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國家“雙碳”目標發展戰略的倡導下,各行各業先后出臺了碳中和實現路徑,綠色金融轉型成為必然趨勢。銀行作為實體經濟資金融通中介,其環保態度與政策能有效地引導企業和個人的生產、消費行為向低碳轉型,也就是說,銀行業在推動全行業綠色轉型進程中將起到決定性作用。
對商業銀行來說,綠色金融不是一個新的話題,從國家十四五規劃落地以來,雙碳經濟開啟了歷史性嶄新的篇章。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在《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方案》明確將綠色金融評價結果納入央行政策和審慎管理工具,監管的剛性要求是商業銀行推動綠色金融轉型的強大動力。另外,當前全球經濟形式下行,疫情面臨持續管控,企業融資需求走弱,商業銀行信貸投放乏力,亟需挖掘新的藍海市場來擺脫資產業務的困局。綠色金融轉型既符合監管要求,又代表了未來發展的方向。
在綠色金融大勢所趨之下,商業銀行將面臨多方面的重大挑戰,包括但不限于:
1) 環境信息披露:環境信息披露將逐漸成為衡量銀行“優劣”的重要標尺,促使銀行更加重視非財務指標的成績單,以應對日益嚴格的監管要求。
2) 結構轉型帶來違約風險:銀行需關注信貸結構變化對信貸資產帶來的潛在違約風險,要求銀行加強對氣候風險的測量和評估。氣候風險壓力測試是金融行業廣泛認可的工具,可以評估各種情景假設下氣候風險與中國產業結構調整預期帶來的財務違約風險程度。目前,由于存在歷史積累環境損失數據不足、研究方法與實際數據顆粒度存在差異等問題,商業銀行對氣候風險壓力測試模型的探索和建立仍處于起步階段。
3) 客戶綠色評級:銀行所能獲取的對公客戶環境信息數據存在內容不統一、數據可信性不足、信息碎片化等問題,導致銀行在獲取、整合及分析客戶綠色數據的過程中都存在極大的挑戰,難以構建具有公眾信服力的綠色評級體系。
4) 融資風險管控:面對綠色轉型經濟中的新需求,尤其是綠色產業鏈中的中小企業缺乏連續的財務報表、資金難監管,銀行對于能源轉型的新興行業認知不深,依靠現有傳統的信貸政策、人員技能很難做到精準的融資項目風險防控。
現在已是“無科技不金融”的時代,為了突破綠色金融轉型面臨的種種困難和挑戰,銀行業需要著手考慮建立集數據融合、分析及可視化等功能于一體的以綠色金融為核心的數據平臺,利用平臺和相關技術破局,支持綠色金融的產品服務、綠色金融監測和信息披露、綠色金融風險管理等應用,為綠色金融轉型實現數字化賦能。
IBM綠色金融數據平臺藍圖
IBM是全球領先的混合云與人工智能以及企業服務提供商,近50年來深耕可持續發展領域,積累了的豐富實踐經驗。IBM認為,銀行業要實現綠色金融快速轉型,亟需建立一套集數據融合、數據分析、數據可視化、場景應用等多功能、全流程為一體的綠色金融數據平臺。從綠色金融應用場景出發,深入挖掘數據需求,廣泛搜集綠色數據,嚴格管控數據質量,構建綠色金融指標體系,全面提升自身的綠色運營、綠色業務和綠色風控能力。
IBM 綠色金融數據平臺,依托圖計算模型,將分布在不同渠道中的綠色數據通過圖譜融合到一起,實現知識聚合,智能挖掘多元信息中蘊含的高價值信息,以可視化的方式呈現各數據主體之間的關聯關系,按照預定的統計口徑和測算方法輸出綠色金融指標,支持覆蓋豐富的業務場景的綠色金融應用平臺。
IBM提出的綠色金融數據平臺藍圖規劃總共分為四個層次:
① 基于NLP技術的數據提取與校驗;
② 依托知識圖譜前沿技術的數據融合及可視化;
③ 依托于圖數據庫的綠色金融數據分析及指標體系的構建;
④ 基于圖數據庫及指標體系的綠色金融場景應用。
IBM綠色金融數據平臺藍圖規劃
01數據提取與校驗
我國早期綠色金融相關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環境信息的披露,但沒有對披露內容、形式進行統一強制性要求,企業環境信息披露形式分散且數據可比性差,多以碎片化文本信息形式存在。現階段,對銀行而言,要獲得其對公客戶環境信息的全視圖數據必須進行多渠道信息的整合,需要借助NLP前沿技術手段進行數據的提取,并通過結合算法和人工審核流程保證數據質量。目前,銀行獲取客戶綠色數據的渠道包括但不限于:銀行內部數據、企業年報、綠色金融專題報告、可持續發展報告、權威新聞媒體、招股說明書、政府部門、監管機構等。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綠色金融”滲透到國家發展戰略層面,政策制度的不斷加強,綠色金融數據現狀將得到改善。我國生態環境部于2021年12月21日最新發布的《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中已對環境信息披露的主體、內容、時限及監管處罰要求等進行了統一規范,隨著制度的貫徹實施,各企業披露的環境信息數據質量將呈逐步提升趨勢。
02數據融合與可視化
考慮到國內企業的綠色金融數據披露現狀和未來爆發式增長的趨勢,通過傳統方式搜集、處理企業信息顯得力有不逮,圖的優勢慢慢凸顯出來。根據IBM的實踐經驗,企業知識圖譜是對多源異構數據和多維復雜關系的處理與可視化展示最直接也是最快速能夠賦能銀行業的應用。
銀行從公司官網、年報、綠色金融專題報告、新聞媒體、政府部門及監管機構等渠道搜集到的綠色數據信息格式不一致,結構碎片化,存放位置分散,若以傳統關系型數據庫存儲信息,難以直觀地洞察出數據之間的關聯關系,導致數據價值難以留存。若能將這些信息整合起來,以體現數據關聯性的知識圖譜展現出來,本身就會產生巨大的價值。
03構建綠色金融指標體系
IBM綠色金融數據平臺支持對底層數據的加工分析,形成可供應用的綠色金融指標體系。根據IBM在指標體系梳理方面的實踐經驗,各家銀行需從自身內外部業務發展特點著手,將各個應用場景的業務流程層層拆解,根據核心痛點及需求定制關鍵指標,結合行內獨有的數據,形成具有銀行特色的綠色金融指標體系。綠色金融指標的篩選和定制需要遵循兩點重要原則:一是注意指標的量化程度。從國內綠色金融已有實踐來看,定性指標對于個體的區分度不大;優先選取量化程度較好的指標,能夠提高綠色評級的敏感性和精準性。二是注重數據的可獲得性和可靠性。綠色金融業務應用結果的準確性既取決于指標體系設計的科學性,也取決于所選指標對企業真實情況的反映程度,除權威的公開數據之外,銀行也可通過對內部客戶數據的深度挖掘,豐富綠色金融指標體系的維度信息,增強數據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04賦能綠色金融應用場景
依托于前沿金融科技技術的綠色金融數據平臺打通了從數據獲取、校驗、整合、分析到數據應用的全鏈路,奠定了堅實有效的數據基礎,能夠為日益豐富的綠色金融應用場景賦能,滿足銀行環境信息披露、氣候風險量化評估與管控、助力產業鏈綠色轉化、綠色金融產品創新等場景需求。
IBM綠色金融數據平臺的應用場景
在“無科技不金融”的時代,在外部監管對環境信息披露要求逐步細化、量化、體系化的大背景下,商業銀行打造綠色金融數據平臺已成為必然趨勢。綠色金融數據平臺作為銀行業實現快速綠色轉型的科技產物,將支持銀行業多元化的綠色金融轉型應用場景,滿足外部監管、內部運營、業務發展及風險管控需求,助力銀行應對綠色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困局。
環境信息披露
為響應國家“雙碳”發展戰略目標,監管機構關于銀行環境信息的披露要求逐步細化、范圍逐步擴大、績效評估趨向量化。2020年,銀保監會在《綠色信貸統計制度》的基礎上制定了《綠色融資統計制度》,擴大了銀行綠色業務的統計范圍,細化了綠色融資項目分類,增加了節能減排指標;2021年,由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金融評價方案》明確了加權計算的量化評估方法。
商業銀行可以基于綠色金融數據平臺按照預設的統計口徑和測算邏輯快速獲取自身披露報告及監管要求所需的各類綠色指標,形成標準化的披露統計數據,降低金融機構的披露成本,同時增加披露的準確性。
氣候風險管控
氣候風險是指因氣候變化引起的物理風險或轉型風險(如極端天氣事件造成的損害或碳密集行業的資產價值下降等),其發生可能通過一系列不同的傳播渠道影響經濟和金融系統。風險管理作為金融機構的一項基本任務,奠定了金融穩定的基礎。隨著全球氣候與環境風險的日益凸顯,金融機構亟需將氣候風險納入現有的風險管理框架,識別氣候風險,降低運營風險。
商業銀行可通過綠色金融數據平臺抓取環境數據,引入大數據分析技術加工氣候指標,進一步通過探索和建立氣候壓力測試模型,對氣候風險進行量化評估。
同時,商業銀行為了防范企業綠色轉型引發的“漂綠”現象,基于綠色金融數據平臺研發識別“漂綠”的相應線索及指標,幫助銀行識別偽裝而成的綠色項目,減少潛在風險。
助力產業鏈綠色轉化
助力產業鏈綠色轉化是指隨著能源產業鏈的綠色轉型,不僅扶植新型綠色產業,更多助力大量的傳統型、非清潔、非綠色、中高碳企業的轉型。銀行的作為實體經濟資金融通中介,其投融資決策、信貸策略等經濟活動態度能夠有效引導企業向低碳綠色運營轉型。
綠色金融數據平臺支持數據分析和指標體系的構建,形成企業客戶綠色畫像標簽,建立綠色風險評估體系,幫助銀行全面了解和追蹤客戶的綠色行為,針對綠色產業鏈上不同綠色評級的企業客戶制定差異化信貸策略,輔助進行投融資決策,引導企業向綠色低碳運營轉型。
例如:綠色轉型比較急迫的是能源產業鏈的轉型,以電力能源產業鏈為例,供給側和需求側的生態鏈上,核心企業包括發電企業、輸配電企業和售電企業,上游企業包括燃料供應商、設備供應商、電力設計院等,下游用電方包括工業企業、服務企業及廣大居民。在供給側,金融科技可以構建能源開發和能源轉型的場景,提供平臺融資、信息監測, 需求側可以提供供應鏈金融,利用大數據做綠色畫像、資金追蹤、圍繞綠色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提供差異化的信貸策略。
綠色金融產品創新
綠色金融產品創新是銀行洞察綠色場景,運用金融科技手段開發新的場景金融產品。
綠色金融數據平臺可通過捕獲用戶日常生活中產生的綠色行為數據,基于大數據分析及權威碳排放計量規則,輸出具有個人客戶特色的綠色指標,重塑個人消費者綠色畫像,打造適用于個人客戶的綠色消費金融產品。
利用生態數據場景,對公企業的貿易、制造、物流等生態場景數據,例如:高新產業園區、貿易企業聚集的自由貿易實驗區、大型港口等,挖掘應用場景特點,創新對公客戶綠色供應鏈金融產品。
科技賦能綠色轉型應用案例
案例:IBM 幫助一家一級石油天然氣公司識別、評估其氣候相關的財務風險
在氣候風險識別方面,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已經就如何進行氣候風險識別提供了指導,但公司仍需通過深入的研究和模型優化來量化評估氣候相關風險(包括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
利用Climanomics 這個市場領先的氣候風險平臺,IBM幫助這家石油天然氣公司量化其物理風險,并開發了一個框架來識別和評估其轉型風險。通過對轉型風險的結構化思考,該平臺能夠根據對公司的價值和執行的可行性來進行評估分析。
第一階段的工作IBM針對超過1000億的實物資產分析可能面臨的7種不同的氣候相關物理風險,識別出全球風險最大的領域,并分別制定了相應的應對風險的投資策略,為2100年不斷變化的風險格局做好準備。第二階段,IBM為識別轉型風險開發了一個框架,并制定了實現路線圖。
IBM在綠色金融數據平臺方面的獨特優勢
IBM不僅是信息技術領域的領導者,也是全球可持續發展實踐的先行者。IBM行業和技術專家云集,擁有強大的實施團隊陣容、豐富的經驗積累(包括銀行業綠色金融解決方案和大型數據平臺實施的經驗)及領先的產品技術,鑒于此,IBM在搭建綠色金融數據平臺方面具有全方位的獨特優勢。
強大的團隊陣容:IBM Consulting大中華區銀行解決方案相關團隊在數據領域方面行業及技術專家云集,擁有專業的實施團隊。 IBM中國客戶創新中心為 IBM 在全球的第二大客戶創新中心網絡,為客戶提供定制化技術和服務,在全國8個城市運營,采用 IBM 車庫方法與客戶共同創新,運用 IBM 靈動交付模式幫助客戶提高業務彈性,通過 IBM 設計思維及敏捷方法,重塑體驗為客戶提供AI、云計算、區塊鏈、物聯網等服務。
豐富的經驗沉淀:IBM 作為業界最富盛名的IT咨詢服務廠商之一,擁有豐富的大型平臺搭建實施經驗。另外,在綠色金融方面,IBM憑借多年的行業洞察和技術積累,已為北美、歐洲、亞洲多家海外銀行提供包含ESG行動路線圖、氣候風險分析在內的多項綠色金融相關解決方案,擁有豐富的海外銀行合作案例。
領先的產品技術: IBM是全球 IT 產業唯一一家百年企業, 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每年在研發領域的投資超過 60 億美元,連續 28 年榮登美國專利榜榜首。擁有業內最大的技術研究機構、優化的產品研發流程;產品線涵蓋大數據整合、大數據管理、大數據分析及業務應用,而且在各細分領域都處于引領地位,真正提供端到端解決方案;產品既支持傳統架構,也支持R、Spark、Hadoop等開源技術;以強大的國內產品開發和技術支持團隊作為其堅強后盾。
結語
推動構建綠色金融體系建設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政策、產業、金融機構等多方合作乃至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對銀行等金融機構而言,通過各類綠色金融創新產品和機制的引導,將更多資源流向綠色低碳產業,助力“雙碳”經濟、實現“30·60目標”,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人類家園。
-
IBM
+關注
關注
3文章
1777瀏覽量
74960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66瀏覽量
138119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18瀏覽量
13799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IBM報告:2025年銀行業Gen AI采用率將大幅攀升
浪潮信息參編《中國金融科技發展報告(2024)》,為數字金融打造新型算力底座

IBM將在云平臺部署AMD加速器
天合光能受邀出席2024第三屆綠色金融論壇
本源量子等向北京“金融量子云實驗平臺”提供自主量子算力

IBM watsonx平臺為球迷帶來全新觀賽體驗
鏡舟科技與西南證券達成戰略合作,以數據賦能金融決策新高度
IBM助力圖靈新智算構建全能AI平臺
北京金融大數據有限公司X百望云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共同發布“金數數據要素流通云平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