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Yole數據,2019年射頻前端市場規模152億美元,到2025年有望達254億美元,2020-25年CAGR達11%。
2022年全球射頻前端市場實際規模有多大呢?根據其年度財報,統計了各家的營收,而Broadcom和Murata的年報沒有單獨的射頻前端營收數據,在此只能依據以往的數據做個估算。
2022年全球射頻前端市場規模約220億美金。
2022年全球射頻市場營收 |
|
收入(單位:億美元) |
|
Qualcomm |
38 |
Skyworks |
51 |
46 |
|
Broadcom |
30 |
Murata |
35 |
其他國外射頻公司 |
8 |
卓勝微 |
4.5 |
唯捷創芯 |
2.6 |
其他國內射頻公司 |
4.5 |
合計 |
220 |
全球射頻前端市場很大,但中國射頻芯片公司能夠觸及的市場基本上還是中國大陸市場,這種趨勢只會更明顯。三分天下有其一,中國大陸市場大約70億美金的規模。
在2022年,中國大陸射頻前端各個產品線的市場規模,仍采用其數據,共計441億人民幣,近70億美金。
產品 |
營收(億元) |
2G PA+3G PA |
6 |
Phase2+Phase5N |
55 |
PAMiF |
50 |
PAMiD |
60 |
DiFEM+LFEM |
40 |
Switch+LNA |
30 |
WiFi FEM |
30 |
基站 PA |
50 |
110 |
|
其他 |
10 |
441 |
其中,SAW濾波器約100億元,BAW/FBAR約10億元。包括村田7億美金、高通3億美金(SAW+BAW)、Wisol 2億美金、太誘2億美金、博通1億美金(FBAR)、國產濾波器2億美金。
在上面的數據基礎上,對中國大陸射頻前端市場做個預測,國內射頻前端產品線市場規模未來前三的是PAMiD、DiFEM+LFEM、PAMiF,對應的市場規模為150億、80億、70億人民幣。大部分分立濾波器會集成到PAMiD和DiFEM/LFEM產品中,因此分立濾波器也就成為了小賽道。
-
射頻芯片
+關注
關注
976文章
416瀏覽量
79823 -
射頻前端
+關注
關注
5文章
245瀏覽量
24427
原文標題:射頻成長人的葵花寶典是如何修煉的?
文章出處:【微信號:射頻美學,微信公眾號:射頻美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