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先進制造
原文作者:LAM新媒體
雙光子光刻技術能夠精確制備三維結構,并將其精準集成在光電芯片上,能夠在光纖-芯片以及芯片-芯片之間,構建大帶寬、低損耗的光信號鏈路,實現光信號的高效互連,降低封裝過程的對準精度,給光學芯片的封裝過程帶來了全新的機遇。
光電芯片作為半導體行業的后起之秀,在光互連、光計算、光傳感、激光雷達等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前景,成為各界的關注焦點,為后摩爾定律時代的發展開辟了新賽道。受益于成熟的半導體CMOS工藝,光電芯片的制備能力已經得到快速發展。
然而光電芯片的封裝工藝仍然存在關鍵技術瓶頸。光電芯片的封裝過程,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電信號的互連,還需考慮到光信號在不同模塊之間的耦合,這就需要解決光纖-芯片、芯片-芯片之間的光學互連問題。主要有以下兩大挑戰:
1、光學芯片涉及多種材料體系和結構,不同光束模場的尺寸和分布均存在較大差異,巧妙解決封裝過程中的模場失配問題,才能實現多種材料體系與結構間的高效耦合。
2、芯片上波導中光束尺寸在微米量級,需要高精度的對準才能得到高效耦合,對封裝過程的對準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圖1:光電芯片封裝示意圖
基于雙光子吸收過程的雙光子光刻技術,作為一種微納尺寸下的三維打印工藝,可以高精度地制備任意的三維結構,有望解決光電芯片封裝過程的瓶頸。
一方面,可以在芯片上集成三維曲面或漸變波導結構,通過反射或者絕熱壓縮的方式進行光束整形,實現超寬波段的模場變換;
另一方面,三維結構的形貌具有很高的幾何自由度,增加了對片上模場操控的靈活性,從而實現更高效的耦合互連。
此外,雙光子光刻還可以在子模塊組裝完成之后再制備連接結構,有效降低了封裝過程中的對準精度要求。
因而,在光電芯片的封裝中,雙光子光刻技術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也得到了廣泛的探索,目前主要有三種技術路線。
基于雙光子光刻的光學封裝方法
1. 光子引線鍵合
借鑒自微電子中廣泛應用的引線鍵合,光子引線鍵合技術,采用雙光子光刻工藝,在待連接波導之間直接打印聚合物波導。通過波導截面的漸變,完成模場的絕熱變換,從而實現不同波導之間的高效互連。該方法已經在光互連和相干通信中得到了驗證,適用于光纖-芯片、芯片-芯片等多種應用場景。
2. 微型自由曲面
在波導端面打印微型的光學自由曲面,以反射或者折射的形式,對波導出射光場進行整形,調控模場分布和傳播方向,從而完成模場變換。所采用的結構色散小,對波長不敏感,目前已經驗證了從可見到近紅外的超寬帶耦合,同時兼容晶圓級測試和封裝,可以實現高密度的互連封裝。
3. 機械對準引導結構
雙光子光刻技術也可以用于打印機械對準引導結構,輔助實現耦合過程的高精度對準。在光柵耦合區域上打印倒錐結構,引導光纖的對準過程,在不引入顯著額外損耗的前提下,可以實現亞微米級的對準精度,有望在可插拔器件中得到應用。
圖2: (a),雙光子光刻示意圖。(b),光子引線。(c),自由曲面。(d),對準引導結構。
圖源:Light: Advanced Manufacturing 4, 32(2023)
商業化探索
隨著光電子芯片的逐步走向市場,基于雙光子光刻的封裝技術也開始了商業化探索。大規模的商業應用,除了關注帶寬、插損等耦合特性之外,還需要考慮更多因素。例如,雙光子光刻是否可以穩定可靠地制備高質量的三維結構,是否能夠滿足業界的加工速度和精度要求,是否具備用戶友好的易用性和維護性。
圖3:三種切片方式:均勻切片、自適應切片和智能切片。
圖源:Light: Advanced Manufacturing 4, 32(2023)
未來展望
基于雙光子光刻工藝的封裝方法,經過十數年的探索,已經取得諸多進展,得到了各界廣泛的認可。但機遇始終與挑戰并存,在通信容量爆炸式增長的時代下,雙光子光刻工藝在光電芯片封裝中能否占據重要地位,需要判斷其能否滿足未來的大規模應用需求。基于此,作者也梳理了該領域的未來發展趨勢。
1. 大幅提高制備效率
目前的逐點掃描方式,制備速度慢,難以滿足大規模生產的效率要求。一方面,可以通過多光束、逐層等新型雙光子曝光方式,提升制備速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探索其他的制備工藝,例如納米壓印,則可以將串行的加工方式升級為并行,從而滿足晶圓級的制備需求。
圖4:三種曝光方式:逐點、逐層和多光束曝光。
圖源:Light: Advanced Manufacturing 4, 32(2023)
2. 開發多類型光刻材料
雙光子光刻多數作用于光敏聚合物材料。相比于常規的半導體或介質材料,聚合物材料的熱膨脹系數大,折射率選擇范圍有限,長期穩定性較差。同時聚合物在交聯過程的收縮,也對三維結構的形貌控制帶來了一定的挑戰。探索有機-無機雜化的復合型光敏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上述問題。
3. 優化設計建模方式
三維結構的幾何自由度高,給波前調控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設計所調控的參數多,給仿真設計過程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需結合幾何光學與波動光學方法進行計算探索,構建新型建模方式。而數據驅動和物理驅動的機器學習方法,在三維微型光學結構的設計和表征過程,也能發揮重要的作用。
4. 開發結構表征新方法
微型三維光學結構,尺度介于宏觀與微觀之間,結構小,曲率大,常規測量方法,如白光干涉、電子顯微、原子力顯微等,難以進行有效的測量,亟需新型的表征手段。基于多象限的電子顯微三維重構,有望實現微型自由曲面形貌的精確測量。而X射線顯微斷層掃描,也是一種有潛力的表征方法。
總結
雙光子光刻技術能夠精確制備三維結構,并將其精準集成在光電芯片上,能夠在光纖-芯片以及芯片-芯片之間,構建大帶寬、低損耗的光信號鏈路,實現光信號的高效互連,降低封裝過程的對準精度,給光學芯片的封裝過程帶來了全新的機遇。隨著技術的迭代演進和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我們預期基于雙光子光刻的光電芯片封裝架構,將會得到大規模應用,解決光電芯片的封裝難題。
審核編輯:湯梓紅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5文章
50851瀏覽量
423903 -
CMOS
+關注
關注
58文章
5721瀏覽量
235560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390瀏覽量
219025 -
光刻技術
+關注
關注
1文章
146瀏覽量
15831 -
封裝工藝
+關注
關注
3文章
57瀏覽量
7973
原文標題:雙光子光刻:突破光電芯片的封裝瓶頸
文章出處:【微信號:bdtdsj,微信公眾號:中科院半導體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