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8月30日紅星報道,華為近期將對車bu進行核心事業和非核心事業區分等重大戰略調整。其中,智能駕駛、智能駕駛座將維持技術領先事業,但非核心事業沒有競爭優勢,因此決定戰略性地縮小、優化。
據報道,調整后華為汽車bu將加大對智能駕駛事業的投資。其中,中低檔自動駕駛將成為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其中包括mdc領域控制等核心產品。據red star公布,已有很多tier 1和l4公司在研究和測試華為的小型計算能力mdc510 pro領域控制。
對于此次調整的原因,紅色星際表示,主要是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減少對非核心業務的投入。作為部門負責人,魏成東面臨很大的收益壓力。
實際上,最近關于華為汽車bu的傳聞也曾多次出現。例如,8月11日hiev表示,華為有意推進汽車bu的獨立運營,并與重慶國有資產監管委員會討論合作事宜,華為汽車bu的未來運營模式類似于“光榮”。對此,華為方面表示,網上的傳聞與事實不符,沒有與重慶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協商車bu的相關事項。
根據華為2022年財務報告,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成立以來累計投入30億美元,有7000名研發人員參與。到2022年底,包括智能坐席、智能駕駛、智能電氣、智能汽車云、毫米波雷達、相機、網關、激光雷達、計算平臺、ar hud、t-box等產品和解決方案在內的近200萬臺配件已上市。
到2022年,華為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收入為20.77億元人民幣。余成東也多次表示,汽車bu是目前華為旗下唯一沒有盈利的部門。
但從2023年開始,激烈的汽車價格戰使華為服務的多個品牌銷量受到一定阻力。其中,aito從1月到7月的銷量為3.18萬輛。阿維塔今年前7個月的銷量僅為1.37萬輛,遠遠低于年目標值。
華為消費者部門首席執行官(ceo)、智能汽車bu長余承東在2022年12月8日舉行的華為內部會議上表示:“汽車bu將在2025年之前實現盈利。”在這一目標下,華為汽車bu最近的事業開拓比預期低迷,面臨比較嚴峻的收益壓力。
最近,華為汽車bu加快了與合作伙伴的新產品推進。例如,將與奇瑞共同制造兩款智能車。余成東8月7日在微博上表示,harmonyos 4將搭載在華為第一輛純電動細橋上,新車將于本季度正式亮相。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0瀏覽量
252941 -
智能駕駛
+關注
關注
3文章
2589瀏覽量
48911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926瀏覽量
16696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