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英偉達的自動駕駛計算平臺在近期發布的高端車型中已經比比皆是,NVIDIA DRIVE AGX也成了汽車中算力的主要構成。借助由12個攝像頭、9個雷達和2個激光雷達組成的NVIDIA DRIVE Hyperion系統,英偉達已經為自動駕駛提供了完備的方案。然而英偉達卻在近日收購的DeepMap,一家負責高清地圖開發的公司,其目的又是什么呢?
在此之前,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DeepMap。DeepMap的創始人吳夏青曾在谷歌的谷歌地球項目擔任核心工程師,隨后加入了蘋果公司,開始為蘋果地圖構建真實的3D建筑模型,此前蘋果WWDC上新發布的高精擬真地圖,正是他當時工作成果的進一步演化。隨后他還在百度的美國研究院擔任自動駕駛首席架構師。
2016年吳夏青放棄了各大巨頭的橄欖枝,在灣區成立了自己的公司DeepMap,專注于高精地圖的開發。DeepMap的愿景是通過高精地圖和本地化方案,提供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吳夏青提到:“之所以成立DeepMap,是因為我們意識到地圖技術將迎來一場革命,過去的地圖是為人類駕駛員打造的。在自動駕駛的時代,機器需要一個截然不同的地圖和服務模式。這也是當今自動駕駛產業面臨的一大挑戰,DeepMap的存在就是為了解決這一挑戰。”
DeepMap高精地圖 / DeepMap
在成立后的五年內,DeepMap與各大汽車廠商成立了合作關系,比如福特、本田、上汽和博世等,為他們提供高精地圖技術。DeepMap的商業模式是提供高精地圖服務,將高精地圖的相關服務,包括地圖的構建、更新、維護、還有跟地圖相關的定位等,打包起來,形成一個模塊,付費提供給自動駕駛公司。
英偉達同樣意識到了高精地圖的重要性,在自動駕駛的AI計算領域,英偉達已經成了一大霸主,但苦于當前的地圖精度依然有限,自動駕駛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隧道、地下停車場等位置,傳統的GPS地圖無法提供具體和精確的行駛路線。而高精地圖同樣面臨著一定挑戰,那就是繪制問題。繪制用到的激光雷達的成本高居不下,要打造一個測繪車隊的話,需要很高的投入。而隨著汽車上傳感器數目的逐漸增多,依靠汽車傳感器收集的眾包數據有助于繪制實時而精確的地圖。
英偉達的競爭對手英特爾,其旗下的自動駕駛部門Mobileye早已開始了高精地圖的開發工作。2018年末,第一批搭載了英特爾Roadbook地圖信息采集技術的車輛就已經開始交付到消費者手中。如今這一技術每天跟蹤繪制的里程數已達800萬公里,完成的繪制數據已達10億公里。這一技術可以捕獲交通信號、車道標記等信息,而這些信息對于自動駕駛車輛來說至關重要。如果已有現成的高精地圖數據,就不要激光雷達來消耗大量算力處理這些數據了。
英偉達此次收購DeepMap的目的也是看中了高精地圖的優點,通過DeepMap的技術增強NVIDIA DRIVE系統上的地圖與本地化功能,確保自動駕駛測量可以實時確定準確的位置和方向。
英偉達預計在通過監管部門的批準后,該收購計劃將在2021年第三季度完成,這對英偉達來說,也是NVIDIA DRIVE的增值機會。根據Emergen Research的數據,自動駕駛高精地圖市場后續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34.3%,2028年總市場將突破165.1億美元。盡管去年因為疫情原因,英偉達在汽車上的營收有所下滑,但隨著疫情后的迅速反彈,這一市場很可能將成為英偉達下一個營業額突破點。
在此之前,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DeepMap。DeepMap的創始人吳夏青曾在谷歌的谷歌地球項目擔任核心工程師,隨后加入了蘋果公司,開始為蘋果地圖構建真實的3D建筑模型,此前蘋果WWDC上新發布的高精擬真地圖,正是他當時工作成果的進一步演化。隨后他還在百度的美國研究院擔任自動駕駛首席架構師。
2016年吳夏青放棄了各大巨頭的橄欖枝,在灣區成立了自己的公司DeepMap,專注于高精地圖的開發。DeepMap的愿景是通過高精地圖和本地化方案,提供自動駕駛的安全性。吳夏青提到:“之所以成立DeepMap,是因為我們意識到地圖技術將迎來一場革命,過去的地圖是為人類駕駛員打造的。在自動駕駛的時代,機器需要一個截然不同的地圖和服務模式。這也是當今自動駕駛產業面臨的一大挑戰,DeepMap的存在就是為了解決這一挑戰。”
DeepMap高精地圖 / DeepMap
在成立后的五年內,DeepMap與各大汽車廠商成立了合作關系,比如福特、本田、上汽和博世等,為他們提供高精地圖技術。DeepMap的商業模式是提供高精地圖服務,將高精地圖的相關服務,包括地圖的構建、更新、維護、還有跟地圖相關的定位等,打包起來,形成一個模塊,付費提供給自動駕駛公司。
英偉達同樣意識到了高精地圖的重要性,在自動駕駛的AI計算領域,英偉達已經成了一大霸主,但苦于當前的地圖精度依然有限,自動駕駛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隧道、地下停車場等位置,傳統的GPS地圖無法提供具體和精確的行駛路線。而高精地圖同樣面臨著一定挑戰,那就是繪制問題。繪制用到的激光雷達的成本高居不下,要打造一個測繪車隊的話,需要很高的投入。而隨著汽車上傳感器數目的逐漸增多,依靠汽車傳感器收集的眾包數據有助于繪制實時而精確的地圖。
英偉達的競爭對手英特爾,其旗下的自動駕駛部門Mobileye早已開始了高精地圖的開發工作。2018年末,第一批搭載了英特爾Roadbook地圖信息采集技術的車輛就已經開始交付到消費者手中。如今這一技術每天跟蹤繪制的里程數已達800萬公里,完成的繪制數據已達10億公里。這一技術可以捕獲交通信號、車道標記等信息,而這些信息對于自動駕駛車輛來說至關重要。如果已有現成的高精地圖數據,就不要激光雷達來消耗大量算力處理這些數據了。
英偉達此次收購DeepMap的目的也是看中了高精地圖的優點,通過DeepMap的技術增強NVIDIA DRIVE系統上的地圖與本地化功能,確保自動駕駛測量可以實時確定準確的位置和方向。
英偉達預計在通過監管部門的批準后,該收購計劃將在2021年第三季度完成,這對英偉達來說,也是NVIDIA DRIVE的增值機會。根據Emergen Research的數據,自動駕駛高精地圖市場后續的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34.3%,2028年總市場將突破165.1億美元。盡管去年因為疫情原因,英偉達在汽車上的營收有所下滑,但隨著疫情后的迅速反彈,這一市場很可能將成為英偉達下一個營業額突破點。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英偉達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842瀏覽量
91905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4文章
13926瀏覽量
166947 -
高精地圖
+關注
關注
0文章
27瀏覽量
268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英偉達高管: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尚需時日
英偉達汽車業務負責人阿里·卡尼近日表示,完全自動駕駛汽車的實現還遙遙無期,預計至少要到下一個十年才有可能問世。盡管未來的自動駕駛技術將會取得顯著進步,但卡尼強調,技術發展必須穩扎穩打,
英偉達:全自動駕駛汽車至少需十年
在自動駕駛技術迅猛發展的當下,英偉達作為該領域的重要參與者,卻對完全自動駕駛的實現時間表達了審慎態度。 據Carscoops報道,英偉
黃仁勛宣布:豐田與英偉達攜手打造下一代自動駕駛汽車
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上注入了新的活力。 黃仁勛表示,英偉達與豐田的合作將充分利用雙方在各自領域的優勢,共同推動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發展。英偉
FPGA在自動駕駛領域有哪些優勢?
領域的主要優勢:
高性能與并行處理能力:
FPGA內部包含大量的邏輯門和可配置的連接,能夠同時處理多個數據流和計算任務。這種并行處理能力使得FPGA在處理自動駕駛中復雜的圖像識別、傳感器數據處理等
發表于 07-29 17:11
FPGA在自動駕駛領域有哪些應用?
的數據處理和預處理,實現實時計算和反饋。
二、數據傳輸與處理FPGA在自動駕駛中扮演著數據傳輸和處理的角色。它能夠支持多種傳感器(如激光雷達、攝像頭、GPS等)的數據傳輸,并通過其高速的數據處理能力,實現
發表于 07-29 17:09
自動駕駛的傳感器技術介紹
自動駕駛的傳感器技術是自動駕駛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它使車輛能夠感知并理解周圍環境,從而做出智能決策。以下是對自動駕駛傳感器技術的詳細介紹,內
自動駕駛汽車傳感器有哪些
自動駕駛汽車傳感器是實現自動駕駛功能的關鍵組件,它們通過采集和處理車輛周圍環境的信息,為自動駕駛系統提供必要的感知和決策依據。以下是對自動駕駛
揭秘自動駕駛:未來汽車的感官革命,究竟需要哪些超級傳感器?
來源:LANCI瀾社汽車,謝謝 編輯:感知芯視界 Link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我們已進入一個技術瓶頸期。在這一背景下,汽車制造商開始將注意力轉向自動駕駛的關鍵組成部分——傳感器。特別是今年
英偉達參投英國自動駕駛公司融資
英偉達近日宣布,將參與英國自動駕駛技術領軍企業Wayve Technologies Ltd的10.5億美元融資。此次融資由軟銀集團主導,Wayve的現有股東微軟也增加了投資。
未來已來,多傳感器融合感知是自動駕駛破局的關鍵
巨大的進展;自動駕駛開始摒棄手動編碼規則和機器學習模型的方法,轉向全面采用端到端的神經網絡AI系統,它能模仿學習人類司機的駕駛,遇到場景直接輸入傳感器數據,再直接輸出轉向、制動和加速信號。模仿學習人類
發表于 04-11 10:26
高通自動駕駛靠軟件開發革新力壓英偉達自動駕駛芯片
拋開價格不談,英偉達自動駕駛芯片毫無疑問是最強的,設計范圍在2019年底確定的Orin至今仍是量產最強的自動駕駛芯片,但除了奔馳外的歐美大廠更傾向于選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