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近日,國內半導體大廠紫光展銳公布了公司2021年的財報,顯示2021年營收117億元,同比大增78%。其中,消費電子業務營收增長60%以上,工業電子業務營收增幅超過120%。暴漲的數據,在如今海思受制裁的情況下,紫光展銳能夠成為接替者嗎?
據CINNO Research在2022年1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去年11月份聯發科再次超過高通,成為中國手機市場份額第一,而紫光展銳位列第五,份額同比暴增78倍。
據CINNO Research在2022年1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去年11月份聯發科再次超過高通,成為中國手機市場份額第一,而紫光展銳位列第五,份額同比暴增78倍。
2021年11月份中國市場手機芯片Top5名單
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此前也公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全球無晶圓廠芯片設計企業預測排名,全球Top10企業營收為16.8億美元以上,而紫光展銳2021年營收折合約為18.3億美元,這意味著紫光展銳有望成為全球十大無晶圓廠芯片設計企業,位居中國大陸第一。
紫光展銳的技術實力
在2019年之前,紫光展銳在業內的普遍評價是技術落后、產品質量不過關,高管頻頻流失。而在2019年之后,楚慶成為紫光展銳CEO,帶領紫光展銳走上了重整的道路,包括內部人員架構、產品技術升級、企業發展方向等,都有了全方位的升級。
目前,紫光展銳在產品質量和技術上有了非常大的提升。受益于此前展訊與銳迪科的底子,讓紫光展銳受益良多,目前已經成為全球公開市場上少有的5G芯片企業之一。
目前紫光展銳在2G、3G、4G和5G領域都擁有多項核心專利,形成了核心技術專利權。截至2021年底,紫光展銳已經申請的專利超過5000項,從技術角度來看,不容小覷。
楚慶作為前海思半導體首席戰略官,也為紫光展銳帶來了許多海思半導體的相關人才,進一步補充紫光展銳的技術實力。
而在近期,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發布的2021年第三季度手機應用處理器及SoC(AP/SoC)報告顯示,紫光展銳在2021年第三季度實現了連續三個季度的持續增長,其市場份額在第三季度達到了10%,超過了三星,躋身全球第四。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海思的直面國際巨頭,紫光展銳反而采用了“4G+5G”并重的策略,先在中低端機型中站穩腳跟。如果按照戰略來看的話,紫光展銳的這一步算是“農村包圍城市”。
據市場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三季度紫光展銳4G芯片供應充足,助推OPPO(包括realme)三季度出貨量超越小米達到約1000萬臺。目前紫光展銳的客戶包括榮耀、realme、摩托羅拉、中興、傳音等,同時,紫光展銳也進入到了三星消費級芯片供應鏈中,成為三星Galaxy A系列的4G芯片供應商。
在5G芯片上,紫光展銳也推出了唐古拉系列,T開頭的為SoC,V開頭的則為基帶芯片,并且這一5G產品分為四大系列,分別為6系、7系、8系、9系。不過8系和9系仍在規劃中,旗艦產品仍為7系。
從性能上看,以唐古拉T770為例,相比上一代產品,性能最高提升了100%以上,集成度提升超過100%。同時還支持5G R16、5G切片等通信技術。
從配置上來看,采用臺積電6nm EUV工藝,但CPU卻仍是Arm在2019年所發布的公版核心,A76只是V8架構時代的產品,GPU也只是Mali G57。雖然算不上多優秀,但對比國內其他廠商來看,除了海思以外,基本已無人能出其右。
紫光展銳能否成為下一個“海思”
自從美國開啟封鎖中國半導體的策略以來,眾多國內的半導體廠商都受到極大影響,海思半導體是其中之一,作為國內最知名的芯片設計公司,盡管只為華為提供相關芯片,但其技術實力毋庸置疑。如今,海思受制,華為也只能被迫使用4G芯片,大陸唯一能量產5G手機芯片的企業,僅剩紫光展銳,那么紫光展銳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海思”嗎?
從市場角度來看,紫光展銳顯然要比海思更有潛力,這個潛力指的是市場潛力。海思的產品大部分只供給華為,而紫光展銳可以如聯發科、高通一樣,作為供應鏈中的一環,不參與到下游終端客戶的競爭當中,這一項就將紫光展銳的市場格局打開了。
不過在技術角度上,展銳的相關產品仍然只是集中在中低端,與海思、聯發科有一定的差距,要知道海思在2020年便推出了5nm的麒麟9000,而今聯發科、高通更是已經推出了4nm旗艦芯片,對比紫光展銳的6nm,差距仍然很大。
另一方面,當前各大廠商都開始乘著國內的國產替代浪潮,開啟了芯片自研計劃,包括OPPO、vivo、小米等,對于紫光展銳而言,好消息是這些廠商的自研芯片大多集中在ISP,手機SoC仍然只存在于PPT當中,壞消息是,當這些廠商的自研芯片相對成熟后,紫光展銳的生存空間還有多少?
這也意味著留給紫光展銳的時間并沒有那么多,也無怪乎紫光展銳正在加速芯片的發布節奏,包括最新的T770。
與此同時,想要做好一款芯片,光有人才與情懷是不夠的,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華為海思之所以能夠成為國內最強的芯片設計公司,與其常年不間斷的巨額研發投入有關。據統計,2008-2018年,華為研發總計投入了4800億元,2019年達到了1317億元,對于海思,在2004年創立之初,任正非便要求每年投入4億美元。
如今紫光展銳盡管在2021年營收到達117億元,但與華為當年的投資相比,仍然相差甚遠,想要追上,不是那么簡單的事。
寫在最后
2021年紫光展銳業績大漲值得慶賀,但與此同時,在前不久紫光集團經歷了一次大的動蕩,紫光展銳或許會受到一定波及,有分析人士認為其管理層變動或許不可避免,希望不要影響到紫光展銳的芯片發展。如今正值國產芯片崛起之際,但路途不可能總一帆風順,往好處想,這或許就是好事多磨吧。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海思
+關注
關注
43文章
466瀏覽量
116606 -
紫光展銳
+關注
關注
15文章
865瀏覽量
4076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愛芯元智與紫光展銳達成戰略合作
近日,愛芯元智與紫光展銳結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將在人工智能生態建設、人工智能應用等領域長期開展廣泛和深入合作,共同構建健康、可持續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推動AI普惠大眾。愛芯元智創始人、董事長仇肖莘博士、
紫光展銳完成新一輪股權融資
據天眼查信息透露,紫光展銳(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近期發生了工商變更,新增了多家股東,并增加了注冊資本。其中,工銀資本旗下的工融金投四號(天津)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交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以及
紫光展銳新一輪股權融資完成
紫光展銳近日宣布,其歷時一年多的股權融資項目已圓滿結束,標志著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此次融資不僅吸引了國資背景的雄厚資金,還贏得了金融平臺、券商投行及眾多社會資本的青睞,彰顯了紫光
紫光展銳5G芯片通過墨西哥運營商Telcel測試
近日,紫光展銳5G系列移動通信芯片成功通過墨西哥運營商Telcel的技術測試,可在Telcel的5G、4G、3G網絡上穩定流暢運行,標志著紫光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