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2017年,汽車Tier 1級零部件供應商博世公布其在整車電子電氣架構方面的戰略圖,將汽車電子電氣架構分為了三大類,分別是分布式、集中式域融合以及車載電腦云計算。很明顯,目前全球汽車產業正在經歷分布式向集中式域融合的過渡,域控制器成為產業布局的重點。在博世的分類體系下,域控制器共有五大細分:動力域、底盤域、座艙域、自動駕駛域和車身域。傳統汽車座艙是由各種功能單元組合而成的,包括液晶儀表、大屏中控系統、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等。然而,隨著汽車智能化水平提升,車載信息愈發豐富,傳統分布式的功能單元已經無法滿足駕駛員快速獲取信息的要求。座艙域控制器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融合各種信息,并和駕乘人員高效、便捷交互。從產業現狀來看,目前的座艙域控制器方案基本都以支持以太網和CAN總線通信來打造。傳統EE架構下,汽車ECU主要通過CAN和LIN總線連接在一起,隨著功能的豐富,總線數量和復雜度大幅提升。簡化線束是目前集中式域融合架構的一個主要任務,不過并非所有功能器件都已經開始采用以太網通信,因此目前座艙域控制器以“接口標準可訪問”方式連接需要控制的功能單元。其次,目前主流的座艙域控制器芯片都支持軟硬件解耦,也就是不與任何一種操作系統和編程語言綁定,并且后續OTA升級并不影響整體網絡架構,具有更好的延展性。第三是支持標準化軟件框架體系。當前,座艙域控制器芯片需要支持的軟件有三大類:基礎軟件、框架軟件和應用軟件。其中,基礎軟件主要是指Linux、Android、Autosar、系統驅動軟件和接口管理軟件等,負責汽車座艙的基礎功能運轉;框架軟件包括了基礎框架軟件、HMI框架軟件、音視頻框架軟件和云服務框架軟件,主要是面向用戶的功能性開發,包括人機交互、影音娛樂和各種操作控制等;應用軟件則是指各種App,以及一些系統自帶的個性化定制軟件。第四是支持一芯多屏,這當然也是域控制器的精髓所在。在智能座艙域控制器方面,很多方案都是基于高通8155來打造。該芯片是目前市場的主流產品,是820A芯片的升級版,采用7nm制程,整個芯片的AI算力能夠達到8TOPS。一芯多屏是高通8155的拿手好戲,在GPU方面,其采用Adreno 640、Hexagon 690 DSP、Spectra 380 ISP組成的AI引擎,可以支持8路4K視頻的播放。也就是說,高通8155能夠以更高的分辨率支持多屏幕同時輸出。截至目前,小鵬P5、威馬W6、蔚來ET7和ET5、哪吒U Pro、零跑C11、長城WEY旗下摩卡等眾多已上市車型都是基于高通8155打造的智能座艙。對于上述復雜功能的支持要求座艙域控制器芯片具有強大的功能,因此我們看到高通在8155芯片基礎上繼續升級。新一代智能座艙芯片SA8295P采用5nm制程,GPU算力相對于上一代8155提升了200%。目前,該芯片已經在集度汽車上首發。當然,雖然當前在座艙域控制器的核心芯片方面,高通是一家獨大,不過市場上的供應商卻不止高通一家。在核心芯片方面,除了高通以外,國際廠商還有英特爾、三星、恩智浦、瑞薩電子、德州儀器、AMD和英偉達等。不過,在當前世代的產品對比上,沒有廠商的產品能夠和高通8155芯片直接抗衡。在國內,芯馳、聯發科、瑞芯微以及芯擎都推出過座艙域控制器芯片,也有對標高通8155的芯片。不過從市場反饋來看,除了聯發科的MT8666憑借性價比搶奪了部分8155芯片的訂單,其他芯片很難與之抗衡。當然,座艙域控制器是一個綜合的系統。高通8155、聯發科MT8666等芯片只是其中最核心的部分,還包括一些外圍設計。在座艙域控制器品牌方面,擁有偉世通、大陸集團、博世、安波福、電裝、佛吉亞集團、松下、東軟睿馳、德賽西威、航盛電子、三星、現代摩比斯、布谷鳥、華陽集團、上海赫千、遠峰科技等眾多玩家,基本上主流的Tier 1級零部件供應商都有自己的座艙域控制器方案。如上所述,偉世通、大陸集團、博世、德賽西威等公司都是選擇基于高通8155做方案。根據HIS、中商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21年中國智能座艙配置滲透率達到53.3%,預計2022年將上升至59.8%。在市場規模方面,預計2022年中國智能座艙市場規模將達740億元,同比增長14%。市場高速增長將從核心芯片、硬件系統和軟件等方面帶動相關廠商的發展。后續,智能座艙開始更加強調以人為本,給域控制器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聲明:本文由電子發燒友原創,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如需入群交流,請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訪需求,請發郵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更多熱點文章閱讀
- 董明珠:格力為特斯拉供應底盤裝備,白電企業對“造車”達成共識?
- 俄羅斯生產首顆純國產通信衛星!俄衛星實力有多強?
- 歐盟統一充電接口!蘋果:確定改用USB-C!
- Marvell大幅裁撤中國研發團隊,但另一市場正加大在華投資
- 警惕!德州儀器:芯片需求疲軟,正從消費電子蔓延至工業領域!
原文標題:座艙域控制器發展現狀和主要供應商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控制器
+關注
關注
112文章
16444瀏覽量
179314 -
智能座艙
+關注
關注
4文章
976瀏覽量
16415
原文標題:座艙域控制器發展現狀和主要供應商
文章出處:【微信號:elecfans,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英飛凌與Flex聯合展示軟件定義汽車區域控制器平臺
的汽車設計伙伴。 雙方共同展示一款專為軟件定義汽車打造的全新區域控制器設計平臺——Flex模塊化區域控制器設計平臺。該平臺集成了模塊化微控制器(MCU)架構和通用硬件構建模塊,為區域控制
瀾起科技MXC芯片列入首批CXL 2.0合規供應商清單
近日,瀾起科技研發的CXL內存擴展控制器(MXC)芯片成功通過了CXL 2.0合規性測試,列入CXL聯盟公布的首批CXL 2.0合規供應商清單。這是繼2023年率先列入CXL 1.1合規供應商清單后,瀾起科技再次在產品合規性方面
靈動微電子榮獲最佳電機控制器解決方案供應商獎
近日,在2024電機控制先進技術研討會(秋季),由電子發燒友網組織的“2024第五屆電機控制技術市場表現獎”年度評選活動上,靈動憑借多年在電機控制領域的優秀表現,榮獲“最佳電機控制器解
澎湃微榮獲2024年度最佳電機控制器解決方案供應商
近日,在深圳益田威斯汀酒店由電子發燒友網組織的“2024第五屆電機控制技術市場表現獎”年度評選活動中,澎湃微電子憑借在電機控制行業內市場表現優異,榮獲“2024年度最佳電機控制器解決方案供應商
數明半導體參與起草車身域控制器測試方法團體標準
近日,根據《團體標準管理規定》的相關要求,深圳自動化學會組織召開了《車身域控制器場效應管負載能力試驗方法(送審稿)》、《車身域控制器通用功率驅動裝置測試規程(送審稿)》兩項團體標準審定會。
Arm Cortex-R82AE賦能高性能區域控制器設計
在之前的一篇推文中我曾談到過,汽車行業的近期發展趨勢正在推動對汽車架構中區域控制器和域控制器的需求。而基于 Armv8-R 的 Arm Cortex-R52 和 Cortex-R52+ 核心正是滿足
【技術干貨】解密高通汽車域控制器一級電源設計:原理圖設計和PCB設計
的可靠性、高功率密度、開關電源EMC、高效率、高性價比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高通作為智能座艙域控制器的供應商,SA8155和SA8295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中央域控SOC一級電源(從電池輸入一級轉換的電源)的瞬態電流、穩定工作電流
發表于 08-02 13:43
?4029次閱讀
深入分析特斯拉Model 3標準續航版完整拆解
車身域:按位置而非功能進行分區,徹底實現軟件定義車身 同樣是域控制器,特斯拉的域控制器思路始終是更為領先的。舉例來說,作為傳統汽 車供應鏈中最核心的供應商之一,博世是最早提出
發表于 04-06 04:40
?1665次閱讀
榮威RX5智能駕駛域控制器方案
此域控制器的線速端子分布在域控制器的左右兩側;右側主要分布電源、IO、通信接口、GPS天線等端子;左側主要分布了環視、周視、前視的線束端子。
發表于 04-03 11:22
?1479次閱讀
2024年全球與中國7nm智能座艙芯片行業總體規模、主要企業國內外市場占有率及排名
2019 VS 2023 VS 2030
1.5 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1.5.1 7nm智能座艙芯片行業發展總體概況
1.5.2 7nm智能座艙芯片行業
發表于 03-16 14:5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