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極電子以1億元營收沖刺科創板,募資3.83億用于擴產及研發新型微波硅基芯片電容器等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劉靜)近日,電子元器件制造商廣州天極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極科技)科創板IPO進行第二輪問詢回復。
沖刺科創板上市的天極科技,擬公開發行2000萬股A股,募集3.83億元,投資微波無源元器件及薄膜集成產品擴建項目和技術研發中心擴建項目等。
天極科技的控股股東是國內軍用MLCC龍頭火炬電子,其直接持有天極科技51.58%的股份;實際控制人為蔡明通、蔡勁軍,二人系父子關系,合計控制天極科技51.58%的股份。吳俊苗擔任天極科技的董事長,持股5%,其2021年領取13.20萬元薪酬。
2021年營收1.74億元,5成來自微波芯片電容器
天極科技成立于2011年,2012年開發出新產品微波瓷介芯片電容器并批量生產,2013年開發出新產品TaN的薄膜電路并批量生產,2015年開發出新產品通孔互連、側面圓形化薄膜電路并批量生產,2018年開發出新產品微波介質天線并批量生產,2019年開發出新產品微波介質諧振器并批量生產,2021年開發出微波硅基芯片電容器并推向市場。
經過十幾年的產品線豐富及完善,目前天極科技已形成微波芯片電容器、薄膜電路、薄膜無源集成器件、微波介質頻率器件的產品矩陣,產品在軍用雷達、電子對抗、精確制導、衛星通信等國防軍工領域以及5G通信、光通信等民用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近三年天極科技營收規模以54.55%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2020年首度突破1億大關,達1.26億元,2021年進一步增長至1.74億元,同比增長37.47%。在歸母凈利潤方面,年復合增長率比營收略低,達52.86%,從2019年的2429萬元增長至5676萬元,尚未達到1億級別。總體來看,天極科技的營收、凈利潤規模保持著持續增長的趨勢,但是在沖刺科創板的企業中這樣經營規模是相對較小的。
目前天極科技的營收最大來源于微波芯片電容器,該產品在報告期內貢獻超一半的營收,具體實現的銷售收入分別為4152.32萬元、6802.52萬元、9432.29萬元,分別占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為59.66%、54.45%、54.93%。
在微波瓷介芯片電容器細分領域,天極科技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020年在國內微波瓷介芯片電容器市場內資企業中銷售金額排名第二。近三年天極科技微波芯片電容器的產銷規模快速擴大,2021年其微波芯片電容器最新產能達3153.15萬只,同比增長59.59%;銷量達2355.61萬只,同比增長52.88%。
在天極科技微波芯片電容器、薄膜電路、薄膜無源集成器件、微波介質頻率器件四大板塊業務中,2021年收入分別同比增長38.66%、21.31%、98.40%、61.45%。薄膜無源集成器件成為增速最高的業務,表現強勁。
天極科技的產品主要銷售給中國電科集團,報告期內該客戶分別貢獻了54.70%、53.93%、71.21%的營收,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相當高。如果未來中國電科集團的下游市場、經營戰略發生較大變化,或天極科技因技術原因等因素無法滿足中國電科集團的需求,那天極科技經營業績將面臨下降或增速放緩的風險。
天極科技的客戶主要來源是軍品和民品兩大領域。在軍品領域,除了重量級的中國電科集團客戶外,天極科技還與航天科工集團、航天科技集團、中國兵器集團、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軍工單位及其下屬科研院所或企業,以及亞光科技、雷電微力、天箭科技等軍工領域的民營企業達到合作。
在民品領域,天極科技也已成為光聯通信、昂納科技、光迅科技、優迅科技、聯特科技等主流通信設備商的供應商。
42項授權專利,盈利能力在同行企業內表現突出
天極科技的產品是武器裝備研制生產和民用微波通信領域的關鍵基礎元器件,目前國內主要 市場份額主要由國外的ATC、DLI、AVX、TECDIA等知名美國、日本廠商占據,在2020年全球微波瓷介芯片電容器市場上,這四大海外廠商合計市占率達42.60%。
在國內市場上,得益于近年來的政策扶持和國產 化的需求,國內微波無源元器件企業數量不斷增加,使得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而國產本土廠商主要包括宏科電子、振華云科、宏達恒芯、亞光科技、燦勤科技、達利凱普。
宏科電子是國內較大的元器件廠商,其生產的微波瓷介芯片電容器全球份額占比3.10%。據《2021年版單層瓷介電容器市場研究報告》統計,2020年天極科技微波瓷介芯片電容器的全球市場份額占比2.20%,國內市場份額占比7.40%,在國內市場內資企業中排名第二。
相比于國外知名企業長期的積累,國內企業在市場占有率、技術水平、管理水平、技術儲備上仍存在一定的劣勢,尤其是在國際市場上的認可度相對較低。
在盈利能力方面,近三年天極科技與同行業可比公司毛利率對比情況如下:
天極科技的毛利率一直高于行業的平均水平,2019年盈利能力表現強勁,在上述同行企業內排名第一,2020年、2021年略低于宏達電子,整體高于振華科技、亞光科技、燦勤科技、達利凱普。
2019年-2021年,天極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539.48萬元、779.56萬元、1155.32萬元,分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為7.42%、6.17%、6.66%。研發投入逐年加大,增長速度保持在40%左右。據了解2021年天極科技投入資金最多的研發項目是用于5G通信射頻前端的薄膜電路的設計及實驗驗證。
報告期內,天極科技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與可比公司對比情況如下:
2019年、2020年,天極科技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而2021年其研發費用占比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同時低于亞光科技、燦勤科技。
天極科技在軍工市場具有一定的領先優勢,但是在更為廣闊的民品市場,天極科技在銷售規模、品牌、研發投入、產品品種等方面與國外可比公司存在較大差距,與國內的宏科電子、宏達電子也存在一定差距。
在技術實力上,天極科技已擁有11年的技術積累,掌握了巨介電常數陶瓷粉體的合成及介質基片的制備技術、高耐電壓晶界層芯片電容器制備技術、薄膜電路制備關鍵加工技術、薄膜型無源元件的設計制備技術等15項核心技術和42項授權專利。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天極科技研發團隊44人,占員工總數的比例為14.81%
募資3.83億,用于擴產及研發新型電容器微波硅基芯片電容器等
本次天極科技擬募集3.83億元資金,主要投資以下項目:
2021年天極科技的薄膜無源集成器件產品產銷率已高達99.02%,隨著下游行業的快速發展,天極科技現有產能已不能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無法及時響應下游客戶的訂貨需求,這可能對未來天極科技市場開拓造成一定影響。
天極科技將1.84億元募集資金投入微波無源元器件及薄膜集成電路產品擴建項目,購置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先進生產設備以及相應的配套設備,優化生產布局、改進生產工藝、提高生產流程的管理能力,以此擴產核心產品微波無源元器件及薄膜集成產品的產能。該募投項目將有助于天極科技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提高自身的市場地位。
隨著通信設備向小型化、高頻化、輕量化發展趨勢,下游市場對微波無源元器件及薄膜集成產品的高集成度、高可靠性 、高頻率、高Q值、高介電常數、高精度、高耐電壓、尺寸微型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
為了自身的生產工藝及技術能及時跟上更新換代的速度,天極科技將0.66億元募集資金投入技術研究中心擴建項目,升級現有研發設備的智能化和數字化水平,對現有產品進行迭代升級,同時進行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研發和測試。天極科技表示,將在新型電容器微波硅基芯片電容器及薄膜無源集成器件等方面開展前沿性研究。
除了擴大生產規模、提升技術研發創新能力外,擺在天極科技面前的還有第三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加強產品營銷。在前文我們也可以看到,成立十一年的天極科技,目前年度營收規模還處于1億元左右的水平,凈利潤還尚未過億,境外銷售收入占比不到1%。此次沖刺科創板上市,天極科技擬將0.433億元募集資金用于建設區域營銷中心,搭建生產管理系統、倉儲管理系統、供應鏈管理系統,整體提高自身的售前、售中及售后的服務能力。
關于未來的發展規劃,天極科技表示將繼續堅持研發創新,實現產品的穩步優化、工藝的持續升級和產品線的豐富,同時加快擴充產能,提升制造技術,持續開拓市場,提供優質服務。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硅基
+關注
關注
0文章
57瀏覽量
1571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大聯大營收重回2000億元!
2,079.7億元,創歷史單季次高,季增14.3%,年增32.7%。大聯大原本預估,第2季業績將介于1,900億元至2,000億元之間,實際
華之杰沖刺滬主板IPO!主打智能開關,募資4.86億擴產電動工具智能零部件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劉靜)近日,蘇州華之杰電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之杰)滬主板IPO回復上交所問詢,更新2023年財務資料。 此次沖刺滬主板IPO,華之杰擬募資4.86
聯電4月營收197億元新臺幣 創下聯電16個月以來營收新高記錄
聯電4月營收197億元新臺幣 創下聯電16個月以來營收新高記錄 根據聯電公布的財報統計數據顯示,聯電4月合并
發表于 05-08 17:23
?318次閱讀
燦芯半導體科創板上市!開盤漲超176%,成功募資5.96億元
。 ? 燦芯半導體在上市首日股價也迎來不錯開端。以55元/股的價格開盤,開盤較發行價19.86元/股漲176.94%。截至11點30分收盤,燦芯半導體最新股價為51.74元/股,漲幅1
軒元資本新一輪近10億元募資,投資聚焦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
近日軒元資本宣布完成合肥軒元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基金(以下簡稱“合肥軒元創投基金”)擴募
佳馳科技沖刺科創板IPO,擬募資12.45億元
成都佳馳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佳馳科技,近日在資本市場邁出了重要步伐。公司更新了2023年度財務數據版本的各項審核問詢回復,并正式提交注冊,全力沖刺科創
海爾智家2023年營收2614億元,海外營收1364億元,擬提升分紅比例
另據財報透露,海爾智家在 2023 年實現的海外銷售成績:共取得海外營收 1364.12 億元,同比增長 7.62%。其中,北美市場實現收入 797.51 億元,同比增長 4.1%;歐
商湯科技2023年全年營收34.05億元
近日,人工智能企業商湯科技發布了2023年全年財務報告。報告顯示,公司全年營收達到34.05億元,同比出現10.6%的下滑。盡管面臨市場挑戰,商湯在虧損控制上取得了一定成效,集團EBITDA(虧損)為54.50
上龍旗科開啟申購,計劃募資約18億元
上海龍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龍旗科技”)正式開啟申購,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本次上市,龍旗科技設定了發行價為26.00元/股,計劃發行6000萬股,預計募資總額將達到約18億元
理想汽車Q1營收增長 預計營收312.5億至321.9億
汽車于報告期內實現了歷史最佳財務業績。第四季度營收417.3億元,同比增長136.4%;季度交付131,805輛,在20萬以上新能源市占率達到16%位居中國汽車品牌第一。全年實現營
上海合晶科創板上市
上海合晶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合晶”,股票代碼:SH:688584)近日成功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該公司以22.66
特種集成電路領軍企業成都華微登陸科創板
成都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成都華微”,股票代碼:688709)今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成功上市,這次IPO擬募資15
華培動力擬募資不超2.24億擴產 把握傳感器國產替代機遇
受益于市場需求增長,2023年華培動力業績預盈9800萬元至1.27億元,同比扭虧。在此背景下,該公司也擬募資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