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關公布數據現實,今年一季度,我國進口芯片的數量為1082億顆,同比減少321億顆,下滑22.9%。一季度進口芯片的金額為785億美元,同比也減少286億美元,下滑了26.7%。與此同時,4月份中國生產了281.1億顆芯片,同比增長了3.8%,是連續16個月下滑后首次增長。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芯片進口國,芯片進口同比下滑,雖與芯片市場整體遇冷有關,但如果同時考慮到***產量回升,卻也說明中國芯片對外依存度有下降的趨勢。
這當然是一個可喜的現象,但這種現象是否代表著***已經走上了崛起之路?
***的進步
近年來,中國的芯片產能在全球范圍內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IC Insights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全球晶圓片產能2160萬片/月(8寸晶圓),中國大陸晶圓產能為350萬片/月(8寸晶圓),占全球約16.2%的份額。
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美國,僅次于中國臺灣,表明中國的芯片產能一直都在快速增長,而且發展勢頭仍在繼續。預計到2030年,中國大陸晶圓產能在全球晶圓產能的占比有望達到24%,甚至超過中國臺灣排名全球第一。
除了產能的快速提升,中國芯片設計開發能力也不斷提升。以最復雜的計算機CPU為例,目前國產CPU廠商中,無論采用x86指令集的海光,還是引入ARM指令集的鯤鵬和飛騰,以及龍芯和申威,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海光從AMD獲得了x86指令集永久授權,可以基于AMD的Zen架構自由開發x86架構的處理器,并不會受到專利限制。目前已獨立開發3代產品,廣泛應用于電信、金融、互聯網、教育、交通等重要行業。這使得海光獲得令人矚目的市場表現,2019-2021 年,海光營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46.9%,研發投入從8.65 億元增長到 15.85 億元,漲幅達到 83.3%。
采用ARMv8指令集的鯤鵬,在2019年發布了鯤鵬920,作為業內首款7nm數據中心ARM處理器,最高集成64個物理核,主頻最高2.6GHz。而飛騰專注于安全計算,提出PSPA1.0規范,在安全計算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龍芯在MIPS指令集基礎上推出了自己的LoongArch指令集,緊接著推出基于LoongAarch指令集的3A5000。今年,龍芯發布3D5000,這是國內首款采用芯粒(chiplet)技術的服務器CPU。
應該說,盡管高端芯片仍是中國芯片的短板,但近年來中國芯片的自給率逐年提升,到2022年已經達到了25.61%,無論生產還是設計,中國芯片的進步也有目共睹。
談崛起為時尚早
以中國芯片的歷史積累而言,當前的進步稱得上中國速度的又一例證,但當前取得的成績還遠遠不足以稱之為“崛起”。
業內認為,***真正崛起,能與國際巨頭分庭抗禮的標志,既包括產品性能達到主流水平并能持續迭代,更重要的是形成基于***的商業生態。尤其是后者,對芯片產業的長久發展至關重要,也將決定***產業的高度。
這類似于中國高鐵,不但高鐵的生產建造技術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還要基于高鐵形成相應的城市交通配套,更重要的是形成我們乘坐高鐵出行的習慣,這才能說中國高鐵已經崛起。
在產品性能的提升和迭代上,***已取得顯著進步。以服務器CPU為例,據評測對比,海光推出的海光三號性能上已經接近于AMDZen3產品的水平,比海光二號性能提升了40%。
海光雖然基于AMDZen架構開發產品,但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技術迭代能力。從海光三號開始,海光與AMD的技術路線也出現了分歧。AMD的ZEN 架構主要通過采用更先進的芯片工藝和提升單核性能,使AMD在消費級個人電腦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而以服務器為核心市場的海光CPU,在海光二號之后選擇的迭代路線則是通過對微架構的設計創新和芯片架構升級,提升單核與多核性能并重。
這意味著海光不但獲得了x86指令集的自主開發權,能夠根據自己的市場策略開發具有優勢的產品,而且已經吃透了x86技術,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形成了自主開發和迭代的能力,性能也已經達到主流產品水平。
提升產品性能還是一個可以靠投入資源和自身努力能解決的問題,而生態的形成則有賴于市場機遇、用戶選擇等多種因素。目前,在服務器CPU領域,x86指令集CPU的應用最為廣泛,有極強的兼容性,商業回報也最為豐厚,2021年,國內x86服務器出貨量為 382.0 萬臺,目前在國內服務器市場中的占比高達97.7%,且主要由Intel壟斷。
因此,在通用商業市場上,海光走x86指令集路線,意味著海光可以使用WinTel生態,兼容度更高。這相當于在一個97%的人都使用英語的環境中,無論我們是否愿意,用英語聽說讀寫都是使用成本最低,回報產出最高的。因此,利用x86CPU多年來已經形成的軟硬件生態,海光極大地降低了國產化替代過程中的遷移成本,并獲得廣泛的軟硬件生態支持,從而打開規模龐大的市場空間。
市場回報使海光有能力持續增加研發投入,2019年度至2021年度,海光累計研發投入為35.39億元,占營業收入比例高達到95.35%。這將繼續提升海光產品的性能,并占領更多的市場份額,從而逐漸形成圍繞海光CPU的商業生態。
真正形成基于***的商業生態,才是國產CPU真正的崛起。但目前,除了海光,鯤鵬為代表的ARM指令集CPU,或龍芯為代表的自研指令集產品,距離形成廣泛生態還有不小的距離。
因此,即便中國芯片產業的整體進步令人欣喜,仍不能忘了中國芯片仍在起步階段艱難跋涉。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是***產業要面對的現實,妄自菲薄和盲目自大都是看待中國芯片產業的錯誤心態。中國芯片產業確實走在崛起的路上,但這場輝煌的遠征,還遠遠沒到慶祝的時刻。
審核編輯:劉清
-
ARM
+關注
關注
134文章
9098瀏覽量
367687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917瀏覽量
128018 -
計算機
+關注
關注
19文章
7500瀏覽量
88018 -
MIPS處理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瀏覽量
8284
原文標題:芯片進口減少,國產芯片真崛起了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semiwebs,微信公眾號:芯通社】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