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中東”這個詞所承載的印象,是極復雜的。
四大古文明之一的發源地,豐富的石油資源令阿聯酋等國家的財富為全球所側目,與此同時,恩怨糾葛的民族宗教矛盾與沖突也時不時出現在新聞里,提醒民生的水深火熱。
不同國家的背景,也導致想要用同一個詞來概括中東地區各個國家的情況,總會顯得有點異想天開。舉個例子,在新冠防疫工作中,就很難用“效果顯著”或“嚴重失利”等詞來總結,一些國家嚴重反彈,也有一些國家確診數顯著下降,無法“一言以蔽之”。
不過,如今卻有了一點變數。那就是,云計算。
市場調研機構ResearchAndMarkets的《中東地區云和數據中心增長報告》顯示,中東六個海灣國家,包括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爾、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無一例外,開始以云服務來作為經濟發展的新趨勢。諸多云廠商大舉部署數據中心,截至2020年底,該地區有近13萬平方米的數據中心建筑群,并且未來四年還將以25%的速度繼續增長。
要注意哦,作為新興市場,中東地區的數據中心和云服務相比歐洲和北美可是有著不小的溢價。相當于明知道五一酒店機票餐飲集體漲價,打工人依然義無反顧地踏上旅程。
假期之于打工人來說是珍稀而寶貴的,以至于承受溢價也要出發,數據中心及云服務之于中東國家,又是怎樣一種存在呢?
奶與蜜的寶藏
《舊約·創世紀》上記載,上帝與以色列人祖先亞伯拉罕立約,應許其后裔將擁有流著奶與蜜之地。
而如今,一種變化正在讓這片土地產生永久性的變革,找到新的“應許之地”,那就是數字化。
新冠疫情的爆發,引發了大規模的社會變革,出現了新的工作模式、新的隱私與數據監管法案,以及新興技術的突飛猛進。
在疫情封鎖和限制的推動下,中東的全體勞動力轉向遠程工作,電子商務活動猛增,從醫療預約到家庭聚餐,社會幾乎每個方面都轉移到了網上,這直接刺激了云的采用。
IDC駐沙特阿拉伯和巴林地區總監哈姆扎·納克什班迪(Hamza Naqshbandi)在一份有關沙特市場的聲明中表示,僅在沙特阿拉伯,2021年IT支出就將增長4.2%,達到111億美元,其中云服務和基礎設施占市場一半以上。
大家可能會問,這是不是意味著疫情結束,中東國家就不用再積極擁抱云服務?一切增長故事就將停止?
或許,我們可以把云計算看做是新的、流著奶與蜜的“應許之地”:
一方面提供安全的營壘。和傳統生活方式相比,疫情之后的數字化程度更高,這就使得社會更容易受到網絡安全的威脅。卡巴斯基報告說,在疫情高峰期,阿聯酋的消費者和企業遭受了超過 600000 次網絡釣魚攻擊。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就在整個中東地區檢測到超過 257 萬次網絡釣魚攻擊。
而隨著IoT和迪拜、阿布扎比、馬斯喀特(蘇丹)等智慧城市的發展,以及GDPR等隱私法案的影響,敏感數據及企業關鍵數據的安全性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顯然,借助云廠商來提升數字安全是一種極具效率的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則承載著未來的希冀。即使疫情隨著多種疫苗上市而行將結束,但對于中東的企業來說,遠程和混合工作模式很可能像硅谷一樣繼續保留。據海灣地區最受歡迎的就業網站之一Bayt.com,90%的中東和北非專業人士希望遠程工作繼續增加。
另外,阿聯酋、卡塔爾等國家的正不遺余力地向數字化、智能化項目投入巨資。巴林信息與電子政務管理局(iGA)表示,巴林政府希望關閉72個實體辦公室,將近70%的服務運行在云上。自從巴林實施“云第一”政策以來,70個巴林政府實體中,已經有5個完全遷移到云,35個服務部分轉移。以色列政府也于 2018 年 5 月發布了一項云戰略計劃,以實現“公民生活的真正差異化改變,同時實現成本效益和 IT 靈活性”。
毫無疑問,未來的“新常態”將包括混合工作環境和數字經濟的持續增長,都將直接決定云市場的發展。
正如IDC中東、土耳其和非洲地區副總裁Jyoti Lalchandani所說:“雖然COVID-19給該地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破壞,但它也揭示了數字化轉型所起的關鍵作用?!?/p>
戰與火的交織
技術的“應許之地”,自然也是云廠商的逐鹿之所。目前,云市場的大多數主要參與者都將其擴張戰略押在了中東。
中國頭部云廠商中不乏早期推動者,有的2016年就在中東地區部署了自己的數據中心,微軟早在2019年6月在迪拜和阿布扎比開設了數據中心,認可了當地數字化轉型的巨大機遇;亞馬遜(AWS)在2019年7月就在巴林開設了第一個AWS中東分部,并與科威特工商部(MOCI)、信息與電子政務管理局在內的一系列地區政府機構簽訂了協議。
谷歌云的布局要晚一點,但步子卻不小,在2020年相繼拿下了“中東最大土豪”卡塔爾,正是與卡塔爾自由區管理局合作,推出了第一個云計算中心,很快又與沙特阿拉伯開設了第二個云區——很有一種“富婆,餓餓,飯飯”的既視感。
目前,AWS、甲骨文、微軟、SAP和谷歌,以及幾大中國云服務商,都在這片土地上拿到了項目標的,但距離中東云市場格局進入了激烈變革期,恐怕還為時尚早。
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盡管中東云市場增長強勁,但相比其他,中東地區的云支出仍然是全球最低的。此外,云服務進入社會產業依賴于大量擁有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企業人員,中東地區人才與歐美市場的技能差距嚴重。
這些都使得把脈市場、打造代表案例、培養長期動能,成為風云變幻中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
異口同韻的詩篇
中東這個歐美國家昔日的“勢力范圍”,似乎機會距離中國企業還很遙遠。但正如前面所說,中東地區的復雜性、發展的不均衡性,也決定了其云市場是極為碎片化,長期而靈活的市場策略自然也意味著無限的可能。
那么,中東云市場究竟有哪些特征是值得注意的呢?
一是應用。
受疫情刺激的云服務市場并不僅有中東地區,但主流市場基本都是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市場增長最快,全球同比增長達到33.9%,也是AWS、微軟、谷歌等頭部廠商刺刀見紅的拼殺之地,而SaaS市場占比最小。
但中東地區卻略有不同,SaaS市場(軟件即服務)占據了中東地區公有云服務收入的半壁江山,其中客戶關系管理(CRM)和企業資源規劃(ERP) 是最主要的細分賽道。
基于云的CRM和ERP應用,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可以避免高額的前期建設成本,并且易于訪問、快速部署、可擴展性,帶來了極為明顯的成本效益。
這就帶來了一個好消息與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由于中小企業希望借助云來加速業務,這就讓具有AI的商業智能應用成為中東公共云服務的新興增長領域,成為該地區SaaS 產品中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將云與智能聯合輸送到產業,正是中國云廠商所擅長的。
當然,壞消息就是因為CRM等市場相對固定,甲骨文、微軟等一些在中東市場有積累的供應商更容易得到客戶的信任。
如何讓云幫助中小企業做出更明智的決策,有效優化業務運營,在生產和商業場景中證明自己,將成為破局的關鍵。
二是多云。
一般來說,公有云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首選,可以提供靈活、可擴展且經濟高效的 IT 基礎設施。在中國云計算市場中,公有云的市場規模也是最大的。IDC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公有云市場同比增長了49.7%。
但中東地區,混合云/多云環境卻占據著主導地位。GDPR等隱私法案也在中東地區有著直接的影響力,這就導致許多中東企業更希望將數據和業務部署在私有云和自建數據中心上,以滿足合規的要求。
IDC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25%的沙特阿拉伯企業計劃使用私有云、公有云和傳統IT設施的組合。
中東的企業可以選擇來自不同云服務商的服務,讓多云架構的普及出現增長勢頭。但需要注意的是,云內、云間的遷移及技術挑戰,并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夠充分評估的。幫助企業客戶在多云時代制定分階段的上云路線圖,做出適當的云決策,對于云廠商來說或許是一項不得不與他人分蛋糕的挑戰,但也是距離成功最近的一條路。
3.均衡
中東地區各國家有著不同的國情與復雜的關系,也讓云廠商不得不思考技術與區域整體發展的關系。
以谷歌云為例,在與沙特阿拉伯等經濟發達國家積極展開合作的同時,也對被其封鎖的卡塔爾等地區有相應的云計算中心計劃。亞馬遜也一直與世界銀行和阿卜杜拉·古海爾教育基金會合作,在中東開展云技術培訓。
這些來自科技平臺的努力,憑借著數字化趨勢的來臨,或許也將彌平這片土地上的鴻溝與裂痕,帶來變革與新機。
誰也不能預知,接下來的中東云市場會鹿死誰手、有一番怎樣的風云際會。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要去的地方,有山有谷、雨水滋潤,有數字文明在奔涌著、滋養著……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55瀏覽量
137834 -
數據中心
+關注
關注
16文章
4855瀏覽量
72370 -
云服務
+關注
關注
0文章
835瀏覽量
39035 -
智慧城市
+關注
關注
21文章
4275瀏覽量
97718 -
甲骨文
+關注
關注
0文章
117瀏覽量
1618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