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代,一旦發生影響國際民生的“數據災難”,損失往往超乎想象。
2001年,美國爆發911恐怖襲擊,紐約銀行的數據中心在災難中被毀。由于缺乏數據災備方案,損失的數據難以挽回,很快紐約銀行宣告倒閉,全球金融業受到難以估量的損失。
去年10月,作為全球第三大證券交易所的東京證交所由于存儲設備發生故障,并且缺乏應急保護與災備方案,最終暫停交易一天,致使全球證券交易大量癱瘓,一度引發連鎖危機。
隨著數據時代正式到來,數據的安全保護變得尤為重要。尤其對于以政務數據為代表的,涉及國計民生、社會基礎生活的重要數據而言,一旦數據保護體系出現問題,后果往往是難以承受的。互聯網行業有句老話,叫“應用未動,安全先行”。在各地政府廣泛推進政務數據開放、政務系統打通、政府上云的進程里,我們也應該更多關注數據的安全保護。從根源處守護政務數據安全,就是守衛政通人和,國泰民安。
3月30日,以“全場景數據保護,為智能世界保駕護航”為主題的2021數據保護產業論壇暨華為OceanProtect數據保護新品發布會在甘肅敦煌舉辦。期間,華為全面闡述了數據保護產業發展理念并推出了OceanProtect數據保護新品系列。其中,政務信息化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也是數據保護產業重要的市場之一。
就像敦煌守護了千年絲路的繁榮與輝煌,我們可以在透過這場活動中的思考、倡議與產品發布,一起看看華為OceanProtect如何守護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時代的政務數據安全。
挑戰:當政務數據保護成為時代需求
近些年來,國家不斷要求提升政務數據開放共享水平,強化政務系統與數據邊界打通,讓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
而這些政務數據應用升級和政務高質量治理能力的建設,基礎在于政務數據能夠建立妥善的歸檔、備份與容災方案。因此,國家陸續出臺了關于政務數據保護的相關政策。比如說 2016年1月國家發改委印發了《關于組織實施促進大數據發展重大工程的通知》,重點支持大數據共享開放, 提出建立完善公共數據開放制度和建立統一的公共數據共享開放平臺體系。2019年5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印發了《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掇k法》中提出,網絡運營者應當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參照國家網絡安全標準,履行數據安全保護義務,建立數據安全管理責任和評價考核制度,制定數據安全計劃,實施數據安全技術防護,開展數據安全風險評估,制定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及時處置安全事件,組織數據安全教育、培訓。
可以說,政務數據的保護與安全已經成為各地方政府、事業單位、社會服務機構的關注重點和當務之急。與此同時,我們也能夠看到政務數據保護存在著一系列挑戰。整體而言,中國領土廣袤、環境多樣,各個地方需要得到保護的政務數據種類繁多,地區之間經濟與數字化基礎設施發展水平不平衡,各種因素都給具體的政務數據保護工作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壓力。
另一方面,政務數據所涉及領域、部門、業務體系繁多,各政府部門具有相對個性化的數據存儲與保護需求;并且隨著政府辦公部門職能的演變與發展,各業務系統的數據承載方式、隸屬關系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各層級政府、各單位體系也有相對獨立的數據留存、歸檔方案,這一方面給政務系統數字化帶來了挑戰,同時也給數據保護增添了難度。
舉例來說,政務信息化涉及的地理信息、氣象、人資、財政、稅務、檔案、應急、工信等領域都有強烈的數據保護需求和數據留存使命,但各領域之間的數據保護既有共性也有個性。主要來看,政務數據保護首先要解決三大難題:
1、時間挑戰
隨著政務數據公開化、共享化的不斷發展,伴隨時間演進,會有海量、多種類的政務數據需要得到妥善的保護和歸檔。這些數據跨越時間長,存儲環境與數據類型不統一,加上數據疊加造成的滾雪球效應,很容易給長期保存帶來一系列壓力。這一點在檔案類數據中尤為突顯,很多檔案數據經歷了從紙質時代到電子時代的變遷,又經歷了部門職能的變化,給數據保護帶來了多種層面的時間挑戰。
2、迭代考驗
另一方面,隨著政務智能化、政務上云、行業數字化的升級,政務數據本身也發生著劇烈的變化。更多視頻、圖片、非結構化數據成為了新的保護主體,而異構性越來越大、數據存算需求不斷提升,也給數據的備份、歸檔、容災造成了巨大挑戰。對于涉及國計民生的重要領域來說,任何一起數據安全問題都可能帶來難以估計的損失。類似問題,非常直接地體現在交通數據領域的大數據保護上。過去交通數據以文檔、圖片為主,進入智能時代后視頻成為了主要數據保存對象,其中巨大的業務迭代差異,給數據存檔、保護帶來了挑戰。
3、意外風險
對于需要存放在各個地區,面向不同環境的政務數據來說,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人為意外都有可能造成巨大損失。比如自然災害導致的停電,就是政務數據丟失的一個主要原因。這就要求對數據災備給予更多認識與關注,提前為數據保護和災備設計合適的策略與解決方案。類似問題在沿海臺風災害多發地區比較常見,臺風暴雨經常導致停電。而政府部門數據中心停電則很可能造成重要數據丟失,加上氣候濕潤、洪澇多發等不利于數據存儲的因素,給數據保護帶來了長期難題。
整體而言,政務數據的保護雖然在中國得到了長效發展,但依舊留有諸多挑戰與廣泛的發展空間。提升政務數據的認知水平和保護能力,已經成為各地政務信息化部門在數據時代的剛性需求。
倡議:構筑面向國計民生的數據保護頂層設計
隨著我國在數據保護領域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的不斷健全,政務數據保護已經步入新階段。這一階段面對諸多數據保護挑戰與直觀清晰的數據保護需求,政務領域應該與產業各界一起,構筑對政務數據保護的標準化認知與頂層設計思路。
尤其是面向國計民生的數據安全與數據保護工作,應該給予遠超過法律法規基礎標準的能動性去完成數據保護與容災工作建設,實現預防為主的數據永續。
為此,在2021數據保護產業論壇中,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信通院云大所、敦煌研究院牽頭,聯合產業伙伴共同發布了《數據保護產業發展圓桌宣言》。《宣言》希望引導全行業規范數據保護要求,形成數據保護工作基礎方法論。其中對于關系到民生的基礎行業,尤其是政務數據安全提出了三點建設理念:
1、強化容災體系建設:全面部署容災系統,并且至少部署本地或同城雙活,優選本地或同城雙活+異地容災。對于政務數據來說,容災能力的加強對于政務云等需要被高頻應用、高密度訪問的“熱數據”體系來說尤為重要。對于一些災備需求強烈的場景,比如說應急指揮數據管理系統來說,容災能力更是關鍵支撐。在應急指揮工作當中,無人機、衛星、一線搶險人員發回的數據至關重要,然而如果數據庫由于災害受損,又缺乏災備能力,那么一線數據也將無用武之地,難以展開高效準確的救援決策。這時“同城雙活+異地容災”的全容災能力可以扭轉局面的支撐力。
2、加強備份能力:實現全業務場景具備完整的數據備份和恢復能力,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基礎行業,建議數據至少可以恢復到1-3個月前,優選更長時間。對于政務數據中財稅、金融等場景來說,數據保護面臨著單位用戶多、信息系統復雜、數據始終保持存取調用狀態等特點。而隨著“金財工程”的不斷深入,財務單位的數字化、智能化能力不斷加強,要求財務數據能夠頻繁備份、隨時調取。高效的備份能力,已經成為眾多政務領域的數據保護需求。
3、數據長期歸檔保存:隨著歷史數據價值越來越多被挖掘,數據需要具備合規留存要求,數據盡可能長期保存。對于審計、檔案等政務系統而言,數據調用頻率或許不高,但大量單據、檔案、文簽等“冷數據”卻需要長期保存,體系化存放。這既需要數據存儲系統的延展性,又需要保證長期數據歸檔的高安全與低能耗。
不難看出,完善的恢復能力、長期保存能力、妥善的容災能力,這三大建設方向正好應對了政務數據在目前階段的主要挑戰。而為了支持各地政府建立三大能力,實現完善有力的政務數據保護工程,華為還帶來了數據保護領域的最新系列產品。
方案:華為OceanProtect帶給政務數據保護新可能
相對來說,數據保護在數據存儲體系中位置獨特,它既需要考慮到數據、業務的多樣性與復雜性,同時需要預設多種災備場景出現。另一方面,數據保護方案還需要考慮到存儲資源的合理分布,建立運維管理、能源消耗、數據調用之間的合理平衡。
面向數據保護的需求迭代,華為發布了OceanProtect 數據保護新品系列,可以全面升級數據保護能力,打造全場景數據保護解決方案。面向以政務數據保護為代表的強容災能力、長時間歸檔需求,以及快速準確的備份能力,華為在OceanProtect當中蘊含了“熱數據全容災、溫數據熱備份、冷數據溫歸檔”的產品理念,支持海量數據的長期歸檔留存。具體來說,華為OceanProtect蘊含這樣幾大能力特性:
1、全容災:通過部署SAN/NAS一體化雙活以及全場景3DC組網,支撐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保護。同時業務災備可平滑升級,滿足7個9數據可靠性,實現全場景容災,讓業務永遠在線,滿足“政務熱數據”的最關鍵需求——容災能力的可靠性全面升級。
2、熱備份:全面支持數據應用新興生態,提高海量非結構化數據檢索和備份的能力,通過一系列新技術創新,實現了壓縮率提升30%、配置效率提升50%,讓更多數據可以得到高效、準確、簡單的備份。從而滿足政務場景中,財稅、辦公、政務云等典型場景必須常態化準確備份的需求,支持海量政務數據長期滾動備份。
3、溫歸檔:支持藍光分級歸檔,實現溫數據快速讀取,冷數據離線保存,滿足50年超長留存的需求;結合藍光防潮、防磁、防震、物理防篡改的特點,實現數據安全歸檔。從而滿足檔案、人資、建設等“溫數據”數據數十年留檔的需求,實現國計民生數據的長久留存。
4、智融合:基于華為OceanStor OS統一架構,讓應用在數據全生命周期內實現數據原生格式一致,提升副本數據流轉效率;基于OceanProtect數據保護管理平臺,實現數據容災、備份、歸檔場景的統一策略管理,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熱數據全容災、溫數據熱備份、冷數據溫歸檔”的能力模型,與政務數據中數據種類與業務應用眾多,數據保護質量高、系統打通需求廣的需求模型完整匹配。這樣的價值供需對接,對于涉及國計民生的數據場景尤為重要。在財稅、應急、交通、國資等典型場景中,任何一條數據可能都是寶貴的財富,事關民眾的利益福祉。數據存儲正在成為新的“國之重器”,而華為OceanProtect也在成為新的“國之重器”守護者,讓政務信息化數據涓滴留存,潤國無聲。
-
數據
+關注
關注
8文章
7134瀏覽量
89513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0瀏覽量
252865 -
NAS
+關注
關注
11文章
292瀏覽量
112592 -
SAN
+關注
關注
0文章
162瀏覽量
41335 -
數據中心
+關注
關注
16文章
4855瀏覽量
7236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