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電檢測電路
啪一下,很快呀,幾個網友給我留言。
我一看,嗷!原來是R1、R2這兩個分壓電阻放在了反向保護二極管的負極,他們不理解。
我大意了,沒有介紹其中的玄機。
看到不少網友有這樣的疑問,我覺得有必須再寫一篇文章從潛通路的角度把問題分析清楚。
什么是潛通路(sneak path)
潛在通路,是指在電氣/電子系統中使得系統產生非期望功能或抑制期望功能的電路,
它與硬件失效無關,而是設計者無意地設計進系統的一種潛在狀態。
潛在通路的出現常常會給系統設備乃至人身造成巨大的危害。
在國內一般只有做航天、航工、軍工方面的設計時才會關注它,在網上搜索這一名詞,基本上搜索不到相關信息。
電源電路的正常通路
正的直流電壓的通路
正常電路通路
1:從D1->DC/DC->LM1117-3.3->負載,給負載供電。
2:從D1-R1->R2->單片機A/D口,給MCU檢測電源電壓。
3:交流電壓的通路,從D1-E1&C1,交流信號被E1,C1濾除。
潛通路
因為電源供電,我們只需要從電源到負載的電流通路,從負載到電源的電流通路是非預期的,無效的。因此,我們加了一個D1做反向保護,避免形成從負載到電源的潛通路。
如果我們把R1、R2移至D1的正極時,可能會形成以下的潛通路。
潛通路
當有正脈沖從電源端輸入時,形成電源經過R1到電容C5以及IO口的潛通路1,
當有負脈沖從電源端輸入時,形成從IO口到R2&R1到電源的反向潛通路2。
這個潛通路的存在,可能存在以下的風險:
脈沖信號的尖峰串入MCU的IO口,造成IO口損壞。
脈沖電流的尖峰產生的電磁干擾影響控制器正常工作,甚至損壞器件。
高壓干擾信號的電壓超過電阻R1的耐壓值,導致電阻擊穿損壞。
最好的防護方式是不讓潛通路的形成。
因此,需要將分壓電路放在反向保護二極管D1的負級。
兩個不同位置的差異
如果放置到反向保護二極管D1的正極,MCU可以立即檢測到掉電。
如果放置到反向保護二極管D2的后級,MCU必須以比電源電壓低2V左右的電壓作為判定閾值,檢測到比該閾值電壓低的電壓才判為掉電;
控制器真實掉電到MCU檢測到掉電的延時,即為電容E1從電源電壓放電到閾值電壓的時間。
比如,對于24V的供電電源,設定22V為閾值電壓。
考慮二級管D1的壓降之后,E1的放電方程為:u(t)=23.2exp(-t/(RC))。
如果電容為100uF,控制器工作電流為30mA(對應負載電阻為800Ohm)。
E1從23.3V放電到22V所花的時間為:
t=-800100e-6ln(22/23.3)=4.24ms。
放在負極跟放在正極相比,檢測到掉電的時間差了4.24ms,完全可以接受。
另外,如果只需要檢測掉電不需要檢測電源電壓,而且沒有成本和PCB空間的限制,
可以采用三極管隔離來檢測掉電,如下圖:
三極管隔離掉電檢測
本文來源物聯網全棧開發
審核編輯:湯梓紅
-
三極管
+關注
關注
143文章
3617瀏覽量
122144 -
二極管
+關注
關注
147文章
9669瀏覽量
166920 -
檢測電路
+關注
關注
13文章
308瀏覽量
58201 -
電源電壓
+關注
關注
2文章
989瀏覽量
24029
原文標題:?分析電源電壓檢測電路的可靠性和失效模式
文章出處:【微信號:電子設計寶典,微信公眾號:電子設計寶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