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智能醫療、可穿戴設備可以講述“新聞故事”,幫助個性化信息精準推送,物質世界與虛擬空間融合難以區分,人成為被“物化”的一個節點……每一次技術變革都創造出新的人類環境。
物聯網技術將人與萬物置于全方位信息交互的網絡之中,不僅重塑時空,還在改變信息傳播結構,沖擊既有的倫理體系。究竟物聯網技術有何特征?目前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有哪些應用?又可能引發什么社會倫理問題,如何應對?一起洞悉物聯網技術帶來的媒體應用與倫理挑戰。
一、物聯網技術的傳播應用及影響
物聯網作為一種聯通人與萬物的媒介技術,將“人的延伸”發展到極致,也將會對整個社會的信息傳播過程產生深刻影響。物聯網技術在信息傳播中的應用及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物聯網使信息生產形式得到延伸
1.增加信息資源的來源
在物聯網時代,傳感器作為“觸角”延伸到社會的各個角落,被廣泛應用于智能基礎設施建設的各個方面,一些重要的公共信息從難以捉摸到被作為數據留存了下來,這將為公共新聞的生產提供優質、豐富的信息來源。傳感器新聞就是通過傳感器獲得數據信息,經分析整合,將其以一定的方式融入新聞報道,進而完成“講故事”的新聞生產模式。與個人生活較為貼近的智能家居、智 能醫療、可穿戴設備等終端,還能感知記錄人的生理、行為等數據,這些個人信息數據不僅是對新聞生產資 源的極度擴充,還能幫助提供個性化的信息精準推送 服務。
2.擴大新聞生產主體
傳統的新聞生產主體主要以專業化的媒體機構為主,新媒體時代以內容生產為優勢的自媒體也發展得如火如荼。在物聯網社會,大數據成為極其重要的新聞資源,一些掌握數據資源、算法優勢的技術公司憑借其對用戶數據的掌握,逐漸地向新聞生產的核心領地滲透,新聞生產的主體擴大到掌握智能機器、傳感數據的IT 巨頭、物聯網企業。而擁有數據特權、渠道資源和技術優勢的企業逐步在新聞生產領域掌握話語權,這就可能會對新聞專業的倫理價值造成極大沖擊。
(二) 物聯網使媒介與社會的融合更加深入
1.傳播終端無所不在
2015年7月麥肯錫發布的權威報告指出,全球物聯網有望滲透的下游應用市場規模將在2025 年之前成長達到3.9-11.1 萬億美元,達到約11% 的全球經濟占有率,并與城市管理、生產制造、家庭事務、汽車駕駛、能源環保、物流運輸、工作辦公、消費結算、個人健康等重要領域結合形成9 個千億級規模以上的細分市場。屆時,傳播終端將無所不在,智能設備扮演著媒介的角色,促使物質世界與虛擬空間的融合程度更深,傳播媒介所營造的“擬態環境”與現實社會更難以區分。
2.媒介終端的場景化
彭蘭教授認為,移動媒體時代,場景成為了繼內容、形式、社交之后媒體的另一種核心要素,空間與環境、實時狀態、生活慣性、社交氛圍是構成場景的四個基本要素。在萬物互聯時代,物聯網將物理世界與虛擬空間連接起來,智能設備充斥著物理世界的空間與環境,占據著社會生活的每一個場景,這些媒介終端對社會場景的覆蓋可以有效監測公共領域與個人世界的實時狀態,記錄甚至培養人們的生活習慣,從而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基于場景的個性服務。
(三) 物聯網使用戶的概念更加清晰
1.用戶平臺的延伸
互聯網促生了多種平臺型媒體和綜合型信息服務商的出現,受眾也從被動的信息接收者轉變為積極參與內容生產、主動消費信息產品的終端使用者,也就是新媒體條件下的用戶。物聯網時代,用戶的意義將更為凸顯。
2.用戶分析的多維化
大數據、傳感器技術的興起使實時檢測用戶的媒體使用行為成為了現實,開通了即時反饋渠道,不僅如此,對用戶的分析也從傳統意義上的人口統計學特征的把握,增加了對生理反應的記錄和深度需求的挖掘。
二、異化與危害: 物聯網傳播的倫理挑戰
倫理作為處理人與外界關系的價值規范與行為準則,是隨著客觀條件與文化實踐的發展而演變的,面對物聯網引領的高度媒介化社會的到來,傳統的倫理體系必然面臨著破壞與重建的挑戰。
(一) 淡化人的主體性
物聯網的核心是一種媒介技術集群,這些先進的技術無孔不入地侵占了人類生活和物質世界的方方面面,使人面向客觀世界的主體地位淡化。
在物聯網所勾繪的傳播圖景中,作為主體的個人不過是信息網絡的一個“節點”,像冰箱、汽車一樣,成為萬物互聯網絡中一個“物化”的實體,“我”的存在不過是信息流中的幾組數據而已。當人類成為技術的對象,被技術操控時,一種新的異化和統治就產生了。
(二) 加重社會心理隱患
物聯網技術重建人類生存景觀的同時,還可能會帶來相應的心理層面的斷裂與交往行為的異化,導致社會心理隱患的加重。
1.“技術焦慮”心理更加普遍。
人一刻都離不開手機,離開網絡工作 就會陷入癱瘓,這種對技術的過度依賴愈演愈烈,以至于技術的任何“閃失”,都會造成人們的恐慌與焦慮。技術的先行與心理適應的滯后是一對矛盾,物聯網時代的“技術焦慮”心理會越加普遍。
2.“時空緊張感”加劇。
在萬物互聯時代,一切機械的、重復的、程式化的日常勞動都由機器完成,人們可以在特定時間借助智能媒介操縱多種事 物、完成多項任務,人們的時間和空間均被最大限度地壓縮。由此,生活節奏更快,社會的流動性更強,面對瞬息萬變、“應接不暇”的信息環境,人們往往會產生一種“時間緊張”的錯覺。新媒介技術使社會交往與物理場景的固有聯系被割裂開來,而物聯網技術促進虛擬空間與地理空間的交互疊合,屆時虛擬空間無限侵占現實空間,人們在虛擬空間與現實場景的轉換中,感到一種錯亂和迷茫,這是“空間緊張”的表現。
3.媒介依存癥加重。
媒介技術的過度使用與依賴心理,會對人的認知結構與行為動機產生負面作用。長期沉溺于媒介所搭建的世界,可能會造成深度思考的減少和現實社交能力的退化,甚至自我認知的偏差。在物聯網社會,虛擬現實技術作用于人的視知覺器官,模擬人的經驗系統,使得虛擬與真實的界限更加模糊。人們沉浸在虛擬技術所營造的繽紛絢麗的 “王國”之中,漸漸產生與現實的脫節和隔離,可能會造成身心透支之后更為嚴重的心理錯位與精神空虛。
(三) 加大信息管控難度
物聯網社會的信息是生產力,也是權力。因此,信息安全在物聯網社會就顯得尤為重要。與互聯網時代相比,物聯網時代的信息管控難度更大。
1.隱秘信息泄露:
信息安全風險加大。在物聯網的全息感知環境中,個人信息和生活細節在大量智能識別設備的“監視”下無處隱藏,人成為一種“透明化”的存在。個人隱私不過是躺在各種應用終端里的冰冷數據,毫無秘密可言。尤其是儲存在應用層上的信息,暗含人的需求、偏好、習慣等,一旦遭遇泄露,個人安全將遭受巨大威脅。
2.權力轉換:
信息與空間的關系重建。在物聯網的全息感知環境下,個體在各種信息系統留下“數據足跡”,這些數據信息看似零碎、微不足道,但通過智能算法的挖掘與整合,個人的行為和生活細節便無所遁形。 這些個人信息的使用與控制背后暗含一種社會權力的轉換。伴隨著物聯網技術標準的統一和完善,信息的控制權和處置權會越來越集中,個體也就會無形中受到這種信息權力特有的“監視”和“規訓”。
3.數字鴻溝加深:
信息資源的不對稱。物聯網技術的興起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信息資源的重新分配,引起數字鴻溝的擴大和分化。具體來看,物聯網技術發展的不平衡,會引起國家之間信息主權的不對等。在經濟收入、知識水平、接受習慣方面占有優勢的社會群體,也會更早接觸和使用到物聯網設備,繼而引發新的社會分層。此外,物聯網是一種新信息技術,未來物聯網社會將分為信息資源的掌控者與不占有信息資源的群體,這也必將引起一種新的對抗。
三、對物聯網倫理挑戰的應對思考
(一) 大力發展相關技術
首先,盡快突破物聯網核心技術。尤其是要大力發展安全加密技術,在信息加密、身份認證系統、高級防火墻、網絡檢測等方面實現技術突破,保證物聯網時代的信息安全;其次,盡快確立物聯網技術標準體系。技術標準和體系往往體現著某種社會價值內涵,技術標準的良莠不齊和不完善,不僅會嚴重阻礙物聯網技術的發展,還會帶來一系列復雜的社會倫理問題。
(二) 完善法律法規
在物聯網的感知層,傳感器的布置和電子標簽的使用,將面臨保護、監管和回收難題; 在物聯網的傳輸層,將遭遇非法搜集、處理、分析信息的多重圍困;在物聯網的應用層,利益平衡和糾紛處理也面臨難題。必要時借助法律法規的強制和規導力量,可為物聯網的健康發展提供強硬法律保障。
(三) 加強媒介素養教育
在物聯網時代的媒介素養教育中,尤其需要幫助人們了解媒介技術如何構架現實,提高人們對虛擬與現實的反應與思辨能力,喚醒人們對媒介信息和傳播環境的警覺,防止和消解技術異化,堅持人在媒介時代的主體地位。
(四) 構建完善的物聯網倫理體系
一方面,在技術和終端物品的研發和設計過程中,也要充分考慮社會倫理觀念,體現人的尊嚴和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建立配套的物聯網道德評估與監督機制,如對企業或個人成立誠信檔案、建立信用評估機制等進行道德約束。
四、結 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革新,麥克盧漢預言的“地球村”正在實現,與之相應的,信息全球化中的風險系數也在增加。5 月12 日,一場大規模的網絡攻擊席卷全球,約 99 個國家遭到了一款名為“wannacry”的勒索病毒侵 襲,受害者的電腦被黑客加密鎖定,必須支付高額贖金才可恢復。這場危機的爆發也為物聯網終端的安全敲醒了警鐘。信息技術的潛在危害足以激起人們的反思,引發理性對待。《自然辯證法》一書提出了技術倫理的概念:“技術倫理主要是指圍繞技術所產生的倫理關系中的道德現象和道德關系,是人們在涉及技術活動過程中應該具有的道德品質和應該盡到的道德責任,是對技術正面價值的維護和負面價值的制約。”技術的合理使用離不開倫理道德的潛在規約。
物聯網將物質世界與人的世界相互連接、感應與互通,這種技術本身將深刻改變社會信息傳播的結構與形態,也是對既定倫理范式的沖擊與僭越。越是強大的技術,越需要強大的責任心。面對處在“野蠻生長”前夜的物聯網技術,我們必須警惕技術的異化,審慎對待技術的倫理風險,理性擁抱物聯網帶來的美妙世界。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0文章
44778瀏覽量
374720 -
媒體
+關注
關注
1文章
64瀏覽量
14439
原文標題:物聯網將給媒體帶來哪些變化?
文章出處:【微信號:scinaniot,微信公眾號:司南物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