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種控制模式對每種應用都是最優的,本文參考了非隔離降壓控制器和轉換器的各種控制模式,介紹了它們的大體工作方式和適用場景,通過本文可以根據設計需求選擇合適控制模式的DC-DC芯片。
目前主流的控制模式有:Voltage Mode (VM)、Peak Current Mode、Voltage Feedforward Mode(VFM)、Hysteretic Control Mode、Constant On-Time with Emulated Ripple Mode (COT with ERM)等。
1、Voltage Mode (VM)
采樣輸出電壓與參考電壓比較后輸出誤差放大信號VE,VE與恒定的鋸齒波比較后產生占空比控制,當PWM斜坡電壓超過誤差放大器輸出電壓時,PWM比較器復位鎖存器,從而關閉高側場效應管并打開低側場效應管。在下一個振蕩器脈沖放電PWM斜坡之前,低側場效應晶體管一直處于工作狀態。
適用場景:需要開關頻率固定可知;輸出大范圍變化負載;輸出紋波小一致性高。
對于FPWM 強制脈寬調制模式而言,輕載模式下效率低。
2、Peak Current Mode (PCM)
與VM不同的是誤差放大信號uc與電感電流比較后產生驅動信號,峰值電流控制的最大優點是本身具備峰值限流保護的功能,不需要額外的過流保護電路,提高了可靠性。峰值電流控制的缺點主要是對電路噪聲比較敏感。(在CCM模式下,占空比D>0.5時需要斜坡補償才能穩定。斜坡補償可以附加在Ve上,也可以附加在電感電流采樣信號上,對于BUCK芯片已經內置補償)。
適用場景:需要開關頻率固定可知,外圍電路簡單,設計友好的場景。
3、 Voltage Feedforward Mode(VFM)
電壓前饋電壓模式與PWM模式不同點在于,其斜坡是Vin通過諧波發生器產生,以恒定的斜坡幅度隨輸入電壓改變PWM斜坡斜率,并對輸入電壓變化提供瞬時響應。PWM不需要等待回路延遲來改變占空比。
適用場景:需要開關頻率固定可知,對Line transient response 要求高的場合。
4、 Hysteretic Control Mode
這是最簡單的控制方案。當反饋電壓VFB大于參考高閾值時,PWM (SW)上管截至,當反饋電壓小于參考低閾值時,上管導通。不需要補償組件,沒有電壓電流控制模式中需要信號比較的時間延遲。PWM開關頻率不受控制,隨負載電流變化,在較輕的負載下提供更高的效率。由于VFB的紋波來自輸出,從輸出電容器的ESR輸出需要一定的紋波,因此對輸出噪聲敏感。而且從上圖右側的波形可以看出,VFB反饋電壓非得超過或小VOUT一段距離才能讓開關管動作,且由外部的紋波決定!
適用場景:需要快速瞬態響應, 輸出環境相對干凈的場合,現在使用遲滯控制模式的DC-DC不多,在此基礎上升級的COT模式更加普遍。
5、Constant On-Time with Emulated Ripple Mode (COT with ERM)
與遲滯控制相比,他具有單一電壓閾值水平,開通時間恒定,輸入電壓成比例。當反饋電壓低于參考低閾值時,上管導通。通常需要用戶采用小紋波注入的方式來控制。如上圖,電感電流流過Rr、Cr產生小紋波,再通過Cac隔直取交,并將其注入FB給內部誤差比較器與參考電壓進行比較。該控制方式具有瞬態響應快、無需外部補償的優點。
適用場景:需要快速瞬態響應,無外部補償設計,輕載高效的場合。
此外,關于市面上例如D-CAP,D-CAP2,D-CAP3,DCS-Control等其實都是COT的變種。
后續關于BUCK我們會講關于BUCK的振鈴、EMI、輸出LC的影響等問題!
-
控制器
+關注
關注
114文章
16821瀏覽量
182142 -
PWM
+關注
關注
116文章
5305瀏覽量
217218 -
比較器
+關注
關注
14文章
1792瀏覽量
108200 -
DC-DC
+關注
關注
30文章
2052瀏覽量
83129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907瀏覽量
14013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基于MAX1771 DC-DC控制器的開關模式電流源設計
DC-DC轉換器的輸出電壓調節模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