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電路的飽和失真和截止失真是什么意思?怎么從放大電路的輸入輸出波形判斷是飽和失真還是截止失真?
放大電路的飽和失真和截止失真是指當輸入電信號超出放大電路能夠處理的范圍時發生的失真現象。對于放大器來說,它的輸出能力取決于它的電源電壓和電路元件的最大電壓承受能力。如果輸入電信號過大,使得輸出電信號已經達到了最大輸出電壓,則放大電路出現飽和失真;如果輸入電信號過小,使得輸出電信號無法達到有效切換電平,則放大電路出現截止失真。
飽和失真:
飽和失真是指在放大電路中,當輸入信號達到某個臨界值(也即放大倍數乘以輸入電壓等于放大電路的最大輸出電壓),輸出信號的峰值會達到放大器的最大輸出電壓。這時,輸出波形將會受到限制,失真,不再能夠正確地表示輸入信號的形狀。
通過觀察輸出波形,可以判斷是否發生了飽和失真。當波形達到一定程度的平坦化,表現出與輸入信號不同的形狀時,就說明放大器發生了飽和失真。
截止失真:
截止失真是指當放大電路輸出電信號的峰值無法達到有效切換電平時,輸出信號的波形將會呈現出比實際情況更加的陡峭(如圖所示)。這種失真會導致輸出信號失去基本的波形特征,不能準確地表示輸入信號。
通過觀察輸出波形,可以判斷是否發生了截止失真。當波形的上升和下降邊緣變得陡峭時,并且無法正確顯示輸入信號的形狀時,就說明放大器發生了截止失真。
為了避免飽和和截止失真,設計放大器時需要考慮輸入信號的大小和放大器的輸出能力,以確保放大器對信號的處理不會出現失真現象。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相關推薦
OPA1612,運放的供電電壓為正負12V,.頻率越高失真就越嚴重,在低于16KHz的時候基本沒看出失真,到了20KHz的時候好像是疊加了一個5KHz的正弦波。不知造成這種失真是又什么原因引起的。理論上下面圖片輸出的應該是等幅度
發表于 11-04 06:44
放大器頻率失真,又稱為線性失真,是電子電路中常見的問題之一。當放大電路的輸入信號是多頻信號時,如
發表于 10-15 11:18
?1230次閱讀
放大電路的失真是指信號在放大器中經過放大后出現的與原始信號不一致的現象。這種不一致可能表現在信號的幅度、頻率或相位上,導致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
發表于 10-15 11:14
?3766次閱讀
放大電路的失真是指放大器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相比,出現了形狀、幅度或相位上的偏差。失真可以分為多種類型,但最常見的三種是諧波
發表于 10-15 11:09
?1767次閱讀
)為1.5%,測量PCM5100A的輸出,失真也為1.5%左右。
而如果是使用外部信號發生器直接從PCM5100A的輸出端處輸入1KHz信號,測量其失真則為0.22%,所以后級電路是沒有問題的。
我們
發表于 10-09 09:11
正在使用OP07做兩級放大電路。兩級共放大100倍,正負5V供電。但是輸入信號大于5mv時就出現了飽和。請問出現飽和
發表于 09-12 08:04
,波形正半波歪了。
2、對于1中的情況,只改變最后級放大,即最后級放大使用THS3202(本來是雙路,現在只使用 一路),其它設計參數均不變,測試條件不變,測試結果:輸出的正弦波正常。
請問第一種輸出正弦波失真是什么原因?
發表于 09-10 07:55
要做一個功率放大電路來放大正弦波,電路圖如下,出現了失真問題,怎么解決比較好呢?
發表于 08-27 07:43
在使用OPA695放大脈沖信號時,當輸出飽和時,輸出波形有失真,非常嚴重,是什么原因呢?電路圖和輸出波形如圖所示。
發表于 08-13 07:53
交越失真(Crossover Distortion)是指在放大器的輸入信號頻率接近截止頻率時,由于放大器的非線性特性,輸出信號的波形發生畸變的現象。交越
發表于 08-01 15:07
?4777次閱讀
如圖,當不加后面的同向放大時,輸出VM1是正確的如圖1所示;當加上后面電路后,電VM1的交流量變大了,同時當C1等于4pF時,VM1開始出現矩形失真如圖4,繼續增大C1的值如10pF,失真
發表于 07-30 07:06
示波器波形失真是電子測量中常見的問題,它會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發表于 05-20 15:05
?4414次閱讀
放大電路在工作過程中,輸出電壓波形可能會出現失真,其中頂部失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
發表于 04-16 15:30
?7018次閱讀
怎么判斷截止失真和飽和失真 電路飽和失真怎么消除?
發表于 02-18 14:43
?1.5w次閱讀
LM358的諧波失真? LM358是一種常用的運算放大器,廣泛應用于模擬電路中。諧波失真是指電路輸出信號中包含有意或無意的非線性
發表于 02-04 11:29
?1409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