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TFT LCD 的架構,是以像素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展開成陣列,因此TFT LCD 中所發生的Crosstalk 現象,也會是水平或是垂直的,以下舉出幾種水平和垂直Crosstalk 的可能發生的原因:
1、水平Crosstalk(Horizontal Crosstalk 或Lateral Crosstalk)
1.1 資料線對上板共電極的電容耦合
TFT LCD 的架構中,上板共電極與TFT 基板上之間的電容,除了像素中的液晶電容之外,還有資料線和掃描線金屬本身,與上板共電極所造成的寄生電容。我們可以知道共電極在下板布線,以及連接至上板共電極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上板共電極其實是一個大的電阻‐電容網絡,當資料線電壓變動時,便會經由資料線與上板共電極間的寄生電容,影響到上板共電極的電位,如果上板共電極的電阻過大,使得共電極的電壓,無法在短時間之內回復到參考電源所設定的電壓,便會可能出現發生顯示不良的Crosstalk 現象。
對一個Normally white 的TN 型液晶顯示模式,資料線A 和資料線B 的電壓波形如右示,在黑色區域垂直范圍內的資料線,電壓波形與A 相同,由于有很多資料線一起變化,共電極可能會受到這些資料線的電容耦合效應的影響,而產生暫時的不穩定狀態,這個不穩定狀態,在三個條件同時成立時,便會產生水平Crosstalk:
第一、 這個電容耦合效應影響太大,使得共電極電壓偏離其設定電位;
第二、 共電極的電壓,自偏離設定電位的不穩定狀態,回復到設定電位的時間比較久;
第三、 在共電極的電壓回復到設定電位的時間,大于一條掃描線的像素電壓寫入時間。
在這樣的情況下,上圖所示的共電極電壓波形,在正極性圖框中,掃描線由上往下逐條開啟,在進入黑色區域水平范圍內的第一條掃描線時,許多資料線電壓同時變大,共電極受到影響而偏離設定電位差距變大,由于在掃描線關閉時,共電極電壓尚未恢復到設定電壓,因此,實際上在液晶電容兩個電極的電壓差,會因此便的較小,以資料線A 上的像素而言,灰色背景會比的所希望顯示的灰階要亮一些,黑色區域也會比的所希望顯示的黑色程度要亮一些。而已資料線B 上的像素而言,對應到黑色區域水平范圍以外的灰色背景,會比的所希望顯示的灰階要亮一些,但是程度與在相同掃描線上的資料線A 上之像素,變亮的程度是一樣的;然而,對應到黑色區域水平范圍內的灰色背景,由于資料線A 上的的電壓變動更大,而會比的其他灰色背景的區域更亮。
在以行反轉為例說明,由于人眼對絕對的灰階變化并不敏感,但是對相鄰區域的灰階差別非常敏感,以黑色區域而言,一方面TN 型液晶模式,在大電壓時,對電壓的變動較不敏感,所以很難察覺出黑色區域與黑色區域水平范圍以外的黑色背景,在本身顏色深淺的差別;而就整個灰色背景而言,比較容易看到黑色區域水平范圍內外兩個區域的差別,也就發生了水平的淺色區域狀Crosstalk。如下(b)所示。
在下一個圖框中,雖然電壓極性相反的,液晶電壓大小的變化卻仍是相同的,因此造成的Crosstalk 的現象也是一樣的。
在討論點反轉和列反轉情況:如果所顯示的畫面是黑色矩陣區域,由于同時間相鄰資料線施加的電壓大小相同,而極性卻相反,因此,所造成的電容耦合效應,電壓變化的方向也是相反的,所以產生了相互抵消的效果,一般在顯示這樣的畫面時,并不會發生水平Crosstalk 的現象。
然而,當所顯示的畫面,如上圖所示,矩形區域中是一種很特殊的圖案,雖然看起來是灰色,但并不是將RGB 三個像素都設定為灰階50%,而是RGB 相鄰像素一明一暗,遠遠看起來也會是50%的灰階色(實際上,在正常使用顯示器時,很少以這樣的方式來顯示灰階的畫面,但是很巧合地,在Windows98 開機前,恰好會以這樣的方式,令畫面看起來的亮度降低一半,因而也成為解決的問題);這樣的安排對應到次像素電壓會是一大一小,恰好與極性反轉的安排形同,此時,由于正極性的電壓都比較大,而負極性的電壓都比較小,所造成的電容耦合效應,無法在共電極上產生相互抵消的效果,在這樣的畫面下,才會比較容易觀察到水平Crosstalk。
1.2 參考電壓之類比緩沖放大器驅動能力不足
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原因,也有可能造成水平Crosstalk,當一條掃描線上所有像素,都要顯示同一個灰階時,每條資料線,都會需要相同的電壓設定,在每棵資料驅動IC 中,會以各自對應的緩沖放大器的輸出級去驅動。但是,這些緩沖放大器的輸入級,卻會經由電壓選擇型DAC,全部一起連接到同一個灰階的參考電壓,這個參考電壓,又是以另外一組類比緩沖放大器來驅動的。
如果是驅動資料線的緩沖放大器的能力不足,使得輸出電壓設定不確定,所影響的是該條資料線上的像素;然而,如果是驅動參考電壓的緩沖放大器能力不足,使得輸出電壓不準確,影響的變是所有輸入端對應到這組參考電壓的資料線。
同樣參考Normally white 的TN 型液晶顯示器,所要顯示的畫面,還是灰階背景與黑色矩形區域,在寫入畫面上方的灰色背景時,由于每個驅動資料線的緩沖放大器的輸入級,一起連接在相同的參考電壓緩沖放大器的輸出級,在驅動能力無法應付這么大的負載的情況下,輸出電壓會偏離原來所希望的灰階設定電壓。隨著掃描線逐漸向下掃描,進入黑色矩陣區域的顯示操作,此時,有一部分會對應到黑色矩陣區域的灰階,而只有一部分得資料線仍對應到灰色背景的灰階,因而在此時參考電壓緩沖放大器的負載減少,輸出電壓的偏移量也隨之降低。因此,在對應到黑色區域水平范圍以外的灰色背景有較大的電壓偏離,而在對應到黑色區域水平范圍內的灰色背景
有較小的電壓偏離,便會因而造成了另外一種水平Crosstalk 的現象。
2、垂直Crosstalk 現象(Vertical Crosstalk)
2.1 資料線對像素電極的電容耦合
像素電極與本身和下一條資料線之間的寄生電容,資料線上的電壓變化,會經由這些寄生電容的耦合效應而影響像素電壓。
在幀反轉狀況下,Normally white 的TN 型液晶顯示器中,所有能觀察到的Crosstalk 現象,由于對應到黑色矩陣區域而發生的資料線電壓變化,造成電容耦合效應,以資料線A 上的像素A1 與A2,與資料線B 上的像素B1 與B2,像素電壓波形有所差別,參考上面電壓波形圖可以看出,忽略在畫面反轉時的極性轉換所造成的電壓耦合效應,則像素B1 和B2 所顯示的灰階是相同的,進一步以像素B1 與像素A1 比較,由于像素A1 的像素電壓RMS 值會變得比較大,所顯示的灰階背景會比較深,以像素B2 和A2 做比較,由于像素A2 上的像素電壓RMS值會變得比較小,所顯示的灰階背景變得比較淺,造成垂直的Crosstalk 現象。
下面介紹行反轉的情況,由于對應到黑色矩陣區域而發生的資料線變化,造成電容耦合,如下圖:
以資料線A 上的像素A1 與A2,與資料線B 上的像素B1 與B2,像素電壓波形有所差別。如上圖示:同樣忽略在畫面反轉時的極性轉換所造成的電壓耦合效應,像素B1 和B2 所顯示的灰階是相同的,進一步以像素B1 與像素A1 比較,由于像素A1 的像素電壓RMS 值會變得不一樣,所顯示的灰色背景變得不一樣,造成了垂直的Crosstalk 現象,但是要注意的是定性的分析只能預期的像素電壓RMS 值有所不同,并不一定會變得較大或較小,因此這種垂直Crosstalk 也不一定是變得較深或是較淺,而且,有效地像素電壓RMS 值,需要考慮二值正負極性圖框的綜合效應,使得定性分析更難以預期出對應到黑色矩陣區域的垂直區域灰階的深淺變化。
在實際的產品上,資料線對像素電機的電容值其實非常小,很難精確地測量出來,而且會隨著制程上光罩對位變動而改變,要以模擬的方式定量地去計算垂直Crosstalk 灰階的深淺變化,也并不容易掌握。在討論列反轉和點反轉的情況,如果像素本身電極與本身和下一條資料線之間,兩個寄生電容值是相同的,再加上兩條資料線的電壓變化方向相反,可以產生相互抵消的效果,便不會產生垂直Crosstalk 的現象,然而,兩個寄生電容值未必會一樣,因此,其間期間的差別仍會使得對應到黑色矩陣區域的垂直區域灰色的深淺有所變化,只是這個變化在效應抵消的情況下,會比圖框反轉和行反轉要小。
2.2 TFT 漏電
TFT 的漏電也會造成Crosstalk 現象,但是與前面的電容耦合不同,像素電壓只會漏電到像素本身的資料線,而不會漏電到相鄰的下一條資料線。因此,并無法籍由列反轉和點反轉的方式,使來自左右資料線的耦合效應相互抵消。如果在TFT 漏電太大的情況下,像素電壓皆會因為TFT 漏電至資料線而改變,但由于資料線A 和資料線B 的電壓波形不同,所以在資料線A 與資料線B 的電壓波形不同,所以在資料線A 與資料線B 上灰色背景的像素,造成的像素電壓RMS 值也會不相同,于是產生了垂直Crosstalk 現象。
這里只討論幀反轉和行反轉的TFT 漏電效應。考慮到Normally white 的液晶顯示模式,如圖:
先比較B1 和B2,位于面板上方的像素B1,在第一條掃描線開始啟動后,約于1/6 的圖框時間寫入像素電壓,之后約5/6 的圖框時間內,其對應的資料線電壓,與像素電壓的極性是相同的,然后又回到第一條掃描線,寫入電壓的極性反轉,約于1/6 的圖框時間,像素電極上所存儲的電壓極性,與資料線電壓的極性相反;而位于面板下面的像素B2,在第一條掃描線開始啟動之后,約于5/6 的圖框時間寫入像素電壓,之后約于1/6 的圖框時間內,其對應的資料線電壓,與像素電壓的極性相同,然后又回到第一條掃描線,寫入電壓的極性反轉,約有5/6的圖框時間,像素電極上所存儲的電壓極性,與資料線電壓的極性相反。換言之,像素B1 約于1/6 的時間向極性相反的電壓漏電,像素B2 則約于5/6 的時間向極性相反的電壓漏電,所以,像素B2 因為漏電而使像素電壓RMS 值降低的程度,會比像素B1 嚴重,使得像素所顯示的灰階變得比較淺。于是,由于TFT 漏電情況的時間比例,由上往下變動,會在灰階背景中呈現出灰色由上往下由深變淺的漸曾(Shading)效果。而像素A1 與像素A2,受到黑色矩陣區域的影響,在黑色矩陣區域上方的像素A1,向相同極性的較大電壓漏電,因而變得更深;在黑色矩陣區域上方的像素A2,向相反極性的較大電壓漏電,因而變得更淺。而且,對應到黑色矩陣區域垂直區域,如同資料線B 所在的灰色背景,一樣會有垂直漸曾德效果。TFT 的漏電效應,可能同時會產生垂直漸曾和垂直Crosstalk 的不良現象。籍由列反轉和點反轉,使得資料線電壓,在圖框時間內不斷地變換極性,面板上下方的TFT 漏電情況便會比較接近,可以降低漸曾出現的不良現象。急性反轉的方式,表面上看來不過是幾種排列組合,而藉由以上的討論,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極性反轉方式,其實在顯示不良的表現上,差別是很大的,這也是為什么對畫面的品質要求較高的顯示器,會使用點反轉的原因。
本文為CSDN博主「9億少女的噩夢」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議。
-
TFT
+關注
關注
10文章
385瀏覽量
11120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