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電池(LIB)通常在室溫下運行,但某些應用也要求其在更高的溫度下運行。層狀過渡金屬氧化物是LIB中應用最廣泛的正極活性材料(CAM),具有高能量和功率密度以及長循環壽命。但對于CAM而言,高溫運行會加速其失效。因此,系統地比較CAM在常溫和高溫下的長循環性能,并弄清CAM在高溫與室溫下的衰減機理至關重要。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Hubert A. Gasteiger等人系統地比較了富鎳NCM811在兩個不同溫度下的容量衰減。與22℃相比,NCM811在45℃下降解,導致容量損失增加了一倍以上。與CAM體相和表面有關的潛在降解機理通過幾種非原位技術進行了定量。結果證明降解主要發生在一次顆粒表面,形成高電阻的無序表面層,到測試結束,其厚度在22℃時達到≈6nm,在45℃時達到≈12-14nm。此外,高溫下,體相中的鋰鎳混排比增加了約1%–2%,但其對容量損失的貢獻仍難以確定。相關研究成果以“A Comparative Study of Structural Changes during Long-Term Cycling of NCM-811 at Ambient and Elevated Temperatures”為題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Journal of The Electrochemical Society上。
【內容詳情】一、電化學全電池數據
設計了NCM811/預鋰化石墨全電池,以了解降解過程。圖1顯示,在6個電池中,容量衰減的重現性非常好。
圖 1、NCM811/預鋰化石墨全電池在45℃下的循環性能。(a)比容量。(b)平均充放電電壓。(c)65% SOC時的DCIR電阻。
表I比較了45℃與22℃測試開始(BOT)放電容量值,以及測試結束時的放電容量值(EOT)。45℃下6圈的BOT容量比22℃下18圈增加了≈24 mAh g?1,這歸因于高溫下的動力學增強。但是,在45℃時衰減更快。
表 1、C/2放電容量的比較。
C/2下每圈容量衰減比C/10多,表明過電位引起的容量損失可能是由于高電阻表面層的形成或CAM體電阻增加引起的。圖1b顯示,平均放電電壓的降低始終高于平均充電電壓的提高。即,對于相同鋰含量,在放電過程中正極電阻要高得多。圖1c顯示了正極直流內部電阻(RDCIR)的演變,所有六個電池的RDCIR幾乎呈線性上升。
表 2、比較NCM811正極在22℃和45℃下C/2和C/10循環時平均電壓的變化。
二、通過EIS驗證DCIR測量
由于DCIR測量不能確定循環時正極電阻的哪個分量會增加,因此對軟包電池電極進行了非原位EIS分析。
圖2、軟包電池正極非原位EIS分析。(a)在與全電池DCIR脈沖相同的條件下測量阻抗譜。(b)將平均RDCIR與正極電荷轉移電阻(RCT)進行比較。
如圖2a所示,對稱的Li/自支撐石墨(FSG)電池阻抗虛部在≈1 Ω cm2以下,實部在≈5 Ω cm2以下。與NCM811正極相比,這些阻抗非常小。圖2中頻譜具有兩個半圓:(i)高頻下的一個小半圓,以及(ii)低頻下的另一個半圓,其直徑在循環時會顯著增加。高頻半圓對應于正極和集流體之間的接觸電阻(Rcontact)。低頻半圓代表多孔電極中的電解質相(Rion)和電荷轉移電阻(RCT)。Rcontact在≈12–26 Ω cm2范圍內。對于循環250圈的樣品,Rion值為≈0.75–1.5 Ω cm2。45℃下,RCT從6圈后的≈7 Ω cm2增加到700圈后的246 Ω cm2。這比22℃時要高得多,表明在高溫下形成了更厚的高電阻表面層。
圖2b顯示,整個循環過程中,RDCIR和0.1 Hz時的低頻阻抗(Z0.1Hz)均在±10 Ω cm2之內。即使此處測得的RCT主要來源于從CAM表面逐漸向其內部生長的尖晶石巖鹽相,但也存在著電解質分解產物形成高電阻表面層的可能性,通常將其稱為正極-電解質中間相(CEI)。高頻半圓顯然無法辨別兩種不同類型的表面層的出現。但是,可以基于(i)電解質對陽極氧化的電化學穩定性和(ii)對反應性晶格氧的化學穩定性來評估CEI的重要性。總之,不能完全排除CEI的形成,特別是在45℃下,析氧和電解質分解都增加了。RCT在充電開始和結束時都顯著增加,這是由于鋰在尖晶石表面層中的擴散變慢所致。
三、通過XPD分析了整體穩定性和鋰鎳混排度
層狀氧化物整體穩定性通常指陽離子混排度,其中過渡金屬不可逆地從TM層移動到Li層。精修結果顯示原始和EOT之間的LiNi混排度沒有系統的變化,保持恒定在3%。
圖 3、放電狀態下NCM811電極的非原位XPD確定Li-Ni混排。(a)700圈后,對EOT NCM811進行精修。(b)Li-Ni混排演變。
表3、NCM811(原始CAM粉末,原始電極以及循環和放電電極)的精修結果。
圖3a顯示,除了2 wt%導電石墨外,沒有其他雜相。NCM811層狀結構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圖3b顯示,XPD數據只有在400圈后有所不同,偏差為≈0.6%。從原始CAM開始,其鋰鎳混排比≈1.8%–2.0%。對于僅循環了6圈的正極,Li-Ni混排度與原始CAM粉和原始電極一致。繼續循環,Li-Ni混排會增加≈1%–2%。總之,在700圈中,由循環誘導的Li-Ni混排增加可以忽略不計,體相中Li擴散動力學減慢對容量衰減的貢獻可能較大。
四、通過XPD分析獲得鋰含量從放電狀態正極的XPD分析表明,循環后放電NCM811鋰含量穩步下降,可能是過電勢增加所致。
圖 4、NCM811在充放電狀態下的鋰含量。(a)循環1和循環2中,c/a與OCV的關系,以及與NCM811的c/a曲線的比較。將c/a數據點轉換為鋰含量:(b)放電狀態鋰含量xLi,dis;(c)充電狀態鋰含量xLi,cha。
圖4a顯示,完全充放電狀態下的c/a與初始校準曲線完全吻合,與循環溫度無關。c/a值在充放電狀態下都隨著循環而增加,表明OCV窗口正在縮小。由于c/a=f(OCV)相關性在循環時保持不變,且由于OCV是絕對SOC的間接度量,因此可以繼續將c/a轉換為鋰含量。
首先看一下BOT值,45℃的容量比22℃高≈24 mAh g-1。該容量增加主要在放電狀態下發生,因為在放電狀態下xLi,dis高≈0.08,而在充電狀態下xLi,cha僅低≈0.02。固態鋰擴散會阻礙鋰在放電過程中插回到層狀氧化物中。xLi,dis隨循環不斷地減小,而xLi,cha隨著循環增加。此外,xLi,dis在550和700圈之間不再繼續減小。45℃下700圈后xLi從BOT到EOT的變化ΔxLi,dis和ΔxLi,cha比22℃下1000圈后高約1.4-1.5倍,這與較高溫度下更強的過電勢增長相關。
五、容量損失分析
材料損失可以通過在一次顆粒周圍形成高電阻的貧氧表面層來解釋,活性材料損失計算如下:
其中是第i個循環中電化學測得的放電容量(EC),而是從XPD推斷出的理論容量:
和之間的差值表示第i個循環中活性材料損耗;如果將此差值用歸一化,則反映了活性材料的相對損耗。
圖5顯示,在45℃下循環的電極,通過EC與XPD方法獲得的活性材料損失匹配度在±1%內。
圖5、在45℃下3.0–4.5 V之間循環時NCM811的材料損耗。
對于22℃下循環的電極,大多數活性材料會在前200–300圈內損失,然后趨于平穩,并在1000圈后達到≈8.5%。對于45℃下循環的電極,材料損失在開始時顯示出相似的趨勢。45℃下700圈后的EOT值≈15.6%-18.2%,是22℃下1000圈后的兩倍。
但是,是什么導致溫度依賴性的呢?在高溫下更明顯的物質損失表明存在一個更厚的重構貧氧表層。但是,SOC上限幾乎不受溫度上升影響。NCM811在SOC閾值以上的氧氣釋放速率為≈80%,這對應于較高的截止電位下的xLi,cha值約為0.20。如圖4c所示,在22℃下750圈以及在45°C下550圈以內,xLi,cha保持在0.20以下。因此,氧氣的釋放幾乎可以無限地進行。假定層狀結構轉變為高電阻表面層是兩步過程。釋放氧氣后,必須重排然后耗盡O結構中的過渡金屬,以形成尖晶石/巖鹽表面層,該表面層無法可逆地脫嵌鋰離子。
六、裂紋和表層厚度
圖6、在45℃循環過程中,NCM811表面積(ABET,CAM)的變化。
最后,要估計在循環中形成的重構表面層的厚度,這需要確定CAM的表面積。圖6顯示,在循環電極中,NCM811表面積處于相當恒定的水平,且在700圈后增加到2.6 m2/g。原始CAM粉末表面積明顯低得多,為0.28 m2/g。因此,主要看到的是二次顆粒外表面,而一次顆粒內表面看不到,原因有二:(i)煅燒后,晶粒緊密堆積,中間的孔體積很小;(ii)孔由于存在表面雜質,一次顆粒微晶之間的空間被阻塞。可以通過水洗除去。在每個循環中可逆的收縮/膨脹導致一次顆粒間的錯配度增大,從而使它們在放電狀態下的堆積不像原始狀態下那樣密集,暴露了額外的內表面。
處于充電狀態的收縮微晶應表現出最大的表面積。因此,在45℃下以C/10充電至4.5 V后測量了充電電極的Kr-BET,得出CAM比表面積為3.1±0.2 m2/g。表面重構取決于晶界類型及其對電解質的暴露。計算出的厚度僅能提供估計值。因此繼續使用充電電極的3.1m2/g,因為該值代表了所有可能存在于電解質中的微晶表面。使用前述方程,相對材料損耗被轉換為平均厚度tsurface-layer。此處計算的厚度表示電化學惰性表面層,但在給定循環次數下,該表面層可能比貧氧表面層薄。最初的氧氣釋放必須通過過渡金屬重排來完成。當充電電極比表面積≈3.1 m2/g時,22℃下重新計算1000圈后的EOT值為≈6 nm。根據清洗后CAM的1.2 m2/g估算約15 nm。45℃下,經700圈后,表面層厚度約為≈12–14 nm。
【結論】
本文比較研究了富鎳層狀氧化物NCM811在常溫(22℃)和高溫(45℃)下的降解機理。與22℃相比,在45℃下,C/2循環過程中的容量損失增加了一倍以上。為了闡明可能的降解機理,使用了非原位技術進行表征,包括XPD,EIS和Kr-BET。可以將≈60%的容量損失歸因于活性物質損失,這是由重構的電化學惰性表面引起的。而22℃下循環1000圈后,材料損失僅為≈40%。重構的貧氧表面形成導致NCM811電荷轉移電阻增加,并進一步導致過電勢增大,引起容量損失。45℃下循環700圈后,一次顆粒表面重構層厚度約為12–14 nm,而在25℃下循環1000圈后,僅約6 nm。這歸因于較高溫度下氧釋放和過渡金屬重排動力學更快。
審核編輯 :李倩
-
鋰離子電池
+關注
關注
85文章
3254瀏覽量
77871 -
電壓
+關注
關注
45文章
5637瀏覽量
116131 -
CAM
+關注
關注
5文章
200瀏覽量
43092
原文標題:NCM811在常溫和高溫下長循環過程中結構變化的比較
文章出處:【微信號:Recycle-Li-Battery,微信公眾號:鋰電聯盟會長】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