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RFID技術中,從低頻的125KHz、134.2KHz到高頻的13.56MHz,再到超高頻和微波段的433MHZ、860-960MHz、2.45GHZ,研究標簽向讀寫器回送數據的編碼方式,我們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幾乎各個頻段的標簽,如果防沖突機制使用的是二進制樹形搜索算法,則標簽向讀寫器發送數據都是用曼側斯特碼或FM0編碼。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曼側斯特碼與FM0編碼本身具有天然的沖突識別特性。
曼側斯特碼在每一位數據的中心有一個跳變沿,其中上升沿表示0,下降沿表示1,當發送連續的0或連續的1時,在數據的開始處插入一個狀態轉換沿,如下圖所示。
FM0編碼在每一位數據的開始處都有一個跳變,如果在數據的中心處也有跳變表示0,數據的中心處沒有跳變表示1,如上圖所示。
曼側斯特編碼的核心特征是在每一位數據的中心都有跳變,FM0編碼的核心特征是在每一位數據的開始處都有跳變。當發生沖突時,射頻場中的多張標簽在某一位上有的發送0,有的發送1,讀寫器收到的是疊加后的波形。在曼側斯特碼與FM0編碼兩種情況下,1和0的波形疊加如下圖所示,其中FM0編碼又分為起始電平為高和起始電平為低兩種情況。
在圖中可以清楚的看到,當發生沖突時,曼側斯特編碼中心的跳變沿消失,FM0下一位數據的起始處跳變沿消失。消失的跳變沿都是對應編碼的核心特征,這些跳變沿消失后,讀寫器將無法繼續解碼,從而檢測到發生了沖突,并能確定沖突發生的位置。
審核編輯 黃宇
-
RFID
+關注
關注
388文章
6172瀏覽量
238103 -
射頻識別
+關注
關注
8文章
577瀏覽量
3897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