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農業大國中國相比,日本雖然國土面積狹小,多山地丘陵,但是其發達的農業技術以及精耕細作的農業傳統,令全球驚嘆。近幾十年來,隨著日本人口老齡化加劇,年輕人普通不愿從事艱苦的農業勞動,日本被迫探索出一種降低人力、提高生產效率的智能農業模式,也給中國農業提供很多借鑒。《環球時報》記者近日隨中日韓三國聯合采訪團一起赴日本調研農業,在這里,記者看到最先進的日本農業經營模式,也了解其發展的失敗經驗,為中國農業發展提供一些借鑒。
白天電腦種菜,晚上機器人值班
記者一行首站是日本靜岡縣磐田市的富士通“秋彩”智能農場。秋彩農場園區占地8.5萬平方木,有12個足球場大。園內有很多高達6米的蔬菜大棚,外部都是全玻璃結構。大棚頂部的鋼架結構也非常少,農場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為了保證更大面積的光照。
在進入其中一個種植彩椒的大棚前,記者被要求穿上塑料外套,戴上橡皮手套并進行鞋底和手部消毒。工作人員還提醒記者,不要用手碰植株,保證環境盡可能無菌。
走在一行行植物中間,記者看到植株被栽培在專用的人工栽培土中,水、營養液以及二氧化碳等從底部經管道接入。彩椒的枝干沿著懸垂的鋼絲不斷長高,工作人員需要一種專門的升降車進入成排的植株中進行采摘。而大棚內的濕度和營養液的供應量,都由電腦控制。
秋彩農場專務伊藤勝敏告訴記者,秋彩農場由日本知名IT企業富士通與一家農業金融企業以及磐田本地一家種子研發企業, 在2016 年共同合資建立。目前,秋彩農場已初步實現環境控制的高度自動化和作業管理的可視化。工作人員能夠在主樓通過多個顯示屏實時觀測溫室大棚的溫度、濕度、日光照量等數據,實現遠程操作和云數據化。日本臺風多發,當臺風來襲時,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遠程控制開閉大棚的天窗。
伊藤勝敏告訴記者,大棚夜間有自助機器人沿軌道行走,用LED燈等設備對植株進行監測,并形成光合作用彩色成像圖,供工作人員調整溫度、濕度等。
貳
“植物工廠”成投資熱門
離開靜岡,記者一行來到千葉縣一家植物工廠。所謂“植物工廠”,是利用計算機對植物生育的溫度、濕度、光照、CO2濃度以及營養液等環境條件進行自動控制,在很短周期和很小空間內就可實現植物大批量生產,實現農作物連續生產的高效農業系統。“植物工廠”概念最早出現在北歐,卻在日本得到第一次大規模應用。目前全世界大約有400多座人工型植物工廠,其中一半在日本。
在國立千葉大學園區被蔬菜大棚簇擁的一個二層小樓里,記者見到74歲的日本植物工廠研究會理事長古在豐樹。古在對參觀植物工廠的記者說,植物工廠是密閉的環境,工作人員通過一套千葉縣獨有的“成長管理系統”對蔬菜生長進行監控。蔬菜從開始種植到成苗需要約20天,在此基礎上,再過十多天就可以收獲。一個需要10個人管理的植物工廠大棚,一年能收獲100 萬株蔬菜,銷售1億日元(約合587萬元人民幣)。在參觀室,記者也見到供家庭和大學教學使用的小型植物工廠,大小同冰箱冷柜相當,還可以通過網絡app和其他人建立聯系。
近些年,植物工廠已成為全球農業投資的熱門對象。而投資增加的原因之一,據古在介紹,是LED燈在植物工廠的大規模使用。以往植物工廠的成本中,電費約占25%,LED燈使用之后帶來電費大幅下降,從而降低投資成本。據了解,人工光型的植物工廠主要是生產各種蔬菜,研究人員則關心附加值更高的藥材,例如當歸。在中國也有植物工廠專注于化妝品原材料的生產。
叁
日本農業的前車之鑒
今年年初,有媒體報道日本一些植物工廠管理不善、七成盈利難,東芝等大企業紛紛撤資的消息。此前,很多日本農戶為拿到政府高達70%的補貼,紛紛上馬植物工廠。但由于不掌握相關技術,這些植物工廠在耗盡政府補貼之后,又接連倒閉。有評論稱,這是中國農業發展的反面教材。
對此,古在表示,目前在日本真正盈利的植物工廠大概占30%。但他認為,70%的植物工廠出現赤字并不值得驚訝,“媒體對新生事物的負面不應該過分渲染,50年前沒有人認同大棚種植蔬菜,現在日本80%的西紅柿和90%的草莓都在溫室內種植”。
除此之外,資金缺乏也是制約日本農業發展的一大瓶頸。古在豐樹表示,因為投資不足,日本和韓國在植物工廠領域的發展處在危險狀態。日本首富、日本軟銀集團CEO孫正義曾投資一家美國植物工廠引發熱議,而中國LED企業三安集團和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合作在福建投建的世界最大規模植物工廠,也令古在豐樹印象深刻。
日本農民雖然有“繡花”般細致的耐心,但是日本農業企業長期存在“單打獨斗”現象,也是制約其農業發展壯大的因素。伊藤勝敏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秋彩農場成立的初衷時就表示,以往日本的農業存在“指向單向性”,“研究就研究,生產就生產,流通就流通”。以日本農業育種模式為例,伊藤勝敏告訴記者,日本全國目前只有兩家大型育苗公司,許多小規模育苗作坊培育的種子品質其實并不差,但是因為沒有打通下游,所以附加值較低。
-
智能農業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9瀏覽量
8246
原文標題:白天電腦種菜,晚上機器人值班,一起去看看日本的“智能”農業吧!
文章出處:【微信號:jingzhenglizixun,微信公眾號:機器人博覽】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