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筆者遇到一個非常典型的問題,應用在 X86 正常運行,在 AArch64 上 JVM 就會崩潰。這個典型的 JVM 內部問題。筆者通過分析最終定位到是由于 JVM 中模板解釋器代碼存在 bug 導致在弱內存模型的平臺上 Crash。
在分析過程中,涉及到非常多的 JVM 內部知識,比如對象頭、GC 復制算法操作、CAS 操作、字節碼執行、內存序等,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本文介紹了一般分析 JVM crash 的方法,并且深入介紹了為什么在 aarch64 平臺上引起這樣的問題,最后還給出了修改方法并推送到上游社區中。**對于使用非畢昇 JDK 的其他 JDK 只有在 jdk8u292、jdk11.0.9、jdk15以后的版本才得到修復,讀者使用時需要注意版本選擇避免這類問題發生。
背景知識
java 程序在發生 crash 時,會生成 hs_err_pid.log 文件,以及 core 文件(需要操作系統開啟相關設置),其中 hs_err 文件以文本格式記錄了 crash 發生位置的小范圍精確現場信息(調用棧、寄存器、線程棧、致命信號、指令上下文等)、jvm 各組件狀態信息(java 堆、jit 事件、gc 事件)、系統層面信息(環境變量、入參、內存使用信息、系統版本)等,精簡記錄了關鍵信息。而 core 文件是程序崩潰時進程的二進制快照,完整記錄了崩潰現場信息,可以使用 gdb 工具來打開 core 文件,恢復出一個崩潰現場,方便分析。
約束
文中描述的問題適用于 jdk8u292 之前的版本。
現象
某業務線隔十天半個月總會報過來 crash 問題,crash 位置比較統一,都是在某處執行 young gc 的上下文中,crash 的直接原因是 java 對象的頭被寫壞了,比如這樣:
而正常的對象頭由 markoop 和 metadata 兩部分組成,前者存放該對象的 hash 值、年齡、鎖信息等,后者存放該對象所屬的 Klass 指針。這里關注的是 markoop,64 位機器上它的具體布局如下:
每種布局中每個字段的詳細含義可以在 jdk 源碼 jdk8u/hotspot/src/share/vm/oops/markOop.hpp 中找到,這里簡單給出結論就是 gc 階段一個正常對象頭中的 markoop 不可能是全 0,而是比如這樣:
此外,crash 時間上也有個特點:基本每次都發生在程序剛啟動時的幾秒內。
分析
發生 crash 的 java 對象有個一致的特點,就是總位于 eden 區,我們仔細分析了 crash 位置的 gc 過程邏輯,特別是會在 gc 期間修改對象頭的相關源碼更是重點關注對象,因為那塊代碼為了追求性能,使用了無鎖編程:
補充介紹一下 CAS(Compare And Swap),CAS 的完整意思是比較并替換,并且確保整個操作原子性。CAS 需要 3 個操作數:內存地址 dst,比較值 cmp,要更新的目標值 value。當且僅當內存地址 dst 上的值跟比較值 cmp 相等時,將內存地址 dst 上的值改寫為 value,否則就什么都不做,其在 aarch64 上的匯編實現類似如下:
然而我們經過反復推敲,這塊 gc 邏輯似乎無懈可擊,而且位于 eden 區也意味著沒有被 gc 搬移過的可能性,這個問題在很長時間里陷入了停滯……
直到某一天又收到了一個類似的 crash,這個問題才迎來了轉機。在這個 crash 里,也是 java 對象的頭被寫壞了,但特殊的地方在于,頭上的錯誤值是 0x2000,憑著職業敏感,我們猜測這個特殊的錯誤值是否來自這個 java 對象本身呢?這個對象的 Java 名字叫 DynamicByteBuffer,來自某個基礎組件。反編譯得到了問題類 DynamicByteBuffer 的代碼:
再結合 core 信息中其他正常 DynamicByteBuffer 對象的布局,確定了這個特殊的 0x2000 值原本應該位于 segmentSize 字段上,而且從代碼中注意到這個 segmentSize 字段是 final 屬性,意味著其值只可能在實例構造函數中被設置,使用 jdk 自帶的命令 javap 進行反匯編,得到對應的字節碼如下:
putfield 這條字節碼的作用是給 java 對象的一個字段賦值,在紅框中的語義就是給 DynamicByteBuffer 對象的 segmentSize 字段賦值。
分析到這里,我們做一下小結,crash 的第一現場并非在 gc 上下文中,而是得往前追溯,發生在這個 java 對象被初始化期間,這期間在初始化它的 segmentSize 字段時,因為某種原因,0x2000 被寫到了對象頭上。
接下來繼續分析, JDK 在發生 crash 時會自動生成的 hs_err 日志,其中有記錄最近發生的編譯事件 “Compilation events (250 events)”,從中沒有發現 DynamicByteBuffer 構造函數相關的編譯事件,所以可以推斷 crash 時 DynamicByteBuffer 這個類的構造函數尚未被編譯過(由于 crash 發生在程序啟動那幾秒,JIT 往往需要預熱后才會介入,所以可以假設記錄的比較完整),這意味著,它的構造函數只會通過模板解釋器去執行,更具體地說,是去執行模板解釋器中的 putfield 指令來把 0x2000 寫到 segmentSize 字段位置。
具體怎么寫其實很簡單,就是先拿到 segmentSize 字段的偏移量,根據偏移量定位到寫的位置,然后寫入。然而 JVM 的模板解釋器在實現這個 putfield 指令時,額外增加了一條快速實現路徑,在 runtime 期間會自動(具體的時間點是 “完整” 執行完第一次 putfield 指令后)從慢速路徑切到快速路徑上,這個切換操作的實現全程沒有加鎖,同步完全依賴 barrier。
注:圖中 bcp 指的是 bytecode pointer,就是讀字節碼。
上圖表示接近同一時間點前后,兩條并行流分別構建一個 DynamicByteBuffer 類型的對象過程中,各自完成 segmentSize 字段賦值的過程,用 Java 代碼簡單示意如下:
其中第一條執行流走的慢速路徑,第二條走的快速路徑,可以留意到,紅色標識的是幾次公共內存的訪存操作,barrier 就分布在這些位置前后(標在下圖中)。
接下來再給一個更加精確一點的指令流模型
簡單介紹一下這個設計模型:
線程從記錄了指令的內存地址 bcp(bytecode pointer) 上取出指令,然后跳轉到該指令地址上執行,當取出的指令是 bcp1(比如 putfeild 指令的慢速路徑)時就是圖中左邊的指令流;
左邊的指令流就是計算出字段的 offset 并 str 到指定內存地址,然后插入 barrier,最后將 bcp2 指令(比如 putfeild 指令的快速路徑)覆寫到步驟 1 中的內存地址 addr 上;
后續線程繼續執行步驟 1 時,由于取出的指令變成了 bcp2,就改為跳轉到圖中右邊的指令流;
右邊的指令流就是直接取出步驟 2 中已經存到指定內存地址中的 offset。
回顧整個設計模型,左邊的指令流通過一個等效于完整 dmb 的 barrier 來保證 str offset 和 str bcp2 這兩條 str 指令的執行順序并且全局可見;而右邊的指令流中,ldr bcp 和 ldr offset 這兩條 ldr 指令之間沒有任何 barrier,設計者可能認為一個無條件跳轉指令可以為兩條 ldr 指令建立依賴,從而保證執行順序,然而從實測結果來看是不成立的。
這里先來簡單補充介紹一下內存順序模型的概念,現代 CPU 為了提高執行效率,在指令的執行順序上擁有很大的自主權,對每個獨立的 CPU 來說,只要確保語義不變,實際如何執行都有可能,這種方式對于單個 CPU 來說沒有問題,當放到多個 CPU 共享數據的時候,這種亂序執行的行為就會引發每個 CPU 看到數據的順序不一致問題,導致跨 CPU 的程序邏輯亂套了。這就需要對讀、寫內存指令進行約束,來規范每個 CPU 看到的內存生效行為,由此提出了內存順序模型的概念:
其中 ARM 采用的是一種弱內存模型,這種模型默認對讀、寫指令沒有任何約束,需要由程序員自己通過插入 barrier 來手動保證。
再回到這個問題上,測試方式是在 ldr offset 指令后額外加了檢測指令:
就是檢查 offset 值是否為 0,如果為 0 則直接強制 crash(設計上保證了 java 對象的任何實例字段的 offset 不可能是 0)。
經過長時間測試,程序果然在這個位置觸發了 crash!這說明上面提到的兩條 ldr 指令不存在依賴關系,或者說這種依賴關系類似 ARMv8 手冊中描述的條件依賴,并不能保證執行順序。ldr offset 指令先于 ldr bcp 執行,使得讀到一個非法的 offset 值 0。更說明了,這才是這個案例的第一案發現場!
找到了問題的根因后,解決方法也就順利出爐了,那就是在兩條 ldr 指令之間插入 barrier 來確保這兩條 ldr 指令不發生亂序。實測證明,這種修復方案非常有效,這類 crash 現象消失。
詳細的修復 patch 見 https://hg.openjdk.java.net/jdk/jdk/rev/b9529fcbbd33 。目前已經 backport 到 jdk8u292、jdk11.0.9、jdk15。
總結
Java 虛擬機 (JVM) 為了追求性能,大量使用了無鎖編程進行設計,而且這么多年以來 JDK(特別是 JDK8)主要都是面向 X86 平臺開發的,如今才慢慢的開始支持 aarch64 平臺,所以 aarch64 弱內存序問題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比較嚴峻的挑戰。
后記
如果遇到相關技術問題(包括不限于畢昇 JDK),可以進入畢昇 JDK 社區查找相關資源(點擊原文進入官網),包括二進制下載、代碼倉庫、使用教學、安裝、學習資料等。畢昇 JDK 社區每雙周周二舉行技術例會,同時有一個技術交流群討論 GCC、LLVM、JDK 和 V8 等相關編譯技術,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添加如下微信小助手,回復 Compiler 入群。
責任編輯:haq
-
應用
+關注
關注
2文章
439瀏覽量
34164 -
JVM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8瀏覽量
12235
原文標題:一個 JVM 解釋器 bug 在 AArch64 平臺導致應用崩潰的問題分析
文章出處:【微信號:wireless-tag,微信公眾號:啟明云端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