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業如何具備穿越經濟周期盈利能力?科大訊飛在財報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近日,科大訊飛發布財報顯示,科大訊飛2021年營收為18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30億元增長40.61%。2021年凈利為15.56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3.64億元增長14.13%;扣非后凈利為9.8億元,較上年同期的7.67億元增長27.54%。
科大訊飛營收增速保持了之前10年的高增長態勢,其中,智慧教育業務營收60.07億元,同比增長49.47%;開放平臺及消費者業務營收46.87億元,同比增長52.19%。科大訊飛研發投入也持續增長,達29.36億元,同比增長21.50%。
“在不確定性的當下,訊飛不僅要保證業務快速增長,更要保持業務可持續、良性、穩健地增長。2020年底,我們提出建設根據地。無論經濟環境好壞,根據地業務都是幫助我們穿越經濟周期的有效保障。”4月22日,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在2021年度及2022年第一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說道。
主營業務經營質量提升
科大訊飛一季度營業收入為35.06億元,同比增長40.17%,扣非歸母凈利潤1.46億元,同比增長37.73%。
2022年一季度開局在非常不確定的經濟形勢下,為全年業務的開局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財報顯示,2021年,科大訊飛可持續發展和長期盈利能力進一步增強,到2022年這一趨勢依舊在延續。
而這與劉慶峰提到的“根據地業務”密不可分。“根據地業務”可以理解為“可持續增長的核心業務”,占科大訊飛總收入超50%。經過過去一年布局,科大訊飛進一步將根據地建設分為G-B-C融合型根據地、市場覆蓋型根據地、剛需未來帶動型根據地、價值客戶型根據地和C端根據地。
其中的G-B-C發展模式在業績說明會上被屢屢提及,這具體指什么?劉慶峰解釋道,訊飛智慧教育產品主要分為面向地市縣等區域(G端)的因材施教解決方案,面向學校(B端)的校內大數據精準教學、英語聽說考試等,面向家長孩子(C端)的AI學習機。
智慧教育業務也是科大訊飛傳統優勢業務,財報顯示,智慧教育業務(教育產品和服務)實現營收超60億元,同比增長49.47%,占總營收比為32.82%。報告期內,科大訊飛智慧教育因材施教綜合解決方案(G端)持續落地,在鄭州市金水區、武漢市經開區、青島市西海岸新區、沈陽大東區、吉林長春市、蕪湖市弋江區等近20個市、區(縣)持續落地。
吳曉如進一步透露,在G-B-C融合型根據地建設中,訊飛的英語聽說教考管理平臺在G端已經覆蓋14個省份的中高考,2021年又新增29個地市的中考服務。面向英語聽說的學習,訊飛面向學校推出了AI聽說課堂,面向個人又推出E聽說產品,受到學校師生認可,如今C端用戶量已達1800萬。該平臺去年收入超5億,同比增長達45%。
從市場結構和實際表現看,在區域因材施教領域,科大訊飛幾乎沒有對手。科大訊飛在G端、B端的穩固地位既實現了標準產品應用的大規模驗證落地,同時,黏性和替換成本顯著提高,從而形成極高的競爭壁壘。另一方面,G端、B端的項目,并非一次性合作,后期的長期運營也將為公司帶來穩定長期營收,還能為C端的發展提供扎實的基礎,因材施教+個性化學習手冊+學習機有望形成共振。
這一模式也在智慧醫療賽道上獲得驗證,毫無疑問的是,若科大訊飛加快落地深度,則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利潤率,都能有一個極為積極的想象空間。
穩健布局未來
高企的行業壁壘背后無疑不得益于科大訊飛始終堅持的源頭核心技術創新。
僅2021年,科大訊飛在人工智能關鍵核心技術領域的國際重要賽事中一共摘取11項冠軍,相關成果進一步強化了公司在教育、醫療、消費者等領域的技術壁壘和領先優勢。
科大訊飛擁有全球先進的智能語音和人工智能核心技術,這些核心技術全部來自于科大訊飛的自主研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科大訊飛核心技術并不受制于人。同時,科大訊飛已切換到以國產供應鏈為主的非美供應鏈體系,供應鏈安全大有保障。
此舉也高度契合了國家對“建設科技強國”的戰略部署。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了2021年的八大重點任務,其中前兩條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報告期內,2021年財政主要支出政策首先是推動創新發展和產業升級,支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2021年3月,國務院編制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表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根據最新披露的報告顯示,2021年科大訊飛新增相關研發費用6.28億元,相關研發費用總額達28.3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8.43%,增加人員儲備3301人。劉慶峰解釋,基于對人工智能戰略機遇的把握,公司加大了面向未來的投入。同時劉慶峰也坦言,2022年人員不會增長太多,大概5%-10%。
另一方面,也要用人工智能切實解決社會剛需命題,科大訊飛注重產品的規模化推廣,用統計數據來證明應用成效,通過數據的自我迭代和循環,實現人工智能技術在具體場景中的產品化和規模化,形成領先一步超前一路的代差,也成就了科大訊飛持續的核心競爭力。
2021年新增的三千多名員工中,僅產研人員就增加1900余人,加大在教育、醫療、汽車、學習機等領域的研發,加大面向未來根據地業務的研發投入。還面向一線新增950名員工,更好推進根據地業務布局。此外,今年初訊飛發布面向未來的訊飛超腦2030計劃,過去兩年也加大了研發投入,去年新增數百人。
科大訊飛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正是圍繞著公司的長期發展做前瞻布局。正如劉慶峰所說,“當下,訊飛不僅要保證業務快速增長,更要保持業務可持續、良性、穩健地增長。加大產研投入、深耕根據地業務,對應的正是科大訊飛發展的兩個關鍵驅動力——系統性創新和根據地建設。”
審核編輯:湯梓紅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43瀏覽量
240209 -
科大訊飛
+關注
關注
19文章
818瀏覽量
61501 -
智慧教育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8瀏覽量
620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