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2023年,半導體企業在資本市場全面開花。 近日,中國證監會同意上海南芯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芯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注冊申請。 作為一家成立僅7年的芯片企業,南芯科技如此順利的IPO之路無疑給國內眾多蓄勢待發的半導體企業帶來了信心和鼓舞。 近幾年,正值半導體產業創業熱潮,在政策支持以及國產化浪潮的驅動下,無論從市場需求,還是從融資進展、企業估值增長來看,都說明市場對半導體行業的整體信心在快速恢復,半導體企業的IPO進程明顯加快、數量顯著增長。 據了解,2022年以來,已有50家半導體企業成功上市,總市值超過7000億元。除去已經上市的企業外,2022年,還有173家企業正在準備沖刺A股IPO。 根據張通社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1月31日,共有94家半導體企業“正在審核中”,募資金額共計1512.428億元;另有79家半導體企業正在進行上市輔導。 那么,這173家企業的IPO情況如何? 擬募資超1500億元,94家半導體企業“正在審核中” 據了解,2022年成功上市的50家半導體企業中,有超過70%的企業都在科創板上市。大部分半導體企業優先選擇科創板,這主要和科創板本身的“硬科技”定位有關,登陸科創板能夠進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
根據張通社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1月31日,在A股(科創板、創業板、主板)IPO申報企業名單中,剔除已上市、項目終止以及注冊結果為不予注冊和終止注冊的企業后,仍有94家半導體公司“正在審核中”。
在上市板塊方面,有62家企業瞄準科創板,占比為64.3%。選擇創業板的企業則有28家,占比為32.1%;另有4家企業選擇主在板上市,占比為3.4%。
從賽道分類來看,這94家企業當中,設計企業有53家,占比56.3%;設備及零部件企業有16家,占比17%;材料企業有15家,占比15.9%;制造企業有5家,占比5.3%;封測企業有3家,占比3.1%;分銷企業有2家,占比2.1%。
從審核狀態來看,目前“已問詢”的企業共有41家,占比43.6%;“提交注冊”的企業有28家,其中“注冊生效”的企業有3家;在“上市委會議通過”這一環節,有12家企業已經成功過會,1家企業仍處于“暫緩審議”階段。上市“已受理”企業有6家,占比6.3%;上市“已回復”的企業有3家,占比3.1%;此外,“預披露”的企業有1家;“預披露更新”的企業有2家。
從募資金額來看,94家正在審核中的半導體企業共計募資1512.428億元。
從募資金額區間來看,募資金額超100億元(含100億)的有3家;募資金額在50(含50億)到100億之間的企業有3家;募資金額在20(含20億)-50億之間的企業有10家,占比10.64%;募資金額在10(含10億)-20億之間的企業有25家,占比26.6%;募資金額在5(含5億)-10億元之間的企業共有38家,占比40.43%;募資金額小于5億元的企業有15家,占比15.96%。
在3家募資金額超百億的企業中,華虹宏力募資金額最高,達到180億元,緊隨其后分別為中芯集成、晶合集成,募資金額分別為125億元、120億元。 79家半導體企業正在進行上市輔導,芯片設計、材料、設備領域全面開花
截至2023年1月17日,全國共有20家半導體企業率先啟動上市輔導,這無疑為今年半導體行業的IPO上市熱潮開啟了一個良好開端。 根據張通社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1月17日,至少有79家半導體企業正在接受A股IPO輔導。
從核心業務來看,79家正在進行上市輔導的半導體企業廣泛分布在設計、設備、材料以及封測等領域。其中,設計類企業有39家、材料類企業有21家、設備類企業有17家、封測類企業有2家。 從細分領域來看,這79家企業主要集中在芯片設計領域,包括群芯微、伏達半導體、華太電子、芯洲科技、威兆半導體、宸芯科技、明皓傳感、芯旺微、芯谷微、輝芒微、高拓訊達、靈動微、沁恒微電子、硅谷數模、珠海一微、智凌芯、銳石創芯、芯邦科技等。
其次是半導體材料領域,共有21家企業。分別是久策氣體、德爾科技、恒坤股份、志橙半導體、中圖科技、普諾威、科利德、龍圖光罩、麥斯克、珠海越亞、興福電子、天諾光電、松元電子、天科合達、鑫華半導體、同光股份以及富樂華等。 設備及零部件企業也有超過20%的占比,共有17家企業。分別是華越半導體、艾科瑞思、盾源聚芯、標譜半導體、奕華智能、科視光學、強一半導體、智程半導體、頂立科技、彌費科技、勝達克以及宏泰科技等。 封測企業有2家,分別是明泰微電子和米飛泰克。以下是79家正在上市輔導的半導體企業賽道分布圖。
由此可見,在奔赴IPO的企業中,雖然門檻相對較低的芯片設計類企業居多,但也有越來越多半導體設備、材料板塊的公司紛紛趕赴資本市場。相應的,在投資方向選擇上,不光芯片設計企業備受青睞,在產業鏈上游國產化率低的卡脖子領域,例如設備和材料企業等也越來越受到投資人的關注。 2023年春節開市首周,證監會就《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等文件公開征求意見,這一舉措標志著,在經過4年的試點后,股票發行注冊制將正式在全市場推開。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功能作用明顯提升,無疑為科技創新企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少信心。
但是,目前正在排隊IPO的半導體設備、材料公司經營規模普遍偏小,部分公司產品市場主要被國外廠商占有,相關技術的突破難度也比較大,行業公司仍任重道遠。 對于中國半導體市場而言,一些企業已成功抵達IPO終點,但還有更多企業仍在蓄勢待發。未來,隨著半導體行業國產替代的持續性發展,以及全面實行股票注冊制改革的推進,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陸續登陸資本市場,將會進一步推動國內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加速國產替代。 期待2023年,半導體企業在資本市場全面開花!
您對本文有什么看法?歡迎在傳感器專家網公眾號本內容底下留言討論,或在中國最大的傳感社區:傳感交流圈中進行交流。
您對本文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分享!
順手轉發&點擊在看,將中國傳感產業動態傳遞給更多人了解!
審核編輯 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2文章
51383瀏覽量
756323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57瀏覽量
42687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