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科院消息稱,近日中國科學院大學、高能物理所和清華大學聯合研發團隊,利用創新有機化合物乙內酰脲,成功制成光電轉換率高達25.15%、環境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展現出穩定的光電特性。
作為新一代光伏發電技術的熱點研究對象,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其卓越的電光能轉化性能備受矚目?,F階段,可觀的產能效率已達到26%以上。
然而,由于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的晶體生長過程十分復雜,難以獲得均質而高質量的薄膜,導致晶格畸變等問題損害了電池性能與使用壽命。
試驗結果表明,添加Hydantoin的有機官能團可顯著降低中間溶劑相和δ相鈣鈦礦的生成,產物光學活性相的結晶度提升,更加偏愛out-of-plane取向,同時抑制了多種缺陷和載流子非輻射復合。
基于Hydantoin輔助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不僅其效率達到了25.66%,更具備出色的環境穩定性。即使在持續運行1600小時后,電池產量仍保持在初始96.8%的水平。
據悉,此項研究論文已發表于科學期刊《先進材料》,資金來源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
太陽能電池
+關注
關注
22文章
1182瀏覽量
69426 -
光伏發電
+關注
關注
28文章
1186瀏覽量
78949 -
鈣鈦礦
+關注
關注
3文章
80瀏覽量
79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