啟蜂窩物聯的“三國殺”,攜各自網絡資源、資本投入、技術開發、產品創新和產業聯盟力量,做大產業蛋糕,重構新的利益格局。
2018年NBIOT繞不開的兩個關鍵詞是:規模之爭,模式之爭。
網絡經濟是規模經濟,梅特卡夫法在物聯網領域表現突出,拓展NBIOT市場如果沒有規模就沒有網絡乘數效應,也失去對應的市場話語權;當前據公開的信息顯示,國內蜂窩物聯網市場競爭結構大致如下表1:
?
由上表可見, 2017年中國移動的物聯網連接規模>2億,是中國電信0.43億連接、中國聯通0.7億連接的總和還多;所占市場份額超過65%,其網絡商用價值最大,市場影響力最大。
在物聯時代,大者恒大,強者恒強,規模決定企業生死。2017年中國電信提前搶收了半年的NBIOT商用糧食,進入2018年NBIOT爭搶更加激烈,中國電信的先發優勢不會長期持續。
2018年中國移動新增1.2億連接,達到3.2億;中國電信新增6000萬連接,連接數突破1億,中國聯通也不會拱手相讓市場份額,2018年新增的物聯網連接將以NBIOT為主。在廣域低功耗蜂窩物聯網連接中,低速率的NBIOT占比近60%,如下圖1:
?
圖1 廣域低功耗物聯網市場連接數分布
如圖1所示據,國內NBIOT連接數大部分應用到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制造業、環衛等領域,相關數據顯示, 2020年國內NBIOT規模在6億左右,可以預見2018年三大運營商均將規模發展NBIOT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但在三者的發展策略會各不相同。
中國電信發展NBIOT在爭窗口期,爭領先。2017年中國電信贏得了NBIOT的發展先發優勢,2018年前半年這個優勢還會持續。
道理很簡單,盡管中國移動2018年將物聯網發展戰略重心轉向NBIOT,但新建FDD制式的NBIOT網絡,開展實驗室測試、場外測試、商用還需要時間,估計需要近半年的準備,這個半年時間將是中國電信寶貴的機會窗口期,可以說2018年前半年奠定了中國電信NBIOT競爭勝利的基礎,如果不能做到開門紅,會有被人超越的風險。
中國移動NBIOT發展在爭產業主導和可持續發展。中國移動在移動用戶市場(用戶數超8.8億)和蜂窩物聯市場(連接數超過2億)是主導,但在NBIOT領域落后。
2017年下半年中國移動大投入開展NBIOT競爭,提前集采了111萬面NBIOT天線,招標了14.6萬個基站,中國移動巨大投入均指向產業主導地位,快速聚集產業鏈中的眾多生態合作伙伴。
發展NBIOT也是中國移動著眼未來和可持續發展需要,當前中國移動的蜂窩物聯網連接以2G、2.5G為主,占比超過80%,全球2G網絡面臨退網潮,隨著中國2G網絡退網節奏臨近,中國移動將數千萬2G物聯連接遷移到NBIOT、eMTC上面臨巨大壓力。
2018年即是中國移動NBIOT大規模新建、商用元年,同時也是2G存量連接有計劃遷移的初始之年,如果不能有效的在2G與NBIOT之間做好平衡,會出現“左右手互搏”的尷尬,隨著 NBIOT模組成本2018年接近2G模組15-20元/片水平,中國移動引導物聯網用戶有序遷移成為必然。
2018年中國聯通的NBIOT很大程度上將是跟隨策略,截至目前還沒有看到中國聯通重大布局,春節后是否有大動作,還要拭目以待。
LTE時代是流量經營,網絡流量越大,在單位流量價值持續走低的同時,仍然可以實現以量換價,獲得高速率大帶寬的流量紅利。NBIOT是低成本、低速率,低頻次、小流量的LTE業務,其經營規律與3G/4G是相反的。在NBIOT產業中有一個大家熟知的收入分布,如下圖2:
?
圖2 NBIOT產業鏈收入分布圖
在上述收入分別圖中,連接僅僅占其中的12-15%左右,億萬數量級的物聯網連接并不能為運營商帶來預期的收益,從公開披露的物聯網收入數據看,三家電信企業的物聯網收入均不超過主營業務收入的1%,全球物聯網收入占比最高的verizon也僅為10%,還是通過收購方式實現的。
物聯網連接價值偏低,必然需要跳出流量運營模式,向物聯網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比如向上游終端、模組方向延伸(價值占比20-25%);或者想產業鏈下游延伸(平臺+應用方案產業價值占比60-70%)開展新的商業模式創新;或者完成物聯網端到端的打通,提供一體化的物聯網智能解決方案。當前蜂窩物聯網商業模式主要有如下圖3:
?圖3 蜂窩物聯網商業模式
如上圖,運營商2018年NBIOT模式之爭的核心就是擺脫流量和連接為主的盈利模式:
一是探索向產業上游拓展,開展物聯網終端/模組銷售、租賃,獲得設備銷售性收入;
二是探索往產業鏈下游延伸,面向垂直行業客戶,提供物聯網ICT解決方案,API開放平臺調用服務,或者物聯網數據服務等,獲得持續的運營或者技術性服務收入。
一個成功的實踐就是中國電信面向奶牛行業的發情監控物聯網云平臺“小牧童”業務如下圖4。
?
圖4:中國電信NBIOT小牧童商業模式創新實踐
如圖,除了NBIOT物聯網連接收入:
一是與奶牛監測集成服務企業合作,通過集采奶牛監測項圈,降低物聯網傳感終端成本,在電信渠道上銷售,獲得物聯網終端銷售差價收益。
二是提供物云融合服務,比如云專線、天翼云與IOT平臺服務,將百萬的奶牛項圈連接接入IOT云平臺和天翼云資源池,借助云專線實現奶牛發情端到端的解決方案,獲得服務型綜合收入。
第三是提供監測與物聯網數據服務,幫助奶牛企業改進產奶效率,提升科學飼養和養殖水平,推進物聯網新技術與實體經濟結合,成就客戶,同時獲得持續的運營性增值收益。
規模之爭與模式之爭,其實是2018年NBIOT發展的“左右腿”,規模拓展僅僅邁開了左腿,在擴大物聯網連接規模同時,并不必然帶來物聯網商業價值,開展物聯網商業模式創新卻是邁開的右腿。
2018年的NBIOT發展強大驅動力量是市場、依靠商業利益引導,如上圖2所示,物聯網產業環節分為芯片模組、連接、平臺和應用解決方案等四個環節,分別對應產業價值創造的上、中、下游,彼此是供給、傳導、需求的關聯關系。
進入2018年,三大運營商之間的規模之爭和模式之爭,會給產業鏈上下游帶來新的利益格局,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產業生態。
首先,規模之爭利好產業上游的廠商。2018年NBIOT規模上量,會超過1億出貨量,即意味著發展的紅利,比如華為、高通等巨頭,他們把控NBIOT絕大多數專利;高通、華為、MTK等芯片TOP10企業會迎來大發展,隨著出貨量大增,會拉低芯片單位價格,進而刺激NBIOT模組、終端的規模上量,日海通訊、高新興、琪駿物聯、廣和通等TOP10模組企業NBIOT訂單會大幅增長。
NBIOT發展大潮來襲,對不同企業的際遇是不同的,對巨頭企業意味著發展的紅利,對中小企業可能會面臨洗牌,尤其是那些沒有提前做好充足準備和商業預案的中小芯片、模組企業,2018年的NBIOT的東風會把這些企業吹翻在地。
其次,模式之爭利好產業下游的垂直應用伙伴,尤其是細分領域龍頭企業,比較優勢企業。三大運營商在物聯網潛力市場發力,必然要與細分行業的終端、使能平臺和傳統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緊密合作,比如開展股權投資、標準聯盟、研發合作、資源互換、排他協議以及渠道復用等策略,與產業聯盟合作不同,今后的垂直行業緊密合作將變甲乙合同關系為彼此利益聯合體關系,成為“共贏、共享、共生”橫向利益協作關系。
垂直細分領域的合作伙伴數不勝數,比如智能水表領域的三川智慧、寧波水表等企業和中小技術創新企業;智能農業領域如奧特、云洋數據等,其他垂直應用企業還包括方格爾科技、華立科技、軟通動力、南京物聯、凌華科技等。
-
中國電信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456瀏覽量
62461 -
中國聯通
+關注
關注
12文章
3648瀏覽量
61684 -
nbiot
+關注
關注
8文章
62瀏覽量
22714
原文標題:預見NB-IOT的2018
文章出處:【微信號:hr_opt,微信公眾號:網優雇傭軍】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