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在水域治理領域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顯著體現在幾個關鍵方面:一是水生態監測網絡的建設進展緩慢,難以滿足全面、精準掌握水質生態狀況的需求;二是城鄉區域的面源污染控制工作尚存短板,影響水體清潔度的持續提升;三是區域間污染防治的協同合作機制尚需進一步深化完善,以實現跨域污染的聯防聯控;四是部分湖泊的生態系統面臨失衡危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功能受損嚴重。
對此,水利部印發《全國水資源監測體系建設總體工作方案(2024—2027年)》,對加快健全水資源監測體系,深入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等做出重要指示,要求以提高監測計量覆蓋面、提升監測計量數據質量、加強監測計量數據成果應用為重點,健全責任明確、支撐有力、監管有效的水資源監測體系。
人工監測痛點分析
1、傳統監測采用人員攜帶儀器前往現場采樣,工作量大、成本也高,難以實現對大面積水域的全面覆蓋。
2、采取抽樣檢測的方式,導致數據獲取缺乏連續性,無法實時反映水質的動態變化,便會導致決策出現片面性。
3、數據集中匯總困難,不同部門難以實時獲取到需要的信息,信息共享與協同工作能力低下,工作效率也低。
解決方案
物通博聯推出的的江河湖泊水質監測物聯網解決方案基于物聯網體系架構,由水質監測站點、數據采集網關、水質監測管理平臺組成。通過將水質監測站內流量計、水位計、流速儀、含沙量傳感器、多參數水質監測儀等設備接入到物通博聯數據采集網關,能夠實時采集水質數據并通過4G網絡遠程傳輸到水質監測管理平臺中,提高各種節能增效的智能應用。
實現功能
1、數據采集監測:網關采集現場的各類監測儀器實時上傳到監測管理平臺,實現水位、流量、流速、水質、降雨量、視頻畫面等多種信息的實時監控與可視化展示。
2、遠程集中管理:通過設備地圖對各個江河湖泊的生態系統進行顯示,實現對不同地點、不同種類的設備進行信息編輯與管理,同時也能對多區域進行集中監測。
3、數據斷點續存:當遇到現場網絡斷開時,網關能夠自動存儲下方采集的設備數據,待網絡恢復后,會將緩存的數據第一時間上傳到服務器,保證數據完整性。
4、智能報警通知:在平臺上設定報警閾值與通知方式,能夠實現平臺端、短信、微信、郵件等多個終端的及時報警,主動上報報警信息。
5、數據智能分析:通過水文水質等多種數據,實現對江河湖泊經濟價值、生態價值與資源儲量的合理評估,利用數據驅動決策,制定科學合理的措施。
審核編輯 黃宇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0文章
44773瀏覽量
374638 -
數據采集
+關注
關注
39文章
6165瀏覽量
11378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