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許廷發教授科研團隊與清華大學林星助理教授團隊聯合開發了一種新型全光學智能光譜儀(Opto-Intelligence Spectrometer, OIS)。該設備基于衍射神經網絡技術,實現了空間相干或空間非相干光源下的精準光譜重構,并具有低能耗和光速處理的顯著優勢。相關成果已以“Opto-intelligence Spectrometer Using Diffractive Neural Networks”為題發表在國際頂尖光學期刊《Nanophotonics》上(中科大類1區,Top期刊)。《Nanophotonics》由德國Walter de Gruyter出版社發行,聚焦于探索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及其基本原理和應用等前沿進展。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為北京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王澤和清華大學博士后陳航,通訊作者為李佳男副研究員、許廷發教授和林星助理教授。
所開發的新型全光學智能光譜儀(OIS)通過將輸入光源的光譜幅度轉化為輸出平面上的探測強度,利用多個探測器對不同光譜帶的強度進行精準感知。通過建立輸入與輸出之間的映射關系,并采用兩種均方誤差(MSE)損失函數優化調制層的相位分布,實現了高對比度的輸出強度分布和對輸入光源光譜的準確重構。原理如圖1所示。
驗結果表明,OIS在空間相干和空間非相干光源下,均展示了卓越的光譜重構能力(見圖2)。
圖2.OIS光譜重構結果,光譜分辨率10nm。左圖:隨機生成的光譜幅度分布及光譜重構結果。右圖:輸出平面的強度分布。
此外,該設備在真實世界數據集CAVE上的應用測試表明,其具備良好的泛化能力和實際應用潛力(見圖3)。
圖3.OIS在真實世界數據集CAVE上的光譜重構結果,光譜分辨率10nm。
該研究攻克了傳統光譜重建架構的長期難題,如體積龐大的光學組件、程序復雜的電子重建算法和有限的靈活性,可以作為陣列化布局的基本單元,為全光速、高質量的光譜成像奠定了基礎。
-
激光器
+關注
關注
17文章
2640瀏覽量
61544 -
光譜儀
+關注
關注
2文章
1026瀏覽量
3133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如何通過地物光譜儀提升生態研究的精度?

近紅外光譜儀校準方法 近紅外光譜儀與紫外光譜儀區別
使用施密特-車爾尼-特納光譜儀改進光譜

什么是光纖光譜儀?光纖光譜儀的應用

地物光譜儀如何助力森林樹冠研究?
地物光譜儀:原理、應用與技術特點
如何對光譜儀進行校正
手持光譜儀怎么看測試結果
從哪些角度選擇高光譜遙感成像光譜儀?這些廠家比較有實力!

地物光譜儀是測什么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