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碧桂園曬出2020年成績單: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總收入約4628.6億元,毛利約1009.1億元,公司股東應占凈利潤約350.2億元。不過,對于業內人士來說,更加好奇的還是碧桂園機器人業務版塊。
碧桂園總裁莫斌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通過兩年半的努力,碧桂園的46款建筑機器人中已有18款進入了商業化應用,而且效果非常好。預計這18款建筑機器人的應用未來還會不斷地迭代,另外28款建筑機器人也會陸續進入現場。“今年下半年,公司的建筑機器人會逐步進入批量生產,我們對建筑機器人在明年可以盈利很有信心。”
“碧桂園新業務的所有投入90%是在建筑機器人,建筑機器人的成功對公司新業務的發展有著極其強大的支撐作用。”莫斌指出,碧桂園的物業板塊分拆之后,對股東和投資者帶來了極大的回報,他相信公司的新業務一定能成功,也一定會為股東和投資者帶來更多的回報。
事實上,據媒體消息:2020年11月20日,碧桂園首批43臺建筑機器人正式“上崗”,用于順德碧桂園一個項目;包括室內噴涂機器人、地磚鋪貼機器人、樓層清潔機器人、墻磚鋪貼機器人等,其工作效率可達到人工的2-4倍。
毫無疑問,在建筑行業工人老齡化、招工困難等問題日益嚴峻,“機器人換人”肯定是未來大方向。市場研究機構Tractica在2019年5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越來越多的建筑公司計劃將建筑機器人大規模投入使用,預計截至2025年,將有超出7000臺建筑機器人被應用到建造和破拆領域,市場規模達到2.26億美元。
但是,建筑機器人的現實并不“豐滿”,不少業內人士對于碧桂園的建筑機器人建房子這事存疑:“比較持懷疑態度,碧桂園目前公布的建筑機器人在國外很早就有了,但仍然沒有進入大規模應用階段。另外,據目前碧桂園公布的機器人作業視頻、圖片等來看,更多的是協助,并不能完全取代人工。墻面或地面的邊邊角角還是需要人工來完成。”
這一說法確實能得到現實的支撐,即使是最早推出成熟砌磚機器人SAM的Construction Robotics公司,他們的產品依然處在商業化和規模化的過程中。建筑機器人的這一市場現狀與其技術水平有著重大關系。首先建筑工地遠非一個可控的環境,機器人要想盈利和生產,它們需要能夠適應環境中的實時變化,而幾乎不需要編程。但現實情況是,大多數情況下機器人很難適應和改變環境。
為了讓機器人能在建筑工地上充分發揮作用,它們必須具有便攜性、四處移動的能力、“感知”周圍環境的能力,以及處理接收到的數據或信息的能力。不僅如此,機器人還應該能夠處理笨重或沉重的負載,如橫梁或預制板(可重達數噸),它們還應該能夠處理易碎的材料,如瓷磚、配件或玻璃等。
這一特殊工作場景對建筑機器人提出了系列化的技術性挑戰。
不過更為重要的是,如果不差錢的碧桂園真的沉下心來大力砸錢投研發,在自己的“地盤”上不斷進行驗證與迭代,這事大概率能做好。但在高層出走、研發離職等新聞不斷曝出后,產業人士開始懷疑碧桂園的“真心”,是不是打著高科技的旗幟干著老本行。
原文標題:【利元亨 | 觀察】碧桂園機器人預計明年實現盈利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高工機器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390瀏覽量
206955
原文標題:【利元亨 | 觀察】碧桂園機器人預計明年實現盈利
文章出處:【微信號:gaogongrobot,微信公眾號:高工機器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