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IGBT是綜合MOS管和雙極型晶體管優勢特征的一種半導體復合器件,作為功率半導體分離器件的代表,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工業控制領域,所涉及領域幾乎涵蓋社會的各個方面,市場需求增長空間巨大。近幾年中國IGBT產業在國家政策推動及市場牽引下得到迅速發展,但技術方面與國際大廠仍有較大差距,國際大廠中以英飛凌為代表,技術已發展到微溝槽性IGBT,并達到量產水平。
從1980年至今,IGBT經歷了六代技術的發展演變,過程如圖1所示,分別是第一代平面穿通型(P.PT),第二代改進的平面穿通型(P.PT),第三代平面非穿通型(P.NPT),第四代溝槽非穿通型(Trench.NPT),第五代平面柵軟穿通型(P.SPT)和第六代溝槽柵電場-截止型(FS-Trench)。主要是圍繞以下3種核心技術及與其同步的載流子濃度分布優化技術發展:(1)體結構(又稱襯底):PT(穿通)→NPT(非穿通)→FS/SPT/LPT(軟穿通)。(2)柵結構:平面柵→溝槽柵。(3)集電極區結構:透明集電極→內透明集電極結構。
IBGT芯片在結構上是由數萬個元胞(Cell)重復組成,工藝上采用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和功率器件技術制造而成。每個元胞(Cell)結構如圖2所示,可將其分為正面MOS結構、體結構和背面集電極區的結構三部分。
1 體結構的發展
IGBT 的體結構設計技術發展經歷從穿通(PT)-非穿通(NTP)-軟穿通(SPT)的歷程。
(1)穿通結構(Punch Through,PT)特點。隨著外延技術的發展,引入N型緩沖區形成穿通結構,降低了背部空穴注入效率,實現了批量應用,但限制了高壓IGBT的發展,最高電壓1 700V。
(2)非穿通結構(Non Punch Through ,NPT)特點。隨著區熔薄晶圓技術發展,基于N型襯底的非穿通結構IGBT推動了電壓等級的不斷提升,并通過空穴注入效率控制技術使IGBT具有正溫度系數,能夠較快地實現并聯應用、高短路能力,提高應用功率等級,并且不需要外延工藝從而降低成本。NPT技術缺點為器件漂移區較長,電場呈三角形分布,硅片較厚,靜態和動態損耗較大。
(3)軟穿通結構(Soft Punch Throughput,SPT)特點。NPT結構隨著電壓等級的不斷提高,芯片襯底厚度也隨之增加,導致通態壓降增大,靜態和動態損耗較大。為了優化通態壓降與耐壓的關系,局部穿通結構(又稱為軟穿通)應運而生,ABB稱之為軟穿通(Soft Punch Throng,SPT);英飛凌稱之為電場截止(Field Stop,FS);三菱稱之為弱穿通(Light Punch Through,LPT)等多種不同名稱。在相同的耐壓能力下,軟穿通結構(SPT)比非穿通結構(NPT)的芯片厚度降低30%,芯片尺寸大幅度減小,動靜態性能可擴至30%以上。同時仍保持非穿通結構(NPT)的正溫度系數的特點。 近年來出現的各種增強型技術及超薄片技術都是基于軟穿通的結構。
2 正面MOS結構的發展
IGBT的正面MOS結構包括柵極和發射區,其中柵的結構從平面柵(Planar)發展為溝槽柵(Trench)。
(1)平面柵。平面柵有較好的柵氧化層質量,柵電容較小,不會在柵極下方造成電場集中而影響耐壓,經過優化也可改善器件工作特性,如降低開關損耗等,在高壓IGBT(3300V及以下電壓等級)中被普遍采用。
(2)溝槽柵。溝槽柵結構將多晶硅柵從橫向變為縱向,有效提高元胞(Cell)密度,有利于降低功耗,同時載流子分布更理想,溝道電流大,被廣泛應用于中、低(1700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IGBT器件中。溝槽柵的缺點是相對于平面柵結構工藝較復雜、成品率與可靠性降低,柵電容比平面柵結構大,目前先進的增強型技術通過優化正面MOS結構,靠近發射極一端的電子注入效率,從而優化導通壓降與關斷損耗的折中關系。
技術發展具有階段性,每種產品都存在多種技術共同使用的情況。IGBT產品從1980年代初期的非穿通平面柵結構(NPT Planar)發展到現在的主流的場溝道截止結構(Field Stop Trench),發展趨勢無疑是朝著芯片更薄、更小,性能更優越的方向前進。通過在Infineon(IR)官網進行選型及對產品資料查找,查找到由IR公司制造的IGBT產品結構及每代產品的特點。經過對已生產的包含上述技術的IGBT產品進行詳細工藝分析,以Infineon(IR)的歷代產品為例得到一些數據。
經過對4款產品的基本分析,整理出以下信息。由于柵節距(Gate Pitch)在IGBT器件中可作為元胞節距(Cell Pitch),在表1中以元胞節距(CellPitch)進行統計。分析得出:
(1)IR公司結合自有的生產工藝及國際通用IGBT技術定義產品代,并基本處于技術領先的位置。
(2)在不同代產品中的相關技術保持工藝一致,如平面柵結構中的多晶硅厚度為1μm左右,溝槽柵結構中的溝槽深度為5.5μm左右。將以上Infineon(IR)第四代到第七代產品的實驗數據與其發布的技術發展示意圖結合,整理出如圖3所示產品技術發展的參考示意圖。
3 IGBT的分析方法
對于IGBT的分析,形成的分析方法主要包含4個步驟:
(1)查找相應的理論支撐;(2)選取適合的樣品;(3)使用平面及縱向分析進行實驗;(4)實驗數據與理論支撐比對分析。使用平面及縱向分析進行實驗。對樣品進行平面及縱向分析是集成電路中常用的實驗方式,本文提到的分析方法中,選取適合產品及技術的實驗方案是進行實驗這個步驟的重要前提,只有實驗方案正確,才能夠獲取真實的數據并與理論支持比對,得到合理的判斷。
IGBT主要平面分析方法:使用反應離子刻蝕機去除IGBT產品中的鈍化層或介質層,配合使用研磨機去除IGBT產品中的金屬層,可以進行平面逐層分析。使用光學顯微鏡和掃描電子顯微鏡觀測去除不同層次前后的產品。觀測內容涉及芯片形貌特征、元胞尺寸測量等。
IGBT主要縱向分析方法:IGBT縱向分析主要包括基本縱向分析以及縱向染色分析,主要使用到研磨機進行樣品制備。經過樣品制備后,需要使用掃描電鏡觀測縱向形貌、層次結構、尺寸測量以及各層成分的分析??v向染色分析需要使用光學顯微鏡配合掃描電子顯微鏡,觀測染結的結構、形貌尺寸等。在項目過程中,一般會同時使用以上兩種分析方法。
4 結語
基于EDA仿真驗證進行芯片研發的方法在業內已廣泛使用,與集成電路芯片不同,分立器件的研發由于種類繁多,工藝差異明顯、仿真工具有限等,無法使用通用的此類方法,而是需要針對器件或工藝制定具體方法并實施項目。
審核編輯:劉清
-
IGBT
+關注
關注
1267文章
3809瀏覽量
249384 -
eda
+關注
關注
71文章
2769瀏覽量
173457 -
MOS
+關注
關注
32文章
1279瀏覽量
93949
原文標題:IGBT器件結構及其分析
文章出處:【微信號:wc_ysj,微信公眾號:旺材芯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