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新品
【如何讓機器人有“觸覺”?中國團隊研發出模擬人類指紋細膩感知系統】
中新網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 孫自法)如何讓機器人有“觸覺”?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技術論文稱,中國研究團隊研發成功一個類似人類手指的高分辨人工傳感系統,能分辨細膩質地,如斜紋布、燈芯絨和羊毛。該研究成果或能提高機器人和人類義肢的精細觸覺和細膩感知能力,有望應用于虛擬現實。
這項機器人技術領域重要突破,由論文通訊作者、南方科技大學郭傳飛教授和同事等合作完成。他們介紹說,人類能用手指輕撫物體表面,通過靜壓力和高頻振動來辨別物體;之前用來開發感知物理刺激的人工觸覺傳感器的方法只能基于觸覺或多重傳感器來識別現實世界物體,已有的系統難以實現對精細結構的分辨與識別,或需要兩套系統來實現,而開發高時空分辨率和高靈敏度的實時人工傳感系統一直存在挑戰。
針對該挑戰,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模擬人類指紋特征的柔性滑覺傳感器,能讓系統在傳感器滑過物體表面時識別表面質地的微小特征。通過結合機器學習,合作團隊將該傳感器整合到一個人類手部義肢上。他們發現,該傳感器能捕捉到細小的觸覺信號,并能識別20種不同材質,包括亞麻、尼龍、聚酯纖維和泡泡紗等,準確率可達100%。
研究團隊認為,他們此次研究成果通過后續展開進一步研究,或有助于提升機器人的感知能力,促進佩戴人工義肢患者的感知恢復,并應用于基于觸覺的虛擬現實和消費電子產品。未來非常大的一個應用場景,可能是人形機器人的精細觸覺,讓機器人獲得細膩的觸覺功能。
傳感動態
【和林微納:線針、MEMS晶圓測試探針均進入部分客戶驗證環節】
據傳感器專家網獲悉,近日,和林微納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線針、MEMS晶圓測試探針均進入部分客戶驗證環節。
和林微納進一步稱,半導體探針業務受行業及經濟環境等綜合影響,營業收入較往年有較大的變化,現階段公司營收以MEMS精微零組件為主,隨著海外客戶業務的復蘇,公司半導體探針業務將有所好轉。
關于“公司半導體探針是否有跟華為相關產業有業務往來”等相關問詢,和林微納回應稱,出于商業保密協議等原因,無法披露終端客戶具體名稱。
此外,和林微納就公司再融資項目披露,項目在按計劃推進中。Chiplet主要應用于CP測試,公司再融資項目MEMS晶圓測試探針用于CP測試。
和林微納深耕MEMS精微零組件及半導體芯片測試探針等領域,主要產品覆蓋MEMS聲學、MEMS壓力傳感器、MEMS光學及半導體測試耗材等下游應用場景,公司的各類精微零組件產品廣泛應用于芯片封測、TWS耳機、智能手機、助聽器等高科技終端產品。
【李彥宏:百度目前 20% 代碼由 AI 完成,不斷重復開發基礎大模型是浪費社會資源】
11 月 15 日消息,據深圳衛視報道,在今日的深圳 2023 西麗湖論壇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談發表演講,談到了國內 AI 行業現狀。
李彥宏表示,截至 10 月份,國內已經發布 238 個大模型,大模型太多,而模型之上開發的 AI 原生應用太少。“我們需要 100 萬量級的 AI 原生應用,但是不需要 100 個大模型。”
李彥宏舉了一個例子:“微軟其實并沒有自己的基礎大模型,它是跟 OpenAI 合作的,但是它有最成功的 AI 原生應用,大家知道就是 Office 365 的 Copilot,30 美金一個月。”
李彥宏還稱“不斷地重復開發基礎大模型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大模型類似操作系統,那么最終開發者只會依賴為數不多的大模型開發 AI 原生應用。
在談到文心大模型時,李彥宏表示百度堅決地對旗下各個產品線進行了 AI 原生的重構,“今天百度有上萬個工程師,百度現在每新增 100 行代碼,就有 20 行是 AI 生成的,而且這個比例還在快速增長中”。
李彥宏還透露:“百度從做 AI 的第一天起,就非常重視生態的建設,目前已經擁有了超過 800 萬 AI 開發者。”
IT之家此前報道,百度在 3 月 16 日發布新一代知識增強大語言模型文心一言,目前文心一言的基礎模型已迭代到文心大模型 4.0。文心 4.0 的理解、生成、邏輯、記憶四大能力顯著提升,其中理解和生成能力的提升幅度相近,而邏輯和記憶能力的提升則更大,邏輯的提升幅度達到理解的近 3 倍,記憶的提升幅度也達到了理解的 2 倍多。
百度 CTO 王海峰在 2023 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披露,文心一言用戶規模現已達到 7000 萬,場景 4300 個。
【小米造車傳來大消息,產業鏈供應商都有誰?上市公司密集回應合作動向】
小米造車又傳來重磅消息,據媒體報道,有知情人士透漏,小米汽車在下個月(12月)就要開始批量生產,明年開年(2月)上市開賣。
從時間線來看,小米汽車的熱度始于10月25日,小米創始人雷軍在個人社交賬戶發布消息稱,小米汽車目前進展非常順利,2024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隨著新車上市臨近,誰會成為小米汽車的合作伙伴成為眾多投資者關注的焦點,近期不少上市公司通過互動平臺等渠道回應了與小米汽車合作的相關動向。
萬向錢潮回應稱,公司等速驅動軸產品已經供貨給小米汽車。相關收入占公司營收比例較小,對公司經營業績影響小。
海泰科表示,目前公司汽車注塑模具已應用于包括奔馳、寶馬、大眾、奧迪、通用、比亞迪、吉利、理想、小鵬、前途、蔚來、Rivian、高合、比亞迪、問界、小米、奇瑞等新能源車型。基于商業保密原則,公司為小米提供的產品及業務信息不便透露。
也有上市公司稱與小米汽車沒有合作。力帆科技15日表示,小米汽車與公司無合作意向;公司正積極研究無人駕駛相關技術,未參與小米汽車代工生產。鑫湖股份、申華控股、龍洲股份均表示公司尚未與小米有業務合作。
雖然造車面紗并未揭開,但市場對小米造車已經寄予了較高期待,二級市場上相關“緋聞”概念股已有所表現。海馬汽車、北汽藍谷這兩家上市公司成為小米汽車代工的“緋聞對象”,近期股價異動明顯,其中海馬汽車在走出三連板后,今日股價進入震蕩整理期,不過這兩家公司相繼否認了代工傳聞。
小米近期動作頻頻的讓市場對小米汽車產業鏈的關注度持續上升,小米汽車供應鏈相關概念股值得關注。
【傳感器產業高質量發展熱潮涌動 在鄭州,“解碼”萬物互聯】
為期三天的2023世界傳感器大會剛剛在鄭州落幕,來自政、產、學、研各領域的大咖齊聚鄭州,共赴傳感之約,共同見證了這座國家中心城市在傳感賽道上的奔跑姿態。
盛會結束,產業發展的“故事”卻剛剛開始。傳感器產業熱潮涌動,鄭州當怎樣穩立潮頭?又將如何與世界“對話”萬物互聯?
高質量發展“鄭”當其時
6年前的11月12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智能傳感器創新聯盟、鄭州高新區管委會聯合發起的2018首屆世界傳感器大會在鄭州舉辦,正式開啟了永久落戶河南的世界級高科技行業盛會的序篇。
11月5日上午,2023世界傳感器大會在鄭州啟幕,大會以“感知世界 智創未來”為主題,系列活動豐富多彩,除開幕式與主旨報告會,還同步舉辦包括國際傳感器企業家峰會等在內的10個分場活動、產銷對接會、中歐傳感器產業合作交流會以及傳感器創新創業大賽,并同期舉辦科技成果展。
50余名國內外知名科學家現身會場,業內人士在鄭州就能聽到MEMS、光電、物聯網、氣體、醫療等智能傳感器重點領域前沿議題的“大咖課堂”。
他們在鄭州聊起了“萬物互聯”。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提出,在智能時代的所有技術態勢里面,需要有精確的傳感器才能得到物理的信息,才能夠實現數字化,并進行智能化的分析處理。“在整個場景的強需求牽引下,相信未來中國在傳感器領域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沈衛明表示,傳感器作為數據信息獲取的源頭,不僅推動了產業的數字化、網絡化,也推動了智能化發展。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肯尼斯·格拉特(Ken-nethT.V.Grattan)則認為,整個物理世界的數據如何獲取全要依賴于傳感器,所以傳感器在未來的整個數字化進程中會越來越重要。
從尤政、蔣莊德、周立偉等11位院士專家的“頭腦風暴”,到聚焦MEMS、智慧物流、醫療康復等10場分論壇的對話交流,再到15000平方米科技成果展上232家企業同臺展示……無不顯示著:傳感器的應用范圍已經遠超測量、控制系統等范疇,延伸到自動駕駛、智能家居、機器人、遠程醫療等新興領域,正在成為智慧經濟的新引擎。
這一點也得到了數據的充分印證:大會上由賽迪發布的《2023全球傳感器產業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達到1792.4億美元,智能傳感器占據近1/4的份額,與此同時,智能傳感器增速數倍于整個傳感器行業的平均增速。根據預測,到2025年,全球傳感器產業當中,智能傳感器份額會達到1/3。
“現在是整個智能傳感器行業蓬勃發展的時期。”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李珂表示,無論是方興未艾的電子皮膚,還是馬斯克研發的機器人,如果能夠實現傳感器的柔性化發展,這可能就是一個幾何級的增長速度。
產業細分領域優勢明顯
行至第五屆的傳感器大會,是世界分享行業前沿科技的重要窗口,也是產業培育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見證世界傳感器大會與鄭州傳感器產業一同成長的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尤政,今年再次如約赴鄭,他說,鄭州具有良好的傳感器產業發展基礎。
以“會”聚力、以“會”活城,用會展經濟的“溢出效應”帶動產業培育、環境優化、城市發展,作為世界級的產業發展大會、目前國內唯一的傳感器產業大會,緣何選中鄭州?在西安交通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蔣莊德看來,鄭州智能傳感產業生態已形成,并且細分領域優勢明顯。
坐落于鄭州高新區的漢威科技已將一枚“小”傳感器做成上億元“大”生意,已發展成為氣體傳感器行業龍頭,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70%,形成“傳感器+監測終端+數據采集+空間信息技術+云應用”的系統解決方案,覆蓋智慧安全、智慧市政、智慧環保、健康家居等板塊。
和漢威科技一樣,鄭州市不少傳感器產業相關企業在不同領域各美其美:光力科技的瓦斯抽采管網監控系統市場占有率90%左右;新天科技的智能水表及系統在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日立信智能電網終端產品在電力行業儀表配套市場份額達到50%左右,覆蓋70%以上電力終端客戶;馳誠電氣燃氣和有毒氣體傳感、測控儀表儀器產品及其物聯網絡監控系統國內領先;天邁科技在位置感知終端和系統產品的技術水平和市場占有率處于全國領先水平。擁有漢威科技等一大批在業內有影響力的企業,正在形成產業集聚。
不僅如此,鄭州“智造”的傳感器還大踏步走出國門。僅漢威科技,就已經成長為國內唯一一家能夠同時生產四大門類氣體傳感器的民族企業,不僅填補了國內空白,而且全面打破國外傳感器技術壟斷,傳感器、儀器儀表產品銷售到全球百余個國家和地區。
省市協同發力“黃金賽道”
風口正起,省市協同發力“黃金賽道”。今年以來,河南重點培育的產業鏈中,集成電路與智能傳感器產業鏈赫然在列。同時專門制定出臺產業鏈培育行動方案,繪制“四圖譜六清單”,系統梳理了60多項重點任務舉措,目標直指“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能傳感器產業生態圈”,到2025年,這一產業要沖千億元。
就全省來看,氣體傳感、熱釋電紅外傳感市場占有率均居行業第一,聲學、壓力、激光等傳感器供給能力顯著增強,墨子實驗室和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研發服務平臺等高能級的服務平臺先后建成,MEMS平臺將在明年投入使用。
2022年,鄭州市智能傳感器核心及關聯企業規模超過300億元,關聯及應用企業近3000家,鄭州市大力推動技術研究、技術攻關、技術應用、成果產業化等全產業鏈條銜接,統籌推進“芯、屏、網、端、器、用”聯動發展,加快打造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全市傳感器產業規模化、高端化、智能化發展成效顯著。
鄭州高新區將其作為主導產業重點培育,擁有漢威科技、光力科技等6家上市公司,構建了覆蓋“研究→開發→設計→制造→封裝→測試→應用”等環節的全產業鏈條,現有高新技術企業中有780余家與傳感器產業相關,占全區高科技企業總量的43.2%,在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公布的《2023年中國智能傳感器十大園區報告》中,鄭州高新區位居全國第四、中部第一。
一些嗅覺靈敏的企業已然感知到當中機遇,入“豫”布局,2023世界傳感器大會上,鄭州高新區、洛陽市瀍河回族區、南陽市唐河縣、鶴壁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鶴壁市山城區、鶴壁市淇濱區、鶴壁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單位簽約項目36個,總金額約360億元。在同期舉辦的產銷對接會上,馳誠電氣、正碩電子、中測量儀、垂天智能等企業單位通過先期開展的產銷對接,達成多個合作項目。其中,“智慧化工園區應用平臺”“專用實驗儀器”“檢測設備及智能管理系統”“數碼電子雷管芯片模組”等項目在大會現場簽約。
在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副理事長吳幼華看來,河南省現在處于產業中高位,要向更高位發展還需要更多的扶持政策,包括產業政策、技術政策、人才政策等,發展的關鍵是要“有連續性”,而位于鄭州高新區的中國(鄭州)智能傳感谷就是一個很好的抓手,依托這個抓手,把國內外一些先進的傳感技術,包括信息流、資金流、人才流匯聚于此。
未來已來,傳感器產業高質量發展“鄭”逢其時。
審核編輯 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2文章
51237瀏覽量
754753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524瀏覽量
207533 -
感知系統
+關注
關注
1文章
71瀏覽量
1596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