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哟哟视频在线观看-色哟哟视频在线-色哟哟欧美15最新在线-色哟哟免费在线观看-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在线观看-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久久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深入理解線段樹:線段樹的區間修改與懶惰標記

OSC開源社區 ? 來源:OSCHINA 社區 ? 2023-10-13 11:06 ? 次閱讀

作者 | 京東云開發者-王奕龍

線段樹(Segment Tree)是常用的維護區間信息的數據結構,它可以在 O (logn) 的時間復雜度下實現單點修改、區間修改、區間查詢(區間求和、區間最大值或區間最小值)等操作,常用來解決 RMQ 問題。

RMQ (Range Minimum/Maximum Query) 問題是指:對于長度為 n 的數列 A,回答若干詢問 RMQ (A, i, j) 其中 i, j <= n,返回數列 A 中下標在 i, j 里的最小 (大)值。也就是說:RMQ 問題是指求區間最值的問題。通常該類型題目的解法有遞歸分治、動態規劃、線段樹和單調棧 / 單調隊列。

這篇內容斷斷續續寫了兩周,隨著練習對線段樹的理解不斷深入,慢慢地學習下來也不覺得它有多么困難,更多的體會還是熟能生巧,雖然它起初看上去確實代碼量大一些,但是我覺得只要大家放平心態,循序漸進的掌握下文中的三部分,也沒什么難的。

1. 線段樹

線段樹會將每個長度不為 1 的區間劃分成左右兩個區間來遞歸求解,通過合并左右兩區間的信息來求得當前區間的信息。 比如,我們將一個大小為 5 的數組 nums = {10, 11, 12, 13, 14} 轉換成線段樹,并規定線段樹的根節點編號為 1。用數組 tree [] 來保存線段樹的節點,tree [i] 表示線段樹上編號為 i 的節點,圖示如下:

19fc8130-68d5-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圖示中每個節點展示了區間和以及區間范圍,tree [i] 左子樹節點為 tree [2i],右子樹節點為 tree [2i + 1]。如果 tree [i] 記錄的區間為 [a, b] 的話,那么左子樹節點記錄的區間為 [a, mid],右子樹節點記錄的區間為 [mid + 1, b],其中 mid = (a + b) / 2。 現在我們已經對線段樹有了基本的認識,接下來我們看看區間查詢和單點修改的代碼實現。

區間查詢和單點修改線段樹

首先,我們定義線段樹的節點:

    /**
     * 定義線段樹節點
     */
    class Node {
        /**
         * 區間和 或 區間最大/最小值
         */
        int val;

        int left;

        int right;

        public Node(int left, int right) {
            this.left = left;
            this.right = right;
        }
    }

注意其中的 val 字段保存的是區間的和。定義完樹的節點,我們來看一下建樹的邏輯,注意代碼中的注釋,我們為線段樹分配的節點數組大小為原數組大小的 4 倍,這是考慮到數組轉換成滿二叉樹的最壞情況。

public SegmentTree(int[] nums) {

        this.nums = nums;
        tree = new Node[nums.length * 4];
        // 建樹,注意表示區間時使用的是從 1 開始的索引值
        build(1, 1, nums.length);
    }

    /**
     * 建樹
     *
     * @param pos   當前節點編號
     * @param left  當前節點區間下界
     * @param right 當前節點區間上界
     */
    private void build(int pos, int left, int right) {
        // 創建節點
        tree[pos] = new Node(left, right);
        // 遞歸結束條件
        if (left == right) {
            // 賦值
            tree[pos].val = nums[left - 1];
            return;
        }

        // 如果沒有到根節點,則繼續遞歸
        int mid = left + right >> 1;
        build(pos << 1, left, mid);
        build(pos << 1 | 1, mid + 1, right);

        // 當前節點的值是左子樹和右子樹節點的和
        pushUp(pos);
    }

    /**
     * 用于向上回溯時修改父節點的值
     */
    private void pushUp(int pos) {
        tree[pos].val = tree[pos << 1].val + tree[pos << 1 | 1].val;
    }我們在建樹時,表示區間并不是從索引 0 開始,而是從索引 1 開始,這樣才能保證在計算左子樹節點索引時為 2i,右子樹節點索引為 2i + 1。 build()方法執行時,我們會先在對應的位置上創建節點而不進行賦值,只有在遞歸到葉子節點時才賦值,此時區間大小為 1,節點值即為當前區間的值。之后非葉子節點值都是通過pushUp()方法回溯加和當前節點的兩個子節點值得出來的。 接下來我們看修改區間中的值,線段樹對值的更新方法,關注其中的注釋:
    /**
     * 修改單節點的值
     *
     * @param pos    當前節點編號
     * @param numPos 需要修改的區間中值的位置
     * @param val    修改后的值
     */
    private void update(int pos, int numPos, int val) {
        // 找到該數值所在線段樹中的葉子節點
        if (tree[pos].left == numPos && tree[pos].right == numPos) {
            tree[pos].val = val;
            return;
        }
        // 如果不是當前節點那么需要判斷是去左或右去找
        int mid = tree[pos].left + tree[pos].right >> 1;
        if (numPos <= mid) {
            update(pos << 1, numPos, val);
        } else {
            update(pos << 1 | 1, numPos, val);
        }

        // 葉子節點的值修改完了,需要回溯更新所有相關父節點的值
        pushUp(pos);
    }

修改方法比較簡單,當葉子節點值更新完畢時,我們仍然需要調用pushUp()方法對所有相關父節點值進行更新。 接下來我們看查找對應區間和的方法:
    /**
     * 查找對應區間的值
     *
     * @param pos   當前節點
     * @param left  要查詢的區間的下界
     * @param right 要查詢的區間的上界
     */
    private int query(int pos, int left, int right) {
        // 如果我們要查找的區間把當前節點區間全部包含起來
        if (left <= tree[pos].left && tree[pos].right <= right) {
            return tree[pos].val;
        }

        int res = 0;
        int mid = tree[pos].left + tree[pos].right >> 1;
        // 根據區間范圍去左右節點分別查找求和
        if (left <= mid) {
            res += query(pos << 1, left, right);
        }
        if (right > mid) {
            res += query(pos << 1 | 1, left, right);
        }
        
        return res;
    }

該方法也比較簡單,需要判斷區間范圍是否需要對向左子節點和右子節點的分別查找計算。 現在表示區間和的線段樹已經講解完畢了,為了方便大家學習和看代碼,我把全量的代碼在這里貼出來:
public class SegmentTree {

    /**
     * 定義線段樹節點
     */
    static class Node {
        /**
         * 區間和 或 區間最大/最小值
         */
        int val;

        int left;

        int right;

        public Node(int left, int right) {
            this.left = left;
            this.right = right;
        }
    }

    Node[] tree;

    int[] nums;

    public SegmentTree(int[] nums) {
        this.nums = nums;
        tree = new Node[nums.length * 4];
        // 建樹,注意表示區間時使用的是從 1 開始的索引值
        build(1, 1, nums.length);
    }

    /**
     * 建樹
     *
     * @param pos   當前節點編號
     * @param left  當前節點區間下界
     * @param right 當前節點區間上界
     */
    private void build(int pos, int left, int right) {
        // 創建節點
        tree[pos] = new Node(left, right);
        // 遞歸結束條件
        if (left == right) {
            // 賦值
            tree[pos].val = nums[left - 1];
            return;
        }

        // 如果沒有到根節點,則繼續遞歸
        int mid = left + right >> 1;
        build(pos << 1, left, mid);
        build(pos << 1 | 1, mid + 1, right);

        // 當前節點的值是左子樹和右子樹節點的和
        pushUp(pos);
    }

    /**
     * 修改單節點的值
     *
     * @param pos    當前節點編號
     * @param numPos 需要修改的區間中值的位置
     * @param val    修改后的值
     */
    private void update(int pos, int numPos, int val) {
        // 找到該數值所在線段樹種的葉子節點
        if (tree[pos].left == numPos && tree[pos].right == numPos) {
            tree[pos].val = val;
            return;
        }
        // 如果不是當前節點那么需要判斷是去左或右去找
        int mid = tree[pos].left + tree[pos].right >> 1;
        if (numPos <= mid) {
            update(pos << 1, numPos, val);
        } else {
            update(pos << 1 | 1, numPos, val);
        }

        // 葉子節點的值修改完了,需要回溯更新所有相關父節點的值
        pushUp(pos);
    }

    /**
     * 用于向上回溯時修改父節點的值
     */
    private void pushUp(int pos) {
        tree[pos].val = tree[pos << 1].val + tree[pos << 1 | 1].val;
    }

    /**
     * 查找對應區間的值
     *
     * @param pos   當前節點
     * @param left  要查詢的區間的下界
     * @param right 要查詢的區間的上界
     */
    private int query(int pos, int left, int right) {
        // 如果我們要查找的區間把當前節點區間全部包含起來
        if (left <= tree[pos].left && tree[pos].right <= right) {
            return tree[pos].val;
        }

        int res = 0;
        int mid = tree[pos].left + tree[pos].right >> 1;
        // 根據區間范圍去左右節點分別查找求和
        if (left <= mid) {
            res += query(pos << 1, left, right);
        }
        if (right > mid) {
            res += query(pos << 1 | 1, left, right);
        }
        
        return res;
    }
}

如果要創建表示區間最大值或最小值的線段樹,建樹的邏輯不變,只需要將 **pushUp ()方法和query ()** 方法修改成計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邏輯即可。

2. 線段樹的區間修改與懶惰標記

如果我們不僅對單點進行修改,也對區間進行修改,那么在區間修改時就需要將當前區間值及包含當前區間的子區間值都修改一遍,這樣所產生的開銷是沒辦法接受的,因此在這里我們會使用一種懶惰標記的方法來幫助我們避免這種即時開銷。 簡單來說,懶惰標記是通過延遲對節點信息的更改,從而減少可能不必要的操作次數。每次執行修改時,我們通過打標記的方法表明該節點對應的區間在某一次操作中被更改,但不更新該節點的子節點的信息。實質性的修改則在下一次 **“即將訪問(update 或 query)” 到帶有懶惰標記節點的子節點 ** 時才進行。 我們通過在節點類中添加 add 字段記錄懶惰標記,它表示的是該區間的子區間值需要 “變化的大小”(一定好好好的理解),并通過 pushDown 方法 “累加” 到當前區間的兩個子節點區間值中。

只要不訪問到當前區間的子區間,那么子區間值始終都不會變化,相當于子區間值的變化量被當前節點通過 add 字段 “持有”

pushDown 方法區別于我們上文中提到的 pushUp 方法,前者是將當前節點值累計的懶惰標記值同步到子節點中,而后者是完成子節點修改后,回溯修改當前子節點的父節點值,我們能夠根據 Down 和 Up 來更好的理解這兩個方法的作用方向和修改范圍。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過程和具體的代碼,節點類如下,增加 add 字段:

    static class Node {
        int left;

        int right;

        int val;

        int add;

        public Node(int left, int right) {
            this.left = left;
            this.right = right;
        }
    }

區間修改

建樹的流程與我們上述的一致,就不在這里贅述了,我們主要關注區間修改的過程,還是以如下初始的線段樹為例,此時各個節點的 add 均為 0:

1a042516-68d5-11ee-939d-92fbcf53809c.png

接下來我們修改區間 [3, 5] 且區間內每個值變化量為 1,過程如下: 先遍歷節點 1,發現 [3, 5] 區間不能將 [1, 5] 區間完全包含,不進行修改,繼續遍歷節點 2。節點 2 依然沒有被區間 [3, 5] 包含,需要繼續遍歷節點 5,發現該節點被區間完全包含,進行修改并添加懶惰標記值,如下圖所示:

1a0e1f30-68d5-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完成這一步驟后需要向上回溯修改 tree [2] 節點的值:

1a13e956-68d5-11ee-939d-92fbcf53809c.png

現在 [3, 5] 區間中 3 已經完成修改,還有 4, 5 沒有被修改,我們需要在右子樹中繼續遞歸查找,發現 tree [3] 中區間被我們要修改的區間 [3, 5] 完全包含,那么需要將這個節點進行修改并懶惰標記,如下,注意這里雖然 tree [3] 節點有兩個子節點,但是因為我們沒有訪問到它的子節點所以無需同步 add 值到各個子節點中:

1a22633c-68d5-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同樣,完成這一步驟也需要向上回溯修改父節點的值:

1a3611e8-68d5-11ee-939d-92fbcf53809c.png

到現在我們的區間修改就已經完成了,根據這個過程代碼示例如下:

    /**
     * 修改區間的值
     *
     * @param pos   當前節點編號
     * @param left  要修改區間的下界
     * @param right 要修改區間的上界
     * @param val   區間內每個值的變化量
     */
    public void update(int pos, int left, int right, int val) {
        // 如果該區間被要修改的區間包圍的話,那么需要將該區間所有的值都修改
        if (left <= tree[pos].left && tree[pos].right <= right) {
            tree[pos].val += (tree[pos].right - tree[pos].left + 1) * val;
            // 懶惰標記
            tree[pos].add += val;
            return;
        }

        // 該區間沒有被包圍的話,需要修改節點的信息
        pushDown(pos);

        int mid = tree[pos].left + tree[pos].right >> 1;
        // 如果下界在 mid 左邊,那么左子樹需要修改
        if (left <= mid) {
            update(pos << 1, left, right, val);
        }
        // 如果上界在 mid 右邊,那么右子樹也需要修改
        if (right > mid) {
            update(pos << 1 | 1, left, right, val);
        }
        // 修改完成后向上回溯修改父節點的值
        pushUp(pos);
    }

    private void pushDown(int pos) {
        // 根節點 和 懶惰標記為 0 的情況不需要再向下遍歷
        if (tree[pos].left != tree[pos].right && tree[pos].add != 0) {
            int add = tree[pos].add;
            // 計算累加變化量
            tree[pos << 1].val += add * (tree[pos << 1].right - tree[pos << 1].left + 1);
            tree[pos << 1 | 1].val += add * (tree[pos << 1 | 1].right - tree[pos << 1 | 1].left + 1);

            // 子節點懶惰標記累加
            tree[pos << 1].add += add;
            tree[pos << 1 | 1].add += add;

            // 懶惰標記清 0
            tree[pos].add = 0;
        }
    }

    private void pushUp(int pos) {
        tree[pos].val = tree[pos << 1].val + tree[pos << 1 | 1].val;
    }

區間查詢

tree [3] 節點是有懶惰標記 1 的,如果我們此時查詢區間 [5, 5] 的值,就需要在遞歸經過 tree [3] 節點時,進行 pushDown 懶惰標記計算,將 tree [6] 和 tree [7] 的節點值進行修改,結果如下:

1a3d79e2-68d5-11ee-939d-92fbcf53809c.png

最終我們會獲取到結果值為 15,區間查詢過程的示例代碼如下:

    public int query(int pos, int left, int right) {
        if (left <= tree[pos].left && tree[pos].right <= right) {
            // 當前區間被包圍
            return tree[pos].val;
        }

        // 懶惰標記需要下傳修改子節點的值
        pushDown(pos);

        int res = 0;
        int mid = tree[pos].left + tree[pos].right >> 1;
        if (left <= mid) {
            res += query(pos << 1, left, right);
        }
        if (right > mid) {
            res += query(pos << 1 | 1, left, right);
        }

        return res;
    }

同樣,為了方便大家學習,我把全量代碼也列出來,我認為學習線段樹的區間修改比較重要的點是理解 add 字段表示的含義和 pushDown 方法的作用時機,而且需要注意只有線段樹中的某個區間被我們要修改的區間全部包含時(update 和 query 方法的條件判斷),才進行值修改并懶惰標記,否則該區間值只在 pushUp 方法回溯時被修改。
public class SegmentTree2 {

    static class Node {
        int left;

        int right;

        int val;

        int add;

        public Node(int left, int right) {
            this.left = left;
            this.right = right;
        }
    }

    Node[] tree;

    int[] nums;

    public SegmentTree2(int[] nums) {
        this.tree = new Node[nums.length * 4];
        this.nums = nums;

        build(1, 1, nums.length);
    }

    private void build(int pos, int left, int right) {
        tree[pos] = new Node(left, right);
        // 遞歸結束條件
        if (left == right) {
            tree[pos].val = nums[left - 1];
            return;
        }

        int mid = left + right >> 1;
        build(pos << 1, left, mid);
        build(pos << 1 | 1, mid + 1, right);

        // 回溯修改父節點的值
        pushUp(pos);
    }

    /**
     * 修改區間的值
     *
     * @param pos   當前節點編號
     * @param left  要修改區間的下界
     * @param right 要修改區間的上界
     * @param val   區間內每個值的變化量
     */
    public void update(int pos, int left, int right, int val) {
        // 如果該區間被要修改的區間包圍的話,那么需要將該區間所有的值都修改
        if (left <= tree[pos].left && tree[pos].right <= right) {
            tree[pos].val += (tree[pos].right - tree[pos].left + 1) * val;
            // 懶惰標記
            tree[pos].add += val;
            return;
        }

        // 該區間沒有被包圍的話,需要修改節點的信息
        pushDown(pos);

        int mid = tree[pos].left + tree[pos].right >> 1;
        // 如果下界在 mid 左邊,那么左子樹需要修改
        if (left <= mid) {
            update(pos << 1, left, right, val);
        }
        // 如果上界在 mid 右邊,那么右子樹也需要修改
        if (right > mid) {
            update(pos << 1 | 1, left, right, val);
        }
        // 修改完成后向上回溯修改父節點的值
        pushUp(pos);
    }

    public int query(int pos, int left, int right) {
        if (left <= tree[pos].left && tree[pos].right <= right) {
            // 當前區間被包圍
            return tree[pos].val;
        }

        // 懶惰標記需要下傳修改子節點的值
        pushDown(pos);

        int res = 0;
        int mid = tree[pos].left + tree[pos].right >> 1;
        if (left <= mid) {
            res += query(pos << 1, left, right);
        }
        if (right > mid) {
            res += query(pos << 1 | 1, left, right);
        }

        return res;
    }

    private void pushDown(int pos) {
        // 根節點 和 懶惰標記為 0 的情況不需要再向下遍歷
        if (tree[pos].left != tree[pos].right && tree[pos].add != 0) {
            int add = tree[pos].add;
            // 計算累加變化量
            tree[pos << 1].val += add * (tree[pos << 1].right - tree[pos << 1].left + 1);
            tree[pos << 1 | 1].val += add * (tree[pos << 1 | 1].right - tree[pos << 1 | 1].left + 1);

            // 子節點懶惰標記
            tree[pos << 1].add += add;
            tree[pos << 1 | 1].add += add;

            // 懶惰標記清 0
            tree[pos].add = 0;
        }
    }

    private void pushUp(int pos) {
        tree[pos].val = tree[pos << 1].val + tree[pos << 1 | 1].val;
    }
}

3. 線段樹動態開點

線段樹的動態開點其實不難理解,它與我們上述直接創建好線段樹所有節點不同,動態開點的線段樹在最初只創建一個根節點代表整個區間,其他節點只在需要的時候被創建,節省出了空間。當然,我們因此也不能再使用pos << 1?和?pos << 1 | 1?來尋找當前節點的左右子節點,取而代之的是在節點中使用 left 和 right 記錄左右子節點在 tree [] 中的位置,這一點需要注意:

    static class Node {

        // left 和 right 不再表示區間范圍而是表示左右子節點在 tree 中的索引位置
        int left, right;

        int val;

        int add;
    }

我們以區間 [1, 5] 為例,創建區間 [5, 5] 為 14 的過程圖示如下:

1a531e78-68d5-11ee-939d-92fbcf53809c.png

我們可以發現,會先創建默認的根節點 tree [1],之后創建出上圖中 tree [2] 和 tree [3] 節點,而此時并沒有找到區間 [5, 5],那么需要繼續創建上圖中的 tree [4] 和 tree [5] 節點(與直接創建出所有節點不同,如果是直接創建好所有節點的話它們的位置應該在 tree [6] 和 tree [7]),現在 tree [5] 節點表示的區間符合我們要找的條件,可以進行賦值和 pushUp 操作了,與直接創建出所有節點相比,動態開點少創建了 4 個節點,也就是圖中標紅的四個節點我們是沒有創建的。 由于每次操作都可能創建并訪問全新的一系列節點,因此 m 次單點操作后節點的空間復雜度是 O (mlogn),如果我們采用線段樹動態開點解題的話,空間要開的盡可能大,Java 在 128M 可以開到 5e6 個節點以上。 結合圖示大家應該能理解動態開點的過程了~~(不明白就自己畫一遍)~~,下面我們看下具體的代碼:
    /**
     * 修改區間的值
     *
     * @param pos   當前節點的索引值
     * @param left  當前線段樹節點表示的范圍下界
     * @param right 當前線段樹節點表示的范圍上界
     * @param l     要修改的區間下界
     * @param r     要修改的區間上界
     * @param val   區間值變化的大小
     */
    public void update(int pos, int left, int right, int l, int r, int val) {
        // 當前區間被要修改的區間全部包含
        if (l <= left && right <= r) {
            tree[pos].val += (right - left + 1) * val;
            tree[pos].add += val;
            return;
        }

        lazyCreate(pos);

        pushDown(pos, right - left + 1);

        int mid = left + right >> 1;
        if (l <= mid) {
            update(tree[pos].left, left, mid, l, r, val);
        }
        if (r > mid) {
            update(tree[pos].right, mid + 1, right, l, r, val);
        }

        pushUp(pos);
    }

    // 為該位置創建節點
    private void lazyCreate(int pos) {
        if (tree[pos] == null) {
            tree[pos] = new Node();
        }
        // 創建左子樹節點
        if (tree[pos].left == 0) {
            tree[pos].left = ++count;
            tree[tree[pos].left] = new Node();
        }
        // 創建右子樹節點
        if (tree[pos].right == 0) {
            tree[pos].right = ++count;
            tree[tree[pos].right] = new Node();
        }
    }

    private void pushDown(int pos, int len) {
        if (tree[pos].left != 0 && tree[pos].right != 0 && tree[pos].add != 0) {
            // 計算左右子樹的值
            tree[tree[pos].left].val += (len - len / 2) * tree[pos].add;
            tree[tree[pos].right].val += len / 2 * tree[pos].add;

            // 子節點懶惰標記
            tree[tree[pos].left].add += tree[pos].add;
            tree[tree[pos].right].add += tree[pos].add;

            tree[pos].add = 0;
        }
    }

    private void pushUp(int pos) {
        tree[pos].val = tree[tree[pos].left].val + tree[tree[pos].right].val;
    }

整體的邏輯并不難,新增的 lazyCreate 方法是動態開點的邏輯,需要注意的是執行區間更新時我們方法的參數中多了 left 和 right 表示當前節點區間范圍的參數,因為我們現在的節點中只保存了左右子節點的位置,而沒有區間信息,所以我們需要在參數中攜帶才行,否則我們沒有辦法判斷當前區間和要找的區間是否匹配。 我還是將全量代碼放在下面,方便大家學習:
public class SegmentTree3 {

    static class Node {

        // left 和 right 不再表示區間范圍而是表示左右子節點在 tree 中的索引位置
        int left, right;

        int val;

        int add;
    }

    // 記錄當前節點數
    int count;

    Node[] tree;

    public SegmentTree3() {
        count = 1;
        tree = new Node[(int) 5e6];
        tree[count] = new Node();
    }

    public int query(int pos, int left, int right, int l, int r) {
        if (l <= left && right <= r) {
            return tree[pos].val;
        }

        lazyCreate(pos);

        pushDown(pos, right - left + 1);

        int res = 0;
        int mid = left + right >> 1;
        if (l <= mid) {
            res += query(tree[pos].left, left, mid, l, r);
        }
        if (r > mid) {
            res += query(tree[pos].right, mid + 1, right, l, r);
        }

        return res;
    }

    /**
     * 修改區間的值
     *
     * @param pos   當前節點的索引值
     * @param left  當前線段樹節點表示的范圍下界
     * @param right 當前線段樹節點表示的范圍上界
     * @param l     要修改的區間下界
     * @param r     要修改的區間上界
     * @param val   區間值變化的大小
     */
    public void update(int pos, int left, int right, int l, int r, int val) {
        // 當前區間被要修改的區間全部包含
        if (l <= left && right <= r) {
            tree[pos].val += (right - left + 1) * val;
            tree[pos].add += val;
            return;
        }

        lazyCreate(pos);

        pushDown(pos, right - left + 1);

        int mid = left + right >> 1;
        if (l <= mid) {
            update(tree[pos].left, left, mid, l, r, val);
        }
        if (r > mid) {
            update(tree[pos].right, mid + 1, right, l, r, val);
        }

        pushUp(pos);
    }

    // 為該位置創建節點
    private void lazyCreate(int pos) {
        if (tree[pos] == null) {
            tree[pos] = new Node();
        }
        // 創建左子樹節點
        if (tree[pos].left == 0) {
            tree[pos].left = ++count;
            tree[tree[pos].left] = new Node();
        }
        // 創建右子樹節點
        if (tree[pos].right == 0) {
            tree[pos].right = ++count;
            tree[tree[pos].right] = new Node();
        }
    }

    private void pushDown(int pos, int len) {
        if (tree[pos].left != 0 && tree[pos].right != 0 && tree[pos].add != 0) {
            // 計算左右子樹的值
            tree[tree[pos].left].val += (len - len / 2) * tree[pos].add;
            tree[tree[pos].right].val += len / 2 * tree[pos].add;

            // 子節點懶惰標記
            tree[tree[pos].left].add += tree[pos].add;
            tree[tree[pos].right].add += tree[pos].add;

            tree[pos].add = 0;
        }
    }

    private void pushUp(int pos) {
        tree[pos].val = tree[tree[pos].left].val + tree[tree[pos].right].val;
    }
}
編輯:黃飛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編程
    +關注

    關注

    88

    文章

    3627

    瀏覽量

    93809
  • 代碼
    +關注

    關注

    30

    文章

    4801

    瀏覽量

    68735

原文標題:深入理解線段樹

文章出處:【微信號:OSC開源社區,微信公眾號:OSC開源社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深入理解Android

    深入理解Android
    發表于 08-20 15:30

    深入理解和實現RTOS_連載

    和trcohili的帖子。trochili rtos完全是作者興趣所在,且行且堅持,比沒有duo。深入理解和實現RTOS_連載1_RTOS的前生今世今天發布的是第一篇,"RTOS的前生今世"
    發表于 05-30 01:02

    深入探究Linux的設備

    新版本linux設備講解!!ppt- 深入探究Linux的設備_2017.8.14.pdf
    發表于 07-03 08:03

    深入探究Linux的設備

    新版本linux設備講解!!ppt- 深入探究Linux的設備_2017.8.14.pdf
    發表于 07-09 00:15

    CAD怎么連接線段?CAD線段連接教程

    在CAD繪圖過程中,如果想要連接兩條線段的話該如何操作呢?其實很簡答,接下來的CAD教程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浩辰CAD建筑軟件中CAD線段連接的相關操作技巧吧!CAD連接線段的操作步驟:浩辰CAD
    發表于 06-06 20:33

    對棧的深入理解

    為什么要深入理解棧?做C語言開發如果棧設置不合理或者使用不對,棧就會溢出,溢出就會遇到無法預測亂飛現象。所以對棧的深入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注:動畫如果看不清楚可以電腦看更清晰啥是棧先來看一段動畫:沒有
    發表于 02-15 07:01

    為什么要深入理解

    [導讀] 從這篇文章開始,將會不定期更新關于嵌入式C語言編程相關的個人認為比較重要的知識點,或者踩過的坑。為什么要深入理解棧?做C語言開發如果棧設置不合理或者使用不對,棧就會溢出,溢出就會遇到無法
    發表于 02-15 06:09

    深入理解Android》文前

    深入理解Android》文前
    發表于 03-19 11:23 ?0次下載

    深入理解Android:卷I》

    深入理解Android:卷I》
    發表于 03-19 11:23 ?0次下載

    深入理解Android網絡編程

    深入理解Android網絡編程
    發表于 03-19 11:26 ?1次下載

    基于幾何約束的視頻幀間線段特征匹配算法

    針對線段因遮擋、斷裂以及端點提取不準確等原因造成的線段特征匹配困難問題,特別是現有匹配算法在匹配過程中出現多配多時直接采取最相似匹配而導致丟失大量真實匹配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多重幾何約束及0-1
    發表于 11-29 10:20 ?0次下載
    基于幾何約束的視頻幀間<b class='flag-5'>線段</b>特征匹配算法

    基于線段的內存管理方法

    現有的內存管理的工作多集中在內存分配的效率上,實時性較好,但易產生內存碎片。為此,提出基于線段的高效內存管理方法。該方法將內存地址空間劃分為內存段,建立內存管理線段,基于所建立的內
    發表于 12-27 14:06 ?2次下載
    基于<b class='flag-5'>線段</b><b class='flag-5'>樹</b>的內存管理方法

    一種比線段還高效的區間算法

    但這里有個很明顯的問題,就是我們的數組f[i,j]定義的不合理,因為里面很多的小區間沒有用上,比如長度為3,5,6,7等,所以需要重新定義。
    的頭像 發表于 04-11 09:36 ?823次閱讀

    手動版實現帶箭頭的線段繪制

    我根據一個矩形進行了各種角度旋轉,就想通過繪制一個帶方向的線段表示它,通過旋轉矩陣很容易的獲取了兩個點坐標,但是很快遇到了一個新問題,怎么繪制那個箭頭,就是帶箭頭的線段,OpenCV中的cv.line函數只支持繪制不帶箭頭的線段
    的頭像 發表于 05-17 11:24 ?1739次閱讀

    如何修改內核設備

    如何修改內核設備
    的頭像 發表于 12-14 14:06 ?840次閱讀
    如何<b class='flag-5'>修改</b>內核設備<b class='flag-5'>樹</b>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亚洲精品一区| 亚洲 欧美 国产 综合不卡| 国产精亚洲视频综合区| AV天堂午夜精品蜜臀AV| 中文视频在线| 伊人久久青青草| 亚洲片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精品A片久久软件| 亚洲精品第一页中文字幕| 性xxxx18公交车| 亚洲qvod图片区电影| 亚洲福利天堂网福利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体检| 性刺激欧美三级在线现看中文| 无码内射成人免费喷射| 亚州天堂在线视频av| 亚洲九九精品| 亚洲中文在线精品国产| 伊人电院网| 97ganmeizi| vr亚洲成年网址在线观看| 爆乳啪啪无码成人二区亚洲欧美| 被公疯狂玩弄的漂亮人妻| 大香伊人久久| 国产强奷糟蹋漂亮邻居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看黄的私人影院| 黄色一级毛片免费| 久久精品视频16| 麻豆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约| 免费在线观看黄色网址| 人妻久久久精品99系列AV| 入禽太深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免费|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 亚洲一级电影| 973午夜伦伦电影论片| 成人影院久久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免费播放| 好色美女小雅| 老头操美女| 日本又黄又爽又色又刺激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