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電子專業(EE)的學生,應當對三大基礎元件之一的電容相當熟悉才對。但下面的問題,是不是常常困擾你:【電容為什么能儲電能,為什么隔直通交,為什么可以濾波,為什么兩端電壓不能突變,怎么徒手畫電壓電流充放電曲線,怎么理解I=C(du/dt)和Q=CU,怎么理解電容電壓滯后電流90度,怎么用儀器測量電容】等。
帶有電容的電路分析往往不太容易下手,讓我們用一篇文章徹底理順它,開始吧!
首先,你應該已經知道:
異性相吸。(初中物理)
普通金屬片里有相同數量的正電荷粒子和自由電子(帶負電),所以對外顯得電中和不帶電的狀態。(高中物理)
最簡單的電容是由一對靠得近的金屬平板組成的。(初中物理)
電源的本質是對正極的電子克服電場力做功,將其搬運至負極。(高中物理電動勢一章,不記得也沒關系,這里知道就行)
電流的定義:單位時間內導線截面通過的電子數。(高中物理)
好,可以開始了。本節討論問題:【電容為什么能儲電能,怎么徒手畫電壓電流充放電曲線】。
圖1的電容就是由一對普通的金屬平板對組成的,為了說得具體化,【由上述已知第2條】假設上面的金屬板(后簡稱上極板)里只存在4對正負電荷的粒子對(實際上有不計其數對)。然后,突然在該電容兩端加一個電源,下圖是最初始的狀態,上極板里的電荷還沒來得及運動,下面我們一點點分析它們會怎么動。
電源正極帶正電,【由上述已知第1條】電源正極成功吸引了1個上極板上的電子過去,原與之配對電中和的正電荷粒子標記成綠色(顏色是不是很貼切)。如下圖(圖2):
電源正極看,可以啊,很輕松嘛,那我再撬一個電子過來沒問題吧,而后,上極板又失去一個自由電子,又一個正電荷粒子變綠。如下圖(圖3):
電源正極一看,喲嚯,準備繼續吸1個自由電子過來。這時候上極板上的發綠的正電荷粒子數已經有2個了,這些單身的正電荷粒子帶正電,【由上述已知第1條】它們和電源正極一樣也有吸引自由電子的能力啊,套用初中畫力的示意圖的方法,當兩邊的吸引力相等的時候,電源正極不再有能力吸引更多的自由電子過去了,這時候達到一個平衡。如圖4:
最后,電源正極吸引來的電子就一直在電源正極呆著嗎?不對,【由上述已知第4條】電源的作用就是把這些電子再搬運到電源負極。所以,達到平衡后,電容兩個極板電荷的分布如圖5(假設下極板在初始時也同樣擁有4對正負電荷粒子)。上極板失去的兩個電子,最終其實達到了下極板。
敲黑板啦!!!上面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完整的電容充電過程。從時間上看,電源正極起初吸引最容易,受到的拉力(即圖中f+)最小,產生的電而后逐漸困難,上極板中的單身正電荷粒子越來越多,產生的拉力越來越大,最后達到平衡,電源正極不再能繼續吸引電子,這時就叫充電完成。充電電流方向為電子移動方向的反方向,即從電源正極指向電容上極板。
充電完成后,立即撤掉電源,換成一個電阻,如圖6。【由上述已知第1條】下極板的兩個電子受到上極板正電荷的吸引,按箭頭方向跑到上極板,最終電中和。所以,產生了一個與箭頭反方向的電流,這就是電容放電過程。
敲黑板,請看電容放電分析!!!實際情況中,上極板的單身正電荷有無數個,下極板的單身電子有無數個,但數量是相等的。那么下極板的電子到達上極板就有先來后到了,從時間上看,一開始放電的時候,上極板單身正電荷最多,產生的吸引力最大,吸引最多的電子產生最大的電流。逐漸地,上極板的單身正電荷部分被電中和了,產生的吸引力就逐漸降低了,直到下極板的單身電子全部到達上極板,與上極板的單身正電荷電中和完成,電容的放電過程也就完成了。
重重重重重重地敲黑板!!!關于電容的電壓電流在充電和放電時隨時間的曲線怎么畫,掌握一個最重要的點:根據上面的詳細分析,不管充電放電,電子的移動都是先容易后難。而電壓和電流的變化都是電子移動帶來的,所以不管是電壓還是電流,不管是充電還是放電,曲線斜率都是先大后小。只要掌握了這個規律,結合大家容易掌握的知識,畫出圖7的曲線,應該是易如反掌了。
審核編輯 黃昊宇
-
電容
+關注
關注
100文章
6144瀏覽量
15265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電池充放電測試系統:定制需求與適用廠家分析
物聯網系統中二次電池無線充放電方案硬件設計分享_無線充放電芯片

電磁振蕩充放電怎么判斷
電磁振蕩充放電的原理、過程及影響因素
飛輪儲能系統充放電電阻-水冷泄放電阻選型參考

電容充、放電時間與哪些因素有關
電容充放電過程中電壓的變化規律
鋰電池充放電測試方法詳解

電池模擬器模擬測試電池充放電性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