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其科研團隊在全固態鋰電池領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進展,這一創新成果為電子設備的小型化與長續航夢想鋪平了道路。該突破性研究成果已在全球知名學術期刊《自然—能源》上正式發表,標志著中國在新能源材料研發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此次研究的核心在于一種全新材料的開發——均質化正極材料(鋰鈦鍺磷硫硒)。這種材料以其卓越的性能特點脫穎而出,不僅具備高電導率和高能量密度,更在使用壽命上展現出驚人的優勢。相較于傳統的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均質化正極材料在離子電導率和電子電導率方面實現了質的飛躍,提升幅度超過千倍,徹底擺脫了對導電助劑的依賴,從而顯著提升了電池的整體性能。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采用這種新型材料的全固態鋰電池在循環穩定性方面表現出色,能夠實現超過10000次的超長循環壽命。即便在經歷5000次循環充電后,電池的容量仍能保持在初始容量的80%以上,這一數據遠超當前市場上的同類產品,為新能源汽車、儲能電網以及深海深空探索裝備等領域提供了更為可靠、持久的動力源。
此項研究的成功,不僅為開發高能量密度、長使用壽命的儲能設備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更為推動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它預示著未來我們將能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電子設備使用體驗,同時也為應對全球能源危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
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6文章
5942瀏覽量
108831 -
固態鋰電池
+關注
關注
0文章
47瀏覽量
447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國民技術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選購我司HS-STA-001同步熱分析儀

歐洲科學院院士蔣田仔:智能化技術推動腦控和控腦技術發展

行易道科技與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達成合作
純鋰新能源全固態電池成功量產
中科馭數受邀出席中國科學院大學校友論壇
全固態電池再進一步,能量密度與使用壽命雙突破
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選購我司同步熱分析儀

阿里云攜手中國科學院地化所發布首個月球專業大模型
特斯聯與中國科學院共建邊緣智能計算重慶市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選購我司同步熱分析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