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激光和光纖技術領域迎來重大突破。
據介紹,研究人員成功展示了利用中空芯光纖(HCFs)實現高功率綠色激光脈沖的遠距離傳輸。
這一技術的問世,標志著光纖傳輸技術邁入了新的革命性階段。
研究背景與最新線索
長期以來,固體芯硅玻璃光纖在高效、靈活的光傳輸領域占據主導地位,尤其是在電信和工業激光器中。
然而,對于需要高功率激光傳輸的工業應用而言,傳統光纖面臨著諸多挑戰。
由于克爾效應、受激拉曼散射等非線性過程以及硅玻璃的損傷閾值限制,傳統光纖在傳輸高功率激光時往往力不從心,這極大地限制了可交付的功率密度。
空心芯光纖(HCFs)的出現,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在HCFs中,超過99.99%的導光被集中在中央空氣(或真空)填充的芯中,從而繞開了固體硅芯或傳統光纖的諸多限制。
早在2022年,英國南安普頓團隊就成功展示了一種新型HCF設計的優勢,通過1公里的長度傳輸了1kW的連續波近紅外光,充分展現了這種技術的巨大潛力。
在最新研究中,該團隊進一步擴展了HCF的應用范圍,成功通過300米的HCF傳輸了千瓦峰值功率的520納米激光脈沖。
這一突破不僅將HCF的能力擴展到綠色波長,更是對許多工業應用具有重大意義。
然而,由于結構特征微小,開發可見光波長的氫氟碳化合物面臨著制造上的挑戰。為了克服這些挑戰,研究團隊對實際充氣的長距中空芯光纖進行了全面的非線性研究。
他們發現,與紅外區相比,HCFs在可見光區的非線性效應更為顯著,這既歸因于纖芯尺寸的減小,也與工作波長的縮短有關。
用于綠色激光功率傳輸的空心光纖
在這項工作中,使用的HCF采用了反共振引導光的原理。通過一系列薄玻璃膜圍繞光纖核心,將引導光限制在其中。這種設計通過一個由七個包層毛細血管組成的單環實現,七個包層在損耗、彎曲損耗和形態之間達到了良好的平衡。
該光纖的制造采用了賀利氏F300熔融石英玻璃的堆疊-拉伸法,芯徑約為20.7微米,模場直徑為14.5微米,能夠引導515納米至618納米的光,損耗低于30 dB/km。
盡管報道的光纖長度為300米,但南安普頓研究小組已經能夠利用該工藝生產出數公里長的光纖。
此外,該光纖對彎曲損耗也相對不敏感,在520納米工作波長下,對于直徑大于13厘米的彎曲,其損耗低于0.1 dB/m。
這一突破性的進展為高精度、高效的材料加工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持,尤其是在綠色激光的應用中。
未來,這種技術有望在電動汽車制造等行業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在電池生產等關鍵環節中發揮巨大的潛力。
功率傳輸結果:峰值功率18kW
經過精確的實驗驗證,他們成功將一種內部制造的15.5W/520 nm倍頻摻鐿光纖激光器應用于功率傳輸實驗,該激光器以1.6 MHz的重復率產生約520 ps的脈沖,其峰值功率高達18kW。
為了與光纖相匹配,他們將激光聚焦到15μm的模場直徑上,從而實現了高達86%的耦合效率。在實驗中,我們分別測試了2,100 m和300 m長度的HCF,其平均輸出功率分別為13.2 W、6.7W和3W,而對應的峰值功率則分別為15.9 kW、8 kW和3.6 kW。
目前,隨著低損耗和可見光導向中空芯光纖的涌現,研究人員有理由相信其將顯著提升輸送效率,并有望實現千米級別的電力輸送。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纖維芯內的能量密度高達5.5 J/cm2,但在實驗過程中我們并未觀察到任何纖維損傷的跡象。此外,在所有測試長度中(M2 <1.1),光束質量均保持在較高水平,這對于精密微加工以及長距離應用而言至關重要。
克服實心二氧化硅光纖的非線性限制
在克服實心二氧化硅光纖的非線性限制方面,該團隊取得了顯著進展。由于芯尺寸減小(這是實現單模操作所必需的),實心硅光纖在可見光下的非線性限制成為一個尤為突出的挑戰,這通常會導致光譜顯著增寬。
為了驗證其HCF在非線性方面的優勢,研究人員將其與一段15米長、10微米芯的光子晶體光纖(PCF)進行了對比。
在相同的測量設置下,他們發現HCF的損耗與PCF相當,但300米長的HCF所展現出的光譜展寬明顯小于PCF,這清晰地表明了中空芯光纖在非線性方面的卓越性能。
審核編輯:黃飛
-
光纖
+關注
關注
19文章
3930瀏覽量
73359 -
光傳輸
+關注
關注
3文章
91瀏覽量
23881 -
光纖激光器
+關注
關注
12文章
178瀏覽量
20073
原文標題:空心光纖實現高功率綠光激光遠距離傳輸突破!
文章出處:【微信號:光電資訊,微信公眾號:光電資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